APP下载

层级链式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01-18赵春媛

中外医疗 2018年34期
关键词:链式层级消失

赵春媛

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苏常州 213000

肺炎作为小儿时常发生的临床疾病,有关临床研究显示[1],小儿肺炎主要占国内发病率为70%,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过敏、病原体或吸入所导致的肺部病变,临床主要症状有神经系统、循环、呼吸及消化等方面的,临床上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损伤患儿的肺功能,进而发展成为重症疾病。层级护理主要指的是对护理人员开展分层式管理,针对不同层级护士开展有效的分工,进而提高护士的护理效率,进而满足患儿家属的相关需求[2]。该次研究针对2017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开展层级链式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查病例号按照奇数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纳入40例。

实验组,男:女,18:22,年龄区间为 1~10 岁,平均(5.21±1.25)岁;病程区间:1~4 d,平均(2.14±0.12)d。对照组,男:女,20:20,年龄区间为 1~11 岁,平均(5.96±1.36)岁;病程区间:1~5 d,平均(2.58±0.13)d。 该次研究均得到医院伦理会同意,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中的观察指标可展开对比。

入组标准:所有患儿经检查均符合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得到家属同意;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完整[3]。

剔除标准:剔除诊断为重症肺炎的患儿;剔除高热不退同时合并心、肝、肾等全身器质性疾病的患儿;剔除具有药物过敏史的患儿;排除合并过敏性鼻炎和慢性咽炎的患儿。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层级链式护理干预,(1)护士分级①N1A级护士:主要指的是护理专业毕业,护理岗位工作1年以下护士,可开展基础护理;②N1B级护士:主要指的是护理专业毕业,护理岗位工作1年以上护士或护师2年内,可结合医嘱开展对应的护理措施,可提供整体护理,具备危重患儿的抢救技能,可独立值班;③N2A级护士:护理岗位工作3~6年,且已聘护师2年以上,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能够独立应对突发情况可自行评估;④N2B级护士:护理岗位工作6~8年且已聘主管护师2年以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可独立抢救危重患儿,可对下级护士开展管理;⑤N3A级护士:护理岗位工作8年以上且已聘主管护师2年以上,自身具备良好的带教能力及沟通能力,同时承担护生的教学任务,可及时观察疑难危重的患儿;⑥N3B级护士:护理岗位工作8年以上且已聘副主任护师3年以内[4]。(2)链式护理干预:护士长可结合科室内的具体情况,可将护士分成2个护理小组,可根据护士的程度进行合理搭配,在患儿入院后至出院前开展链式护理,入院后,可由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同时需要积极安抚家属的情绪,结合各职责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护士需要严格遵医嘱开展护理操作,小组人员可结合患儿的基本病情、年龄以及身体情况设置各项警报值,指导值班护士高度重视且加强对患儿的观察。医护人员需要熟悉掌握患儿的身体情况,可每隔1 h开展指标监测,主要对患儿的脉搏、心率、呼吸和体温进行观察,及早预防并发症。另外,因为患儿年龄较小,治疗和护理需家属开展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需要积极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可耐心讲解肺炎的临床知识,具体阐述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相关注意事项,采用实习和演示等方式开展及时的护理指导,进而提高护理技能的熟练度,共同发挥有效的协同作用,在护理整个过程中,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尽可能满足患儿的相关合理需求,主动建立护患关系,取得患儿的基本信任,同时需要耐心倾听患儿家属对其治疗看法,引导患儿家属及时纠正错误观念,鼓励其相互沟通,形成良好的交际圈[5]。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问卷对所有患儿的满意度开展调查,发放8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0%。满意:总评分>90分,基本满意:总评分70~90分,不满意:总评分<70 分[6]。

②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

③护理质量:主要有护士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区环境、责任心以及护理技术等,评分区间为0~3分,得分越高,表明患儿的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为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护理质量,计数资料为家属满意度,前者用()表示,t检验,后者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定护理满意度

对比对照组(75.00%),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升高(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评定护理满意度

2.2 评定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对照组)

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评定临床症状消失时间[(),d]

表2 评定临床症状消失时间[(),d]

?

2.3 评定护理质量(实验、对照组)

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评定护理质量[(),分]

表 3 评定护理质量[(),分]

?

3 讨论

小儿肺炎在可发生于一年四季,但是主要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或者气候骤变时。因为小儿呼吸道发育不够成熟,另外抵抗力较为薄弱,使得肺炎发病率不断升高,临床上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直接导致患儿发生死亡。2010年以来国家卫生部积极提倡开展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进而增加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中,护士不论资历高低均可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使得工作积极性逐渐下降,进而不能够保证护理质量[7]。

层级链式护理可作为优质护理的一部分,主要是明确各层级任职资格以及工作职责,进而强调责任护士发挥的核心,从而有效发挥护理骨干等用途。上述研究中,对比对照组(75.00%),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升高(95.00%);实验组患儿的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实验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改善显著(P<0.05),表明层级链式护理模式可积极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疗效。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具有较多的优势,传统护理模式中护士主要开展相同的护理工作,没有结合护士的资质学历高低进行有效的划分,使得部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差,无法保证较好的护理质量。层级链式护理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强调责任护士发挥一定的核心作用,直接明确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以及任职资格,进而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的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层级链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促进其形成较好的激励机制,进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分配。同时定期对护理人员学历、护龄以及工作能力等进行考核,结合考核结果展开层级划分,促进患儿的提高责任意识,确保护理人员能够胜任自己对应的岗位,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潘秀云[8]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时间(2.88±0.99)d,肺啰音消失(6.25±1.47)d,咳嗽消失(6.58±1.75)d,住院时间(7.98±1.24)d,对照组发热时间(4.95±1.23)d,肺啰音消失(8.43±1.86)d,咳嗽消失(7.85±1.60)d,住院时间(9.52±1.17)d(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合上述,对小儿肺炎开展层级链式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深究。

猜你喜欢

链式层级消失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链式STATCOM内部H桥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链式D-STATCOM直流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10kV链式STATCOM的研究与设计
链式咨询看浙江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