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原发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9-01-18张敏陆远

中外医疗 2018年34期
关键词:紫杉醇球囊涂层

张敏,陆远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徐州 221006

冠心病,主要是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脂质浸润、斑块形成,然后引起冠脉血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心肌局部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1-2]。目前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冠心病患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一种以球囊为药物载体的临床新技术-药物涂层球囊的出现备受关注[3-4]。该研究旨在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寻找一套适宜的临床治疗模式,给临床提供理论方案,因此该院展开研究,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直径、病变长度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该研究经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自愿加入该次研究中,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一般资料对比(n=40)

纳入标准[5]:①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影像学、血液学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冠脉造影提示非左主干血管直径狭窄>70%、伴有缺血证据的患者。②年龄>60岁。

排除标准[6]:①不愿和无法配合该次研究的患者。②病变血管内有大量血栓或重度钙化的患者。③患有严重的瓣膜性心脏病并需要心外科手术干预的患者。④严重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 (GFR)<30 mL/min/1.73m2。⑤无法或不愿接受拜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⑥重度心力衰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Ⅳ级。⑦对比剂及紫杉醇药物过敏;⑧患有恶性肿瘤,预期寿命<2年;⑨已同时行DEB、DES术。⑩有出血倾向、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脑卒中病史、6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史以及有抗血小板以及抗凝治疗禁忌证,无法进行有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1.2 方法

治疗1组:药物洗脱球囊使用前先用等径半顺应性球囊充分预处理,预处理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血管严重夹层(B型以上夹层),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并用血管内超声准确测量冠状动脉血管直径及病变长度。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SeQuent Please,药物载量为 57~179 μg 之间)推送前禁止用手触摸药物球囊的球囊部位,应保持球囊干燥,禁止对球囊进行冲洗与浸泡,以防止药物涂层的溶解和过早释放。输送时要迅速将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推送至预处理的病变处,加压扩张至少30 s,以释放足够剂量的药物。

治疗2组:药物洗脱支架选择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火鸟支架Friebird2,微创医疗冠脉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系统)。支架植入前使用等径半顺应性球囊充分预处理,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知道支架置入。支架药物载量192~475 μg,长度 18~35 mm,直径 2.75~3.5 mm。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组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疗效评估[7]:基本治愈:心绞痛无再发作或次数减少80%以上,血管狭窄小于30%;改善:心绞痛次数减少50%以上,血管狭窄20%~50%;无效:心绞痛无改善血管狭窄大于50%。观察两组治疗安全性,统计12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1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次数少(P<0.05),见表2。

表2 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

表2 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

?

2.2 疗效差异比较

治疗1组治疗率(97.50%)比治疗2组(87.50%)高(P<0.05),见表 3。

表3 疗效差异比较

2.3 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

治疗1组与治疗2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0%、15.00%(P<0.05),见表 4。

表4 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

3 讨论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疾病发病率正处于逐年上升阶段,冠心病发病人数逐年上升,不仅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8]。

介入治疗已然成为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种常规策略,它可显著改善心脏血管的血运,改善缺血心肌功能,目前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疗效肯定。然而,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复杂病变及临床特点,使其术中可能面临比中青年患者更大的风险,因此治疗策略的选择对患者的治疗安全及疗效尤为重要,应注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目前全球已经批准上市或即将上市的药物涂层球囊大约有10余种,主要分为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及雷帕霉素药物涂层球囊,同药物支架相比,其不在血管中留下永久性植入物,减少了术后长期慢性炎性反应的发生及支架内皮化不全,有效规避炎性反应和支架内血栓的风险,缩短了双联抗血小板时间,也响应了“介入无植入”的口号。药物球囊技术可简化分叉病变等复杂病变的操作,减少造影剂用量及射线暴露时间,还可以减少边支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药物涂层球囊的出现无疑为冠脉介入治疗提供新的选择。于雪等人研究发现[8],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时疗效显著,其治疗率可达97.00%。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率上两组相比,治疗1组治疗率可达97.50%,显著高于治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药物涂层球囊技术刚出现时,临床普遍对其进行质疑,不植入支架,如何避免扩张所致冠脉血管夹层、机械损伤继发的血栓形成,能否克服血管弹性回缩,能否有足量的药物输送送至血管壁,而切割球囊的优化预处理、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在采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后,不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更高,患者临床症状较支架植入得到显著改善,此方法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紫杉醇球囊涂层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塑料涂层的制备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不同途径灌注治疗兔舌癌的疗效研究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疗效观察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Federal—Mogul公司开发的DuroGlide活塞环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