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2019-01-18凌冰韩绪生杨勇

中外医疗 2018年34期
关键词:难治性出血量产后

凌冰,韩绪生,杨勇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宿迁 223800

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在胎儿分娩之后的24 h内出血量多于500 mL的现象。产后出血属于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落后边远地区发生几率极高[1-2]。发病原因包括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子宫内翻等因素。产妇常表现为阴道内短期大量出血或持续性长时间少量出血,同时可出现继发性贫血、失血性休克等情况,若不采取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影响产妇身体健康,威胁产妇生命安全。保守治疗对多数产妇来说,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但不适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难以满足临床需要[3-4]。为进一步探析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该文随机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3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63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该研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产妇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其中对照组:年龄 18~42 岁,平均(25.20±3.15)岁,孕周 36~40 周,平均(38.64±1.19)周,初产妇 19 例,经产妇11例,阴道分娩9例,剖宫产21例;治疗组:年龄19~43 岁,平均(26.07±2.94)岁,孕周 37~41 周,平均(38.25±1.24)周,初产妇 21例,经产妇 12例,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23例。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通过宫腔纱布填塞术行保守治疗。对照组30例产妇中,对于经阴道分娩产妇,使用特制消毒纱布对产妇子宫进行纱布填塞,直至宫底,同时通过实施水囊压迫方法进行止血;对于剖宫产产妇,实施手术的过程中,直接进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同时,视产妇情况,给予产妇止血药,通过按摩产妇子宫、缩宫素注射等措施增加产妇宫缩频率和强度等。

治疗组实施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行介入治疗。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血管鞘,经动脉血管鞘在导丝引导下引入子宫动脉导管,至对侧髂内动脉进行造影,并超选至对侧子宫动脉。导管成冸后,将导管置入同侧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并进行动脉造影。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测结果,发现出血位置,通过导管将500~1 400 μm明胶海绵颗粒缓慢两侧子宫动脉,实施栓塞治疗。再次检测产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结果,确保产妇出血情况消失,认为操作完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其中出血量=产妇分娩之后的敷料重量×0.95-产妇分娩之前的敷料重量×0.95。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产妇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出血量明显减少,止血效果显著,视为显效;产妇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出血量有效减少,视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产妇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出血量未降低甚至增加,则视为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效及以上例数/总例数×100.0%[5-7]。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来表示,计数资料用[n(%)]来表示,小组之间比较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33例产妇实施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行介入治疗,产妇术中出血量为(894.32±131.57)mL、术后24 h 出血量为(38.62±12.25)mL、住院时间为(6.35±3.9)d;对照组30例产妇对照组通过宫腔纱布填塞术行保守治疗,术中出血量为(1 125.36±205.13)mL、术后 24 h 出血量为(49.26±15.23)mL、住院时间为(11.38±4.8)d,两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治疗过程各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产妇治疗过程各指标比较()

?

2.2 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产后出血产妇发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宫缩乏力,占全部病因的70%[8]。临床数据显示,80%左右的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 h内,且产后出血的几率占分娩人群的2%~3%[9]。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产褥期、产后24 h出现的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出血状况。传统常规的纱布填塞等方法,用于治疗难治性出血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实现均匀填塞的可能性低,极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子宫动脉栓塞术属于微创手术,通过血管造影观测出血部位,运用子宫动脉导管插管进行栓塞治疗,降低血流速率,形成血栓,显著降低出血量。

该研究中,治疗组33例产妇实施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行介入治疗,产妇术中出血量为(894.32±131.57)mL、术后 24 h 出血量为(38.62±12.25)mL、住院时间为(6.35±3.9)d;对照组30例产妇对照组通过宫腔纱布填塞术行保守治疗,术中出血量为(1 125.36±205.13)mL、术后 24 h出血量为 (49.26±15.23)mL、 住院时间为(6.35±3.9)d。治疗组产妇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9%,对照组60.0%,这与汪文娟的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研究结果一致[10]。

综上所述,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子宫动脉栓塞术安全有效,明显降低产妇出血量,保留产妇子宫,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难治性出血量产后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