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工程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专业设置机制的思考

2019-01-18蒋华林

探求 2019年5期
关键词:设置区域工程

□蒋华林

专业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合理地设置专业或设置合理的专业是高校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回顾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每当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或者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的新变化时,往往都有相应的专业设置(包括专业结构调整)新举措,有时更直接将专业设置作为突破口来改革高等教育,进而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是普遍公认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一项基本原则或核心指导思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区域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省级政府对辖区高等教育统筹权的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化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高等工程教育而言,由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我国正处于并将继续处于工业化阶段,与之相关的工程教育专业一直是专业设置中的“大客户”,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也是“排头兵”和“急先锋”。但是,在实践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设置机制却面临着认识上的误区、行动上的偏差和结果上的不理想。为此,我们需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理论思考和实践反思,回答我国工程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设置机制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以及怎样更好地达到目标。

一、工程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专业设置机制的内涵把握

(一)服务目的的“二重性”:适应和引领

1980 年,潘懋元先生正式提出教育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适应论”。[1](p34)2013 年以来,以展立新和陈学飞教授的《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2]一文为标志,国内高等教育学界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高等教育“适应论”学术争鸣。追溯学术史,关于“适应论”的讨论至少可以上溯到20 世纪90 年代,当时鲁洁教授提出教育的“超越论”,并引发了关于“适应论”的“鲁杨(昌勇)之争”。我们知道,基于系统论观点,高等教育系统或教育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然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必须也必然要“适应”经济发展及其带来的制约,这是一个边界条件,适者方能生存。另一方面,教育不仅要“面向现代化”,也要“面向未来”,正如鲁洁教授所说,“教育赋于人以现实的规定性,是为了否定这种规定性,超越这种规定性”[3],因此,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又必须要“超越”或“引领”经济发展。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说,引领也是适应,是对未来的适应,但两者显然是有所区别的。鉴于此,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其目的具有“二重性”:既适应又引领。

(二)服务方式的“二向性”:主动和被动

无论是为了适应还是为了引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设置都面临着一个方式选择的问题:主动服务还是被动服务。从理想状态出发,我们当然是希望专业设置能主动出击,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各类教育发展政策法规等对此都有清楚表述和多次强调。如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经过改革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2015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诚若是,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就会是主动而为的。但这需要给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以专业设置的主动权或自主权。另一方面,由于多方面原因,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不能或不愿主动进行相应的专业设置,只能或只是被动应对,此时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就是被动的。因此,服务经济发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其方式具有“二向性”:既主动又被动。

(三)服务范围的“扩展性”:区域及全国

随着我国经济区域化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特征日益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进一步明确和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完善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体制。通过不断扩大和强化省级政府的教育统筹权,工程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服务范围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设置及其人才培养的外部性,某区域的工程教育专业设置服务范围事实上不可能完全被限制在该区域中,而是“立足区域、影响全国(或更大区域)”。这就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设置服务范围的“可扩展性”。

(四)服务口径的“层次性”:企业及产业

专业,是知识分类的产物(学科),又是制度安排的结果。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将本科专业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经济是由若干产业(就工程教育而言,主要指“工业”)构成的,产业又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于是,服务企业就是服务产业,服务产业发展就是服务经济发展。强调工程教育专业设置服务经济发展,就需要明确专业与企业、产业之间的对应性。这就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设置机制的层次性:服务于某行业企业,或服务于某一产业。

二、工程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专业设置机制的实践误区

由于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按照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或者说要服务经济发展,这在理论认知、思想观念上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在具体实践中却长期存在若干误区或偏差。

(一)机械适应

一些地方政府(省级政府)或高校将“服务”作狭隘化理解,认为服务是根据顾客或主人的要求进行的,是为他人做事情,那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就被窄化为“适应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工程教育专业设置,高校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呈现一种“跟跑”状态。诚然,工程教育专业设置不能完全按照学术逻辑来设置,需要观照经济发展要求,遵循市场逻辑,“市场有需要,高校有设置”。如重庆大学针对重庆和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需要,不断加强采矿、冶金、动力、电力、材料、通信、机械、信息、光电和建筑、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建设,形成了西部唯一与新型工业化配套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与城镇化建设配套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但如果机械片面地适应,片面地理解“以服务为导向”,则有可能出现所谓热门专业遍地开花,一哄而上;所谓冷门专业一起下马,一哄而下,造成专业设置同质化、饱和化和“缺口化”;而且还可能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条件的契合度不大、关联度不高,一旦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专业设置就面临“关停并转”,或需要“再起炉灶”建设。这是近年来反复强调加快专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缺乏主动

长期以来,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一直是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政府主管部门将其作为履行高等教育管理职责的重要方面,高校则将其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样,在专业设置上就有两个主体:政府(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放权或地方政府分权持续推进,专业设置权逐步下放到地方政府和高校。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至少在2017 年3 月31 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前,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主体责任明显弱化。一方面,高校“不主动”,有时甚至是政府指令或引导高校设置某些专业。如某地几年前拟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但域内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响应不太积极,最后该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直接推进才落实;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统筹权力加大后,“我的地盘我作主”,通过发布实施意见或制定规划等对区域高校专业设置进行所谓顶层设计,制定专业设置清单和负面清单,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事实上没有真正落实。这是高校的“不能主动”。广为诟病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此。

(三)区域交叠

由于对服务范围的“扩展性”缺乏清晰认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层次或范围大小不同的区域视野。一般地,按照“统一领导,两级管理”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是指省级行政区,但不少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并非如此对应,有的是指省内的次级行政区域(一般是地市级),有的指更大的经济区域(跨省级行政区)。如有学者针对湘南地区提出,湘南高校必须适应湘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4]也有学者提出针对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要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建立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结构,实施合理有效的高校专业设置。[5]还有学者从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等区域层次上来分析专业设置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如建立紧密对接京津冀产业链的学科专业结构等。[6]从道理上讲,不同层级的区域都有要求辖区高校专业设置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当利益诉求,问题是,这种不同层次区域的叠加和混乱,将使从单个专业、某具体高校或某区域局部来看合情合理,实则各自为政的专业设置,在全局中事实上不合理,导致区域及全国的专业设置的混乱(如同质化等)。

(四)狭隘对应

由于过于强调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无缝对接,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往往直接对口当地相应的产业。如营口某学院设置有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工程等5 个专业,与当地装备制造、镁质材料、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一一对应,物流管理专业全方位对接当地构建“辽满欧”海铁联运大通道、打造东北亚物流之都的城市战略。[7]更有甚者,专业设置“定单式”配套服务某骨干支柱企业,从而使“服务区域经济”被“服务区域企业”替代。这种“狭隘对应”方式的好处是人才培养针对性强,眼前的适应性好,毕业生即期就业好,但它也有明显的不足,因为这些企业不会只接受本区域高校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而且其就业吸纳能力总是有限的,完全对应特定企业的专业设置面临极大的不可持续性。

三、提高站位、完善工程教育专业设置机制的基本思路

服务经济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合法性”的依据之一。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坚持人才为先,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的现实要求下,提高站位,完善工程教育专业设置机制,使之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专业设置机制的内涵规定性,针对其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应既着眼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同时强化其引领作用;落实高校专业设置的主体责任,增强工程教育专业设置的主动性;立足区域、扎根区域、服务区域,同时站在全国经济发展宏观层面思考和谋划;要拓宽专业对应口径,增强专业弹性,提高专业设置的服务能力。

(一)着眼适应,强化引领

“适者生存”,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才能生存,才有生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进入20 世纪后,“大学由‘村庄’、‘城镇’扩张成了‘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巨型系统之后”[8](p26),大学已然与社会结成一片,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适应而不是脱离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是工程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明确要求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此,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应全面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由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加之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演化系统,如果工程教育专业设置亦步亦趋地适应,可能会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使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浓妆淡抹总不宜”。为此,要从教育事业“是为一个尚未出现的新世界培养新人的事业”[9]出发,前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前瞻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强化专业设置的引领作用,使专业设置能够有效应对和引领不确定的未来,为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二)落实责任,增强主动

虽然关于高校办学自主权应当来源于政府授权还是高校与生俱来就享有的讨论在学术界尚存在争议,但无论从管理链条长度与调控成本,还是管理者的有限理性与“在现场者”(the man on the spot)的偏好,以及委托—代理框架等角度来考察,都应当赋与高校必要的临机处置权——办学自主权。按照哈耶克(F.A.Hayek)的观点,“最终决策必须要由那些熟悉这些情况并直接了解相关变化以及那些了解能立即满足他们的资源的人来作出。”[10]高校作为“在现场者”,应当负责作出工程教育专业设置的最终决策。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成为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发展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主体。当前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把该放的权力坚决放下去,把该管的事项切实管住管好,全面落实高校自主设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除外)的规定和要求。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不能截留中央政府下放给高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不应通过出台专业设置指导意见之类“顶层设计”方式等直接介入工程教育专业设置,或变相限制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而是要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信用监管”,“加强对新设专业评估检查,加大对专业办学条件的公开力度”,[11]释放有关政策活力,切实发挥高校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强化责任约束,使高校“能主动”(非消极乱动)进行专业设置,避免被动适应,“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三)立足区域,放眼全国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走出“象牙塔”的高校,必然要与区域中其他系统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象牙塔”中的高校事实上也不会完全遗世独立),这是高等教育地方化或区域化的根本动力所在,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专业设置是高校用以交换的一种载体、平台甚至具体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当然首先要立足区域,构建起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工程教育专业区域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由于“块块分割”,我国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被限于‘块’内,其剩余索取权主要归于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又(以政绩方式)归于作为地方利益代言人的地方政府。因此,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大剩余,就会努力发展区域内高等教育以获得政绩,从而使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2]由此,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将日益“地方化”。但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高校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区域,不会囿于某个固定区域,她的触角会伸出该特定区域之外;而且我国高等教育坚持“一盘棋”思想,(政策上)不允许有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存在,所以工程教育专业设置还应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审视兄弟高校,观照周边区域,放眼全国范围,着眼更大的经济发展格局和产业发展态势。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专业设置的同质化,提高专业建设的互补性,避免重复建设和“块块分割”式恶性竞争,同时还有助于形成有序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结构,促进工程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些都有赖于建立权威、统一、可查询的专业数据库,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的信息共享。

(四)拓宽口径,增强弹性

专业口径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历次专业目录修订,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调整专业口径。就工程教育专业口径调整来说,改革开放后,早在1983 年,教育部在成都召开“高等工程教育中专业的划分、设置和调整原则的研究”专题研究会就强调,拓宽专业口径,修订专业目录,是当前高等工业院校进行专业调整改革的重点。[13]虽然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需要企业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但与区域特定企业对口进行“订单式”专业设置,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将影响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进而影响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为此,我们要跳出这种比较短视的工具理性,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弹性,以提高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这就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设置从企业对应拓宽到行业对应、产业对应,弱化专业的专一性,使其人才培养不仅能适应区域内某特定企业和相关企业,还要能适应区域外乃至全国的行业企业和产业,从而增强专业设置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完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设置机制,是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教育发展提高经济站位的具体体现。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专业设置机制的内涵,纠正认知上和实践中的误区,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专业设置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专业设置进行及时动态调整。要面向2030 的教育,积极应对“互联网+”,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通过专业设置引领工程教育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工程教育专业设置的“服务论”,不是单向的,不是线性的,不是专一的,不是被动的,不是静态的,而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双向的、非线性的、多宜的、主动的和动态的。

猜你喜欢

设置区域工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分割区域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区域发展篇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