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坭兴陶刻与篆刻的异同

2019-01-18钟恒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刀法陶刻篆刻

钟恒星

坭兴陶光亮润泽、古朴典雅,由于陶器干坯的泥质细腻,易于刻画。明清以来,陶匠多在坯品面上刻饰文字诗句、山水花草、鸟兽鱼虫等。而目前发现坭兴陶最早陶刻的是一块唐代的墓碑,据钦州史料记载,1921年,距钦州城东七十里处发现了一块陶碑,陶碑上刻有唐开元年字样。经考证,该陶碑是宁越郡(即现钦州)第五世刺史宁道务的墓志,墓志洋洋洒洒一千六百多个字,这是坭兴陶陶刻文字最早的记载。而现今坭兴陶刻得益于历代陶匠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得到发展。现陶刻技法有线刻、浮雕、平雕、捏搂、填充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陶器装饰风格。

而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的以制作印章为主的技艺,是汉字特有的艺术装饰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篆刻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是因时而异的。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在所称的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几千年来,篆刻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现代的篆刻家在继续开创篆刻流派艺术的发展道路上,借鉴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不断探索,揭开了现代篆刻艺术新的一页。

坭兴陶刻与篆刻都是以刀为笔,将书法艺术以雕刻形式将飘逸刚劲的汉字刻写于硬物器皿上,形成特有的雕刻艺术。相比之下,在雕刻方法上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从使用载体材料、技法、作品制作等许多方面有其不同。

第一是刻饰使用的材料不同。坭兴陶刻主要是在阴干的陶坯上雕刻,坭兴陶的泥质质地细腻、不脆不散、柔韧不粘、泽而不耀、刻划线条流畅,艺术语言表达丰富,是制作陶器艺术品的绝佳载体之一。陶匠以各种刀法与书画的结合,经点、线、面的处理,浓与浅的刀法刚柔相间,虚实互辅,达到淋漓尽致的艺术效果和文化氛围。而篆刻历代以来大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形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等。

第二是技法和内容不同。坭兴陶刻是陶匠们以深厚的书法底蕴、娴熟的雕刻技巧,在确定大体轮廓或打好字格安排后,以刀代笔,注意行刀的浮沉利钝、深浅宽窄、刀势的气脉连贯,以显示出迹外传神的韵致。他们雕刻运刀胸有成竹,犹如天马行空,刀法多变,可轻可重,或虚或实,可粗可细,或刮或划,耐人寻味。而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刻出的印章与陶刻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写”,讲究行笔章法与意境。后者注重的是“描”,重形似而不重笔趣。

第三是刻制工艺不同。坭兴陶的原料土质独特,质地结实,柔润细腻,可塑性好。艺人们可直接在器皿的胚体上刻划诗文或绘画,刻好诗文或景致装饰后,还需用白泥或色泥填抹装饰,经烧制和打磨及抛光,才显现作品的润亮与典雅。篆刻则以严谨的书法构思与用刀(凿、铸)技法一刀一笔刻饰成字,不需后期装饰。

最后是欣赏风格的不同。字依壶传,壶随字贵,道尽了陶刻艺术的价值。在坭兴陶刻上,匠人可以根据壶型特点选择适合的书画,再根据陶壶的壶型设计其布局,刻绘出不同的美感和意境,让陶壶形成一种特有的欣赏风格。而篆刻主要是书法上面的运用,讲究章法,如果说一方印光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也无佳作可言。在审美与欣赏上各有其风格,可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总而言之,坭兴陶刻与篆刻在使用雕刻工具、雕刻方法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但二者之间在使用材料、技法、装饰、作品风格等有很大差异。

猜你喜欢

刀法陶刻篆刻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刀法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篆刻
每日挥刀五百下
用劲刻
《三十六计》篆刻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