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2021-12-14杨文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行旅陶刻画面感

杨文江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宜兴 214221

在紫砂艺术的发展过程之中,一直都伴随着陶刻艺术的发展,而且陶刻艺术依托紫砂作品为载体所呈现出来,陶刻与紫砂作品的结合,不仅将紫砂作品本身内容的一些不足与缺陷进行了很好的弥补,同时也与紫砂作品的主题相为呼应,有着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但是在陶刻艺术的不断发展之下,其自身所具备的艺术特性也逐渐地彰显了出来,越来越多独立的陶刻作品层出不穷,其中所蕴含的优良的艺术语言,也为陶刻艺术带来了丰富的观赏价值以及工艺价值,且其中也饱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陶刻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样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紫砂壶作品上的陶刻艺术,因受到紫砂壶本身展示的空间以及角度的局限性,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其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过去历代的创作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造者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断努力地将这一门技艺推动、发展,最终不仅独树一帜,更是在我国传统书画领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陶刻作品之中,以书画为主题的精品可谓是数不胜数,这不仅仅是陶刻艺术自身发展趋势所必然的结果,也是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之下,使得陶刻艺术便顺理成章地将其蕴含在内,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想要将陶刻艺术脱离于紫砂壶作品,给予陶刻艺术更多展示自身技艺与文化内涵的舞台,彰显其自身的魅力。

1、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

这件作品“山店风簾图”(见图1)便是属于一件纯粹的陶刻作品,整体的形式是以传统装饰摆件所呈现出来的,整体的形状是圆形的,而里面的内容则全都是以陶刻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整个画面集中于盘体的中央,与整体的外形很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充满了画面感与艺术感,给人们一种古朴而又典雅的艺术气息。

其中所陶刻的内容是以南宋的一幅山水画“山店风簾图”为原型进行陶刻制作的,整体的形象可以说是很大程度地进行了一个还原,远处的山绵延淡远,而在靠画面中央处树立着一座巍峨巨山,十分的庞大,上面布满了树木,山脚下同样也绿树成荫,而弯弯曲曲的山路上面却有一家旅店,牛羊、骆驼往来不绝,还有拉车的、喂马的,看起来十分的忙碌,三三两两的旅行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在整体的画面之中又显得不是那么突兀了,看起来安静而又祥和。

整个画面所陶刻的可谓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好似是山水画,是用笔描绘出来的,根本看不出来是用刀刻出来的,且其中细节的地方数不胜数,再微小的地方都刻画得十分精细,生动而又形象,其中的意境感与画面感更是不言而喻,带给人们身临其境一般的感受与体验,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可见陶刻艺人技艺手艺之高超、精湛,与此同时,这幅画不仅外表十分的精细、完美,其中内在所蕴含的深意更是十分丰富与深厚。

2、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寓意内涵

这幅“山店风簾图”所描绘的主题是围绕着山旅题材所展开的,而这种山旅图一般所展现的都是行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奈,一方面所体现的是作者同情游子的悲天悯人,而另一方面寄托的则是自身情感的寄托,孤高拔俗、享受孤寒的自在超脱,同时也会有一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自我审视以及人生感叹,此陶刻艺人以此来作为自身作品的主题,便是想要向人们诉说行旅之中的艰苦与困难,感叹一下人生就好比行旅,路上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与阻碍,但只要坚持下去便能够迎刃而解,走向终点,在人生这一趟旅途之中,要懂得坚持、要乐观,不断地追求自我的天地,前方纵有万般无奈与艰辛,又有何难。

3、总结

在一件陶刻作品之中,若是没能够将其中的味道刻画出来,那便失去了一定的画面感与意境感,对于一件陶刻作品来说,画面感与意境感就好似它的灵魂,是缺一不可的,少了一点这幅作品都是不完整的,因此,陶刻艺人在陶刻作品的时候,掌握相应的技术水平是必备的,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在陶刻的过程之中,融合进自身的一些思想与情感,赋予整个作品于生机和活力,这样在技术的点缀之下便是一幅完整的陶刻作品了,除此之外,陶刻艺人在传承传统的时候也要给予一定的创新,才能够推动陶刻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趋势。

猜你喜欢

行旅陶刻画面感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论汉代述行赋的情景关系布排——兼析其对六朝行旅文学的影响
方云作品赏析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月度游记
浅谈紫砂陶刻
从没忘记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画面感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