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时间窗内溶栓治疗的现状
2019-01-18陆积新
陆积新
537121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广西
根据发病原因临床上将脑卒中分为缺血、缺氧性卒中,相关数据统计显示80%的脑卒中患者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而AIS多发于老年人,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2]。临床对该疾病提出早诊断、早治疗理念,临床认为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情况与其闭塞、缺血区域能否及时有效再通有关,溶栓治疗通过疏通患者闭塞动脉、促血液循环,恢复缺血区域血供以改善患者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静脉溶栓
将溶栓药物通过静脉通道注入人体内,以使患者局部血栓溶解,从而恢复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目的,目前静脉溶栓较为常用药物包括尿激酶、重组组织纤维酶原激活物(rtPA)。
rtPA: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美国相关院校研究发现,用于急性AIS患者治疗,对于发病<3 h者行rtPA静脉溶栓,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3]。在李永坤、刘新峰的研究中提及目前临床有关rtPA治疗已累积大量临床证据,其对相关数据汇总分析认为,对于发病时间<4.5 h的急性AIS患者使用rtPA治疗,患者转归效果较好[4]。虽然推荐的rtPA静脉溶栓只要在AIS发病<4.5 h就行,但对于高龄(>80岁)患者整体疗效欠佳,推荐>80岁的老人在AIS发病<3 h溶栓[5]。<3.0 h采用rtPA 0.9 mg/kg,其中总量的10%在最初1 min内静脉推注,剩余的90%以输液泵持续泵注1 h(Ⅰ类推荐,A级证据);3.0~4.5 h使用rtPA 0.6 mg/kg,其中总量的15%在最初1 min内静脉推注,剩余的85%以输液泵持续泵注1 h(Ⅱ类推荐,B级证据)。重症或轻症致残性AIS发病<3.0 hⅠ类推荐,中重度或轻型非致残性Ⅱ类推荐,AIS卒中亚型Ⅱ类推荐,TIA发病3~4.5 h内者行rtPA静脉溶栓,自发性脑内出血等不良预后风险较低,对于时间窗内小卒中可以考虑行rtPA静脉溶栓[6]。对于AIS发病在4.5~6 h的病例及醒后卒中或发病时间不明的病例,可以用多模式影像学筛选合适病例进行溶栓,但尚需更多研究证实。目前认为后循环AIS自然病程预后差,因脑干较强的缺血耐受性,出血及再灌注损伤风险相对小,因此比前循环AIS溶栓时间窗可相对延长。2015-2018年发表的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静脉rtPA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不仅有效而且安全,确定了治疗由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引起的中等严重程度AIS,桥接治疗优于内科标准治疗,90 d良好神经功能预后比例提高71%。
尿激酶:是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其能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将纤溶酶原裂解为纤溶酶,使机体内凝血因子作用降低,疏通栓塞血管、促进阻塞血管恢复通畅,进而达到治疗目的。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提到,对于发病<3 h无条件使用rtPA治疗的患者,且发病时间<6 h,对符合相关用药适应证者可以使用适量(100万~150万IU)尿激酶溶于100~200 mL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30 min,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7]。段丽的研究中对发病至溶栓时间<6 h的脑梗死者以50万~150万U尿激酶溶于100 mL生理盐水后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要求30 min内滴完。结果显示,患者NIHSS评分治疗前(14.71±5.45)分,在溶栓后降至(5.04±1.57)分,但此药易造成出血症状,其认为尿激酶静脉溶栓用于脑梗死治疗,若用药剂量大,易引发继发性出血,导致治疗效果降低。
动脉溶栓
其选择性插管将导管末端与栓子接触或置于闭塞血管内,再通过导管注入溶栓药物,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机体血栓部位,故而局部溶栓药物浓度高,能有效减少出血并发症发生,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目前常用药物包括尿激酶。
在郜宪林的研究中,对AIS患者行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根据血管造影结果明确闭塞血管部位后,以微导管插入闭塞血管近端,接触血栓后将25万U尿激酶溶于50 mL生理盐水后持续泵入,发现患者血管再通率88.0%,患者NIHSS评分治疗前(16.3±6.2)分,在溶栓后降至(5.9±4.9)分,但此种治疗方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0%,较高,其认为与尿激酶作用不具选择性有关,导致纤维蛋白原消耗迅速,从而影响凝血系统引发并发症。同时在张艳华、赵施竹的研究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AIS者,预后良好率30.2%,而动脉溶栓治疗者临床预后(56.9%)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其认为动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比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高[8]。
动静脉联合溶栓
动静脉联合溶栓不仅具有动脉溶栓目标明确、药物作用直接的优点,同时又兼具静脉溶栓操作迅速、快捷、简便的优势,两者联合用于AIS治疗能提高血管再通率,促进患者康复。但其提出在联合治疗时要注意做好桥接,对于时间窗内适合溶栓患者第一时间给予静脉溶栓,同时准备行脑血管造影转入动脉溶栓。同时脑卒中介入研究(IMS)Ⅰ、Ⅱ期研究中发现在IMSⅠ期基础上将时间窗延长到5 h,在动脉溶栓微导管的头端加了一个超声头,在动脉溶栓同时开启超声,动脉溶栓在发病后<5 h开始,7 h内结束,结果获得了不错的疗效,颅内出血率较低,且死亡率更低,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窗内联合溶栓治疗有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