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与大学生实践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2019-01-17张红锋
张红锋
摘要: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具体呈现,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将精准扶贫与大学生实践教育融合,可以使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拓展思维方式、养成良好品格。在这一意义上,文章就精准扶贫与大学生实践教育的融合路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精准扶贫;大学生;实践教育;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037-02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此后他多次就此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使之成为科学、系统的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扶贫体现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使命感、敢啃硬骨头的担当精神和厚重赤诚的人民情怀。积聚了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的高校,投身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本就是应有之责,更何况参与精准扶贫对大学生的实践教育还有着重大意义。对“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大学生来说,到扶贫一线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悟,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精准扶贫融入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
1.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将社会生活和学校实践教育合为一体。由此可以看出现实社会生活对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及两者的密切联系。而精准扶贫是聚焦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贫困地区和人群的真实生活,将其与大学生的实践教育结合,一则可以在扶贫攻坚战中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二则可以凭借祖国各地的现实生活拓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渠道。
2.吃苦教育理论。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古人十分注重吃苦教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名言和事例比比皆是,深入人心。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专家李玫瑾认为:在青少年时期吃些苦头,受点挫折,那么其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得到锻炼,可以让以后的人生走得更顺。中国人经由改革开放富裕起来以后,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如今已经没有让孩子“吃苦”的现实条件了,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而将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引入精准扶贫,让大学生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进行实践,则可以补上“吃苦教育”这一课。
二、精准扶贫融入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意义分析
1.通过精准扶贫实践教育坚定大学生的信仰。在信息化大潮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冲击下,信仰缺失成了全体中国人的“通病”,在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生的青少年中尤为突出和严重。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作为“互联网原生代”,他们长期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无数以“资本”驱动单纯追求“流量”的不实信息的影响,甚至是别有用心的误导,使他们被信息裹挟,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共产主义信仰。精准扶贫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体现着其为共产主义信仰不懈奋斗的坚定和担当,大学生在亲临扶贫现场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定会受到思想上的洗礼,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2.拓宽大学生的实践教育路径。我国的高校教育偏重理论,忽视实践,使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节,致使其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不足,无法良好地适应现实社会。高校教育长期重理论轻实践,再加上当今社会以科技推动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大学生接受高质量实践教育的路径极少。而精准扶贫以全国范围内的贫困户为帮扶对象,范围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且难度较大,是极具社会价值的大学生实践教育路径。
3.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明确职业方向。今天的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毕业,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即使在寒暑假,也有不少人被“望子成龙”的家长安排进入各种学习班,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再加上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大学生普遍缺少明晰的职业方向。而扶贫工作是一项涉及观念、科技、经济、基础建设,甚至地理地质等层面的复杂工程。大学生在繁难的扶贫实践中会遇到各个层面的问题,在深入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触并了解各种工作的内容及价值,在高校、教师的科学引导下逐渐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4.以榜样力量促进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在全國各地的扶贫工作中,涌现出了大批具有人格魅力和感染力的人物,如在绝壁上开凿天渠的黄大发,奔波于招商引资路上因公殉职的廖俊波,“80后”扶贫战线上的“白头干部”李忠凯,广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等等。在精准扶贫与大学生的实践教育融合过程中,这些时代楷模和其事迹会真实呈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对大学生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塑造其良好的人格和品性。
三、精准扶贫与大学生实践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建立高校与政府间的合作机制
1.精准扶贫工作是由党中央统一部署、各级地方政府具体贯彻落实的,大学生实践与精准扶贫的良性对接和融合,需要遵循“政府主导、高校参与”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高校和政府须在充分沟通和讨论的前提下,形成科学的规章细则,为精准扶贫和大学生实践教育的融合打造制度框架。
2.高校参与扶贫实践的具体地点、内容、所需专业和学生数量等,要结合当地具体的扶贫情况,发挥各高校的独特优势,因地因校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避免因安排失当造成“1+1<1”的现象,从而影响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3.要确保大学生在扶贫一线实践工作中的实效性。对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和他们谈心做思想工作、对当地情况进行调查记录等基础工作是烦琐而艰巨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更深层次地感知现实生活,拓展自己认识社会的广度和深度。要坚决避免大学生“只到场、不实践”的形式主义对大学生实践教育有效性的负面影响。
(二)搭建互联网平台,打破实践教育的时空障碍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高校实践教育和精准扶贫的融合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搭建实践教育平台是一种有效方式。
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网络平台和形式,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精准扶贫中的问题和实践进行实时的直播和共享,将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高效对接。现实问题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对扶贫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和开发,形成“发现问题—设立课题—制订方案”模式的教学实例资源,在集中高校科研力量解决现实扶贫难题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极具实践性的教育,进而提升高校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积极发挥大学生互联网思维活跃、技术精通的优势,在搭建互联网平台的过程中,在面对扶贫实践中形形色色的问题时,培养其创新思维,引导他们运用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搭建互联网平台过程中,可以引导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贫困地区通信信号差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1.扶贫一线的带队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大学生遇到的专业上的困惑,及时对其加以引导。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时的指导可以事半功倍,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2.大学生在看到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有较大差距后后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强烈冲击,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正向引导,使其以更加全面、客观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扶贫一线多在山区,地形复杂,风俗各异,有各种隐藏的危险,大学生实践经验不足,教师也应该切实肩负起育人者的职责,及时防范和排查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韩瑜,王欢.发挥高等院校优势,做好精准扶贫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40.
[2]周娜.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培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