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的人本化教育

2019-01-17左埒莲姜志胜曾国欧阳新平王刚何平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0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青年教师医学生

左埒莲 姜志胜 曾国 欧阳新平 王刚 何平平

摘要:在高等学校师资力量中,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青年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容易忽视人本化教育,即忽视学生这一主体。人本化教育,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因此,在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高等院校应对青年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

关键词:人本化教育;青年教师;医学生;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013-02

一、引言

人本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创新型人才。青年教师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的承担者,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解学生之惑,解学生之难,解学生之忧。然而,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情况的问题,这固然与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经验不足有关,还与青年教师对人本化教育的内涵不理解有关。因此,高等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青年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二、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劣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兩大主体。对于刚进入教学领域的青年教师而言,他们与学生的代沟不大,他们和学生一样容易接受新事物,还能应用迅速发展的社交软件较快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这是青年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优势。然而,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能欠缺、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学工作完成满意度不高,特别是刚进入教师岗位的教师,由于还没有来得及转换角色,定位错误,在教学上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三、青年教师对人本化教育理论的学习

青年教师应该重视教学中的人本化教育,系统学习人本化教育内涵。人本化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简单来讲,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领会人本化教育的内涵与意义。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查阅并学习人本化教育的相关知识,初步认识人本化教育,同时积极参与高等学院为青年教师组织的教学相关培训,系统的学习和理解人本化教育在现今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认识到良好的校园学习文化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建立。青年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学习到的理论进一步加深对“人本化教育”的理解与实施,提高教学质量,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加强学生的满意度,进而提高青年教师的自信。所以,青年教师对人本化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四、人本化教育对青年教师教学的指导

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现今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文化、医疗、科研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对高校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大学生在学习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青年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以正确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为了能够在严峻的社会环境下有能力承担学生的教学工作,包括学生专业理论教学、科研能力培养以及正确道德观的培养,青年教师也必须不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首先,青年教师由于教学能力欠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心绪不宁,思虑过重,因此高等院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思想状态的重视,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积极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完善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其次,青年教师要重视自我培养,在教学技能上,积极参与各类教学培训活动、教学竞赛、教学发展座谈会等,提高教学能力,听取有经验教师的意见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从各种意见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形成具有特色的个人教学模式。同时,青年教师需要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时刻关注专业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发展,积极与校外专业教师交流,取长补短,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科学研究上,青年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和自觉性,积极关注国内外科研的发展,启发自己的科研思维;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制定科研工作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省市、高校的科研创新课题;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教育科研的逻辑思维和实验技术;走出去多与科研领域人才交流,增强自己的科研写作能力,巩固自身科研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教师在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中,要明确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坚持以教学为主体、科研服务教学的观点,将科研融入教学,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总之,青年教师人本化教育,即“教师为学生的教育服务,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在学习与实践这一理念的过程中,青年教师不仅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将得到全面发展,而且更能得心应手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其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科研素养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科研逻辑思维能力和科研技能,最终推动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浅论人本主义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

[2]刘亚男,窦志英,邱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交际,2017,(12).

[3]庄军,邓宏兵,蔡靖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5).

[4]徐剑文.关于在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3).

[5]邱慧青,周伟.论高校就业文化的体系及大学生竞争力提升[J].科技视界,2014,(14).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青年教师医学生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