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

2019-01-16刘枭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

刘枭

摘要:高等学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辅导员的发展、管理、晋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下,全国各高校对辅导员的考核办法不尽相同,辅导员考核缺乏相对权威系统的考核体系,考核指标相对泛化,考核结果的应用未能准确地导向辅导员的职业晋升和发展。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的突破点就在于要找准考核工作的难点,改进考核标准,明确考核主体,改进考核形式,正视考核结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12.012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2—0056—04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全面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素质,是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开展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

辅导员绩效考核对辅导员的发展、管理、晋升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教育部第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根据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辅导员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所存在的职业能力短板,学生工作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通过考核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辅导员培养体系,进一步畅通发展晋升渠道。但辅导员的许多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很难用数字全面系统地衡量,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与琐碎性影响了其考核工作的难度。因此,要建立科学合理且实用性强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对辅导员工作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从而切实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二、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探索

高等学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效的标准,坚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力求考核工作客观、民主、公正。具体考核范围包括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团委书记及一线专职辅导员。

(一)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指标

辅导员绩效考核主要以教育部第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等为主要内容,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学”6方面要求。

德:1.政治觉悟方面。具有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2.政策理论水平。能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学生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3.工作作风方面。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4.为人师表方面。能树立起良好的师长形象,遵纪守法,以身作则,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更是知心朋友。

能:1.组织管理方面。组织管理水平、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2.沟通能力方面。文字功底、语言表达、心理疏导及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与说服力。3.创新能力方面。能探索學生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方面。能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研判网上学生思想动态,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从而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勤:1.每学年、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制定、执行和总结。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依据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3.坚持深入课堂、班级、宿舍,组织参加班级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正确处理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4.积极参加各种会议、活动、培训。5.按要求及时完成上级部门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够及时、准确、实事求是地做好工作记录,工作记录是否认真详实。

绩:1.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生的思想觉悟、精神面貌、道德品质、骨干培养及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果。2.日常管理的效果:各级各类评奖评优、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特殊群体关注以及学生奖助政策的落实情况。3.学风建设的效果:调查和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开展学风调研,做好考研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与服务,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外语及各类学科竞赛,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情况,检查学生上课出勤和自习情况,开展学籍处理等情况。4.基础文明的效果:学生能遵守校规校纪,在公共场合遵守行为规范。5.典型培养的情况:学生获各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情况。6.将学校布置的工作抓好落实,创新开展特色工作。

廉:1.坚决做到实事求是、讲求民主、廉洁自律,能够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为人处世公道正派。2.在大学生党员培养、组织发展、评奖评优、违规违纪处理等推优、奖惩工作程序方面是否规范,是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学:1.是否做到结合岗位需要不断充实自己,能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2.是否能够研究探索学生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定期以工作报告的方式总结工作。3.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并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二)辅导员绩效考核方式

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学生工作部牵头,会同组织部、人事处等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共同组织实施。学校成立辅导员考核领导小组,各学院成立相应的辅导员考核工作小组,校、院两级共同组织,双重权重赋分。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可与高等学校干部考核同步进行。

1.辅导员定性评价指标包括学生评价、本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评价和辅导员互评。辅导员定量评价指标主要依据职能部门评价、学风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实绩。

2.辅导员考核双重权重计算方法。定性评价指标包括学生评价占60%、辅导员互评占20%、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评价占20%,其计算结果占总评价结果的50%。定量评价主要依据各学院工作实绩,其中职能部门评价占60%、学风建设占20%、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20%,其计算结果占总评价结果的50%。

3.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评价辅导员办法。根据学院辅导员参加测评人数,按照学院辅导员平均分数为9分的标准,作为党总支副书记评价本学院辅导员的总分。党总支副书记结合辅导员工作的总体情况,对本学院辅导员进行打分、排序,分数之和等于总分,超过或小于总分视为无效问卷。

4.辅导员之间互评办法。根据学院辅导员参加测评人数(不含本人),按照学院辅导员平均分数为9分的标准,作为评价本学院辅导员的总分。每名辅导员结合工作的总体情况,对本学院辅导员进行打分、排序,分数之和等于总分,超过或小于总分视为无效问卷。

5.辅导员定性考核工作学生测评部分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测评问卷主要针对辅导员的品行、能力、敬业精神、工作成效及深入班级、课堂、宿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价,A-D之间进一步设置A+(10分)、A(9.5分)、A-(9分),B+(8.5分)、B(8分)、B-(7.5分),C+(7分)、C(6.5分)、C-(6分),D+(5.5分)、D(5分)、D-(4.5分),共12个等级,辅导员得分依据全部选项的分值之和计算成绩。测评结果收集整理后,根据参评学生人数,去掉10%的最高分与10%的最低分后求平均值,以保证测评成绩更加客观公正。

6.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考核主要由学校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其评价指标包括学工职能部门评价、学院领导班子评价、本学院辅导员考核的平均成绩及本学院辅导员评价。其考核计算方法为:学工职能部门评价占50%、学院领导班子评价占20%、本学院辅导员考核平均成绩占20%、本学院辅导员评价占10%。

(三)辅导员绩效考核程序

1.学生评价。学院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召集辅导员所带班级学生全员参与测评,如有学生实习、就业不在校等特殊情况时,参与人数不低于所带学生的80%,由学生工作部统一组织测评。为方便快捷,可采取网络问卷形式,组织部门可根据网络后台实时呈现的测评大数據,调整工作进度,及时得出测评结果。并通过大数据的显示情况得出全体辅导员学生评价的测评报告,用于指导日后工作。

2.学院考核。学院考核小组负责对本学院辅导员和副书记进行评价。党总支副书记对辅导员进行评价、辅导员之间互评;学院领导对党总支副书记评价、辅导员对副书记评价。

3.学校考核。学校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学生工作部等职能部门对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进行评价;负责学风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业绩汇总,测算量化评价结果;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并根据工作年限与职业等级进行适当权重,得出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综合考核成绩。

4.辅导员绩效考核结果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考核优秀比率不超过辅导员总数的15%。

5.校党委根据辅导员绩效考核成绩研究确定辅导员考核结果,并公示考核为优秀的辅导员名单,其余辅导员成绩将由学生工作部留存,不进行大范围公示。学生工作部将形成辅导员个人考核报告,分别向其所在学院及被考核人单独进行反馈,与其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鼓励进步。

(四)辅导员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辅导员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一票否决,考核结果确定为不合格:

1.政治原则、政治立场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受到行政处分的。

3.在学生中威信低、评价差,参评学生50%以上给出分数不及格。

4.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影响与后果的。

5.在开展学生评奖评优、党员发展、经济资助等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6.在辅导员绩效考核中存在舞弊行为的。

(五)辅导员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1.辅导员绩效考核结果同时作为学校对干部年度考核的结果。

2.辅导员绩效考核结果存入其本人档案,并用作晋升、晋级、评选先进、津贴发放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3.辅导员在考核中被评定为不合格的,视具体情况,采取降职、免职、调离辅导员岗位等措施,进行组织调整。

三、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的思考

(一)将辅导员绩效考核融入日常工作之中。辅导员绩效考核中存在很多定量评价指标,定量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工作部等职能部门对辅导员日常工作落实的数量、质量及效度的考核上。因此,日常工作中职能部门可根据辅导员工作开展情况做好详实记录,探索辅导员月度考核定量评价机制,把考核融入日常工作中,以降低考核成本,降低考核体系导入难度。

(二)在辅导员绩效考核中持续完善考核。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不会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环境变化、人才培养调整、组织人事变动、人员素质提高等因素,对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不断进行优化与微调。要坚持动态的考核观念,建立良好的考核生态体系,让辅导员能够参与融入其中,把辅导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当做课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

(三)辅导员绩效考核可按工作年限分层次进行考核。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把辅导员职业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依次递进,可以说这个分级是非常客观现实的,新入职辅导员与入职年限久且职业等级更高的辅导员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理论研究上肯定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于工作年限不同、职业等级不同的辅导员应用同一种考核评价指标在客观上有失公平。为规避这一问题,高校可在辅导员绩效考核成绩汇总后,依据辅导员工作年限与职业等级适当进行权重,力求考核工作客观、公正。

(四)辅导员绩效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考核后的结果反馈是辅导员工作改进的关键,有考核没反馈,考核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考核反馈不单是成绩反馈,更应形成辅导员的个人考核报告,指出辅导员工作的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辅导员提升综合能力与素质,实现职业成长。对于确实不适合在本岗位继续工作的辅导员要建立轮岗与转岗制度,这是保证辅导员队伍充满执行力与创新力的重要保障。高校要积极探索辅导员在学院之间的定期轮岗,根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实际能力选择适合的学院工作,是解决同一岗位形成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多岗位履职更是干部锻炼、培养的必经之路。

(五)以成绩为导向建立辅导员激励机制。辅导员绩效考核更要突出绩效二字,依据考核成绩对工作实绩突出的辅导员在津贴、待遇上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让绩效津贴发挥实际作用,从而建立正确导向与长效机制。对于成绩优秀的辅导员要纳入学校表彰奖励体系,评选为优秀辅导员。条件允许的可推荐参评国家、省市等各级荣誉评选,切实发挥辅导员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在职务晋升、职称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让辅导员更深入地明确职业发展路径与职业发展前景,实现工作认同,坚持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

(六)以问题为导向建立辅导员培养体系。通过辅导员绩效考核,如学生评价、定量评价等数据显示,不难发现辅导员们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有些集中存在的短板,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校级培训得以解决,并有计划地组织辅导员们参加校际交流与外出培训。通过辅导员沙龙、培训、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工作室等有力载体,为辅导员构筑一个开放性、研究性、学术性的交流平台,使辅导员能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在活动中研究工作、交流经验、探索问题、共享成果,夯实工作基础,提升业务素质,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辅导员培养体系。

(七)适当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辅导员绩效考核的比重。随着00后的入学,高校大学生特点的变化更加鲜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形势。00后这代人最大的特点是开放、自信和国际化,且娱乐爱好特别广泛,往往自身有着个性化的价值追求。00后从小就熟练使用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工具,网络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工作载体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同时,更要主动占领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主阵地。适当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辅导员绩效考核的比重,能更好地发挥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使辅导员能够依托移动互联网络,发挥网络育人的延展优势。打造“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以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赢得学生的喜爱,尊重和发挥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亲和力。同时,高校可通过专业培训、头脑风暴、实战演练,培养一支具有移动互联网思维的辅导员队伍,推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推动“互联网+思政课程改革”“互联网+就业创业”“互联网+日常管理与服务”等教育模式的创建。培养一批精深的互联网人才,做好互联网人才储备,强化育人效果,使之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通过定期的辅导员绩效考核,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研判,帮助辅导员及时了解、纠正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促进辅导员工作进一步完善,为培养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陈小花.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的缺失与补正[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05).

[2]刘彦新,刘灿娟.辅导员考核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5).

[3]岳增刚,乔丙武.辅导员考核:试试计划考核法[J].科技风,2012(02).

[4]刘军.高校辅导员考核观测点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8(11).

[5]熊芬.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构建[J].人间,2015(3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erformanceAppraisal System for College Counselors

LIU Xiao

(Student Work Department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34, China)

Abstract: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college counselors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tea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promotion of counselors. At present, the assessment methods of counsel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are different. The assessment system of counselors lacks a relatively authoritative system, and the assessment indicators are relatively generaliz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s can not accurately guide the career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unselor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counselors performance appraisal work lies in finding out the difficult points of the appraisal work, improving the appraisal standard, defining the appraisal subject, improving the appraisal form and facing up to the appraisal results.

Key words:college counselors;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construction

[責任编辑:张丽丽]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分析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