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蒙山水画风格赏析

2019-01-16

山西青年 2019年11期
关键词:草堂王蒙山林

尚 诚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0)

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亦称黄鹤山中樵者,晚年隐居于山林中,所以又号香光居士。王蒙出生在书香门第,家人在书画领域有着不俗的造诣,而这种出众的家族渊源促使他从小对外祖父赵孟顺的艺术就耳濡目染。他的聪明天资也在其青年时期展露出来。

王蒙不甘于寂寞,并拥有入世情环。其一生中几出几隐,仕途之旅可谓是跌宕起伏,在元顺帝时期,他曾在朝廷中担任“理问”职务。元代末年,由于时局的动荡,辞官后的王蒙开始自己的创作,游历于群山、溪水之间,而他的绘画艺术也在这时达到最高峰。而元画是自我之境,更加注重自我情感的表达与流露。所以说,元代画家的绘画语言风格和那时他们所处的政治经济生活有着莫大的关系。元朝是蒙古人推翻南宋政权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频繁的战乱环境、极为复杂的民族矛盾,促使其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一度陷入衰败状态。一贯对外来统治有抵触心理的文人画家们精神上的惶恐,因此形成了淡漠的态度。对他们而言,当时的经济持续恶化、民间动荡已经是不可改变的,只有将自己的情思融进山水间,才能使自己的苦闷得到释放,对世事采取淡漠态度,隐入山林,放弃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将书画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情趣的载体,因此,我们可以将当时的绘画特点归纳总结为:“高逸为尚,放逸次之”。

在元代画家中若说到画风的风格多变,那么非王蒙莫属。其风格的变化又可从三个阶段来寻觅,但是这三种风格从画面中既体现出了细微的不同,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其山水画中体现出的草堂、隐居等景色可以看出此时王蒙与为官之时的心态已大为不同。避免了官场干扰的王蒙,越来越与悠闲的生活方式相契合,同时这样高契合度的心态与生活方式又影响着他的作画风格。游山戏水、访问挚友无不处处都在预示着王蒙风格的转化,而这时的王蒙也将其画面中的“隐”凝练到了至境。

王蒙的作品大多是围绕着“隐”字为主题的,王蒙山水画中多有隐居、草堂等生活题材,而这时大量作品的创作,也表明这时王蒙的生活方式与他的心理状态最为相合,草堂等题材的大量出现,也说明他的创作主题围绕“隐”。

在王蒙绘画早期,主要是临摹学习百家之长,并未形成自己的风格语言。学习的主要方向来自于王维,王维在诗、书、画都有其独到之处。和王蒙一样,王维在罢官后归于山林中,参悟禅道,并且第一次在自己的画中出现草堂题材。之后,山林也成为高士心目中向往的归隐之地,草堂也象征着高士的隐逸。而王蒙刚刚罢官归家,刚刚摆脱官运不顺带来的阴影。与王维的经历相似,因此王维的绘画风格深深地吸引着王蒙,因此王蒙在很大程度上参考学习王维的风格技法。

王蒙真正走出罢官的阴影后,他开始了全身心的投入到绘画之中。期间的王蒙生活平静,江浙一带并没有处在战争之中,人民生活相对安逸,这也使得画家仿佛置身于山野园林的环境之中。因此这时的画家们的主要活动为读书、绘画、走山访友,而这一带也成为东南文化的活跃地带。他们经常在一起读书、作画,因此他们之间经常地走动,这个场面也表现在王蒙这个时期的绘画作品中,这时的绘画作品里经常出现访友等景象。王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山水画的创作中,并翻阅了大量的古籍,虽然这也就占用了他很多的精力,但是他却将这时的读书感受融入在对山水画的感受中,使二者相结合。

王蒙山水画正是他个人品质的体现,给人一种张扬外露的感觉,但是画中也有或华丽,或躁动而郁勃,他的山水画更表现出一种逍遥自在的文人气息。他的山水画不单单是王蒙抒发情怀、寄托情思的方式,更是其内心世界的表达。

王蒙山水画造诣极高,在绘画用笔方面,王蒙通过对毛笔的提、按、顿、挫,表现出他独具一格的艺术绘画形式。这时的王蒙已经将毛笔运用的非常熟练,笔锋和笔肚兼得,中锋与侧锋互相辅助,笔法干涩且灵活多变。而且,借鉴了中锋篆书的独特用笔,使画面增加了厚重之气,同时继承了外祖父赵孟倾以书入画的笔法。在墨方面,干脆苍润,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受,将墨色概念中“焦、浓、重、淡、清”相互交插,通过墨色的结合与应用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王蒙的笔墨语言和笔墨技法是独一无二的,他为了更好的体现自己繁密山水画的这一特点,众多画作中都大量应用了秀俏、干淡等多样性的点线笔墨语言。

猜你喜欢

草堂王蒙山林
枫 叶
草堂旧事
浅析王蒙山水画苍润繁密的艺术之美
没想到在天府之国的成都,在杜甫草堂汇聚了一群出色的文化人......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两岸皆故土 山林寄乡愁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薪草堂由来
如果相爱
由对立走向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