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形式
2019-01-16徐莉
徐 莉
(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故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完善高等教育的育人机制、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高等教育模式有必要按照当前教育的背景实施改革,进一步创新,依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探析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以及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内容要求的,目的性明确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形式。
一、当前高等教育背景下要开展创新教学,丰富思想政治课堂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高等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在时代发展迅速的今天,各种思潮拥入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在当前时代下,高等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学习,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方面,习近平要求要坚持传承和创新相结合。他指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既要坚持我们党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将手段创新、理念创新及基层工作创新作为重点抓,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获得新发展。[1]为此,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既要学习、总结和遵循过去好的经验,又不能因循守旧,固守传统经验,必须在理念、手段等各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为了深层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坚持教学依据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之上,运用创新思维,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模式,实现“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思维的深度融合,在加强中改进,在改进中加强,彰显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在当前高等教育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急需思想政治工作者拓宽形式和内容,寻求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作为一名肩负学生成长成才引路人的高校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和乐趣,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的学习和讨论环境氛围,以此来提高课程教育质量,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迅速转变更新自我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开展贴近学生、有益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同时,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素养,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理论结合实践,以便更好的完成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
我们清楚的知道,高等教育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部分教师急功近利,为了完成自我工作的需要,只注重结果的取得,在完成论文写作的工作中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部分根本没有进行指导。专业知识和理论实践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培育学生健康的道德品质与思想政治修养不能或缺,从某种意义而言,后者更是决定一个人以后生活、工作的根基。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因此,高等教师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尤其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更要以自己的言行一致来引领和感召学生,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进行讨论,交流和研讨等,使广大教师统一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清楚认识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到底要教会给学生什么”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课程组织观摩教学、名师示范课、课后总结等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灌输”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变得不合时宜,已不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的教师,以学生为主,因材施教,在新形势,更要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路,积极尝试、践行苏格拉底式的问题教学法,同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使教学方法活泼轻松,学生易于接受,较好的形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多重互动。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的魅力,优美的语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来。积极实施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使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化为学生自主的接受知识,把握课堂的主动性,结合课堂集体讨论、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自学多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重点鼓励学生要敢于自主思考敢于发问,敢于提出质疑,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2]。
(三)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造就与培养,高等教育是中心环节。高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贯彻我党对当代青年学生培养方向的桥梁与纽带。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文件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加强和改进,以便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中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始终把立德树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领域,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质量。
1.广泛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活动,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
充分利用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平台,比如学生处网站专题、橱窗、板报等有力阵地,以及主题团日、政治学习、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祖国的改革发展动态,更好的树立同学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结合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宣传活动,唱响时代主旋律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国庆节、“七一”建党节、“一二·九”等重大历史纪念日,努力搭建多平台、有计划、有举措、付诸行动,内容丰富,特色突出,各式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宣传活动,让当代青年把握好爱国、爱党、爱校的主旋律,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坚定大学生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生。
3.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行动指南,激励广大高校学生志存高远、刻苦努力、文明修身、立志成才
利用学雷锋纪念日、植树日、教师节和国际志愿者服务日大力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举办义务植树、关爱留守儿童、修车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志愿活动都能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爱校意识和奉献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
二、以“四个一”阵地建设为载体,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长才轨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精髓作为指导,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和贯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努力使大学生成为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身心素质相统一的向上青年。
重点落实好“四个一”团属阵地开展情况,即一式──升国旗仪式,一网──共青团网站,一队──志愿者服务队,一龙头──品牌活动。一式──升国旗仪式。高校始终坚持庄重的升旗仪式,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网──共青团网站。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事迹进网络,用积极、向上、健康的思想文化占据网络信息平台,通过这一传播迅速、便捷的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青年学生思想动态,从而进行有效的引导,确保网络正确的舆论导向。一队──坚持开展内容丰富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一龙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为主导,积极策划实施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好品牌,为学生完善素质搭建平台。
三、重视开展社会实践,大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工学结合、完善职业规划设计、锤炼职业能力、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理论需要和实践相结合。所以社会实践环节是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积极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有利时机,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参与社会实践,坚持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
高等教育一定要重视和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使学生内心深处,自觉明确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当然,当前兴起的校企联合,“产教”结合,“产学”结合的模式,高等教育要积极开展,实现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培养,从而把教与学体系更好的进行完善,为思想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动力。
总之,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教的环节而言是,是高校教师(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应负的义务;对社会而言,高校培养出的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觉悟学生,是社会对高等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与期许[3]。高等教育需要一直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一直把注重学生思想引领、构筑育人环境作为培养优秀青年大学生的重要方针。全面推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开拓工作的新领域,创造新方法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高等教育的庄严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积极拓展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内容,拓展工作的对象,拓展工作的渠道,努力彰显时代性、善于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最终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影响力、说服力、凝聚力、亲和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下的育人工程,才能以全新的姿态和成绩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谱写出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