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渊源探究

2019-01-16董丹凤

山西青年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外交共同体命运

董丹凤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5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总揽世界全局,就国际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全球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从中国的角度出发,站在世界的立场之上,不断地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赞同和认可。因此,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见,研究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产生的背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恩“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的创新性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社会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创新,进一步发展了新时代的国际外交理念,对处理国际社会关系和稳定国际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社会命运共同体思想即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也是“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超越资本主义“虚假的共同体”的思想。“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强调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私有制、不存在剥削,社会不再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这里的人们可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而形成一个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同体社会;其也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强调的“虚假的共同体”思想,主要是对“虚假的共同体”思想针对的承认私有制、出现的“异化”现象的批判和创新。“虚假的共同体”思想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有冲突,在这个私有制社会中,不同阶级的人们会站在个人利益这一方,忽视公共利益的存在。马、恩正是充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弊端,发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历史规律,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马、恩在之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经济学手稿》等多部著作中,对“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完善。马、恩追求公共利益、集体利益和共同利益,最终为解放全人类的思想和目的,正是习总书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最直接的借鉴体现在“利益观”方面,就内容而言,其“利益观”在原有“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基础上,增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局限于“利益观”,还将深层的内涵延伸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五方面。除此之外,习总书记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运用到不同的地域,倡议中国和世界各国在解决周边、双边、多边和地区性的问题时,坚守共同体意识。还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有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将随这一思想的宣传和发展,逐渐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共同体,如亚洲共同体,网络共同体等,这些种属“共同体”思想都是时代的反映,发展的需要。总之,习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并且从内容、领域、范围、广度等方面全面概括和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更加具体化和更加贴近社会现实,也进而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涵。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我国优秀传统“和合”文化的传承和运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是倡导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和开放包容,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世界的和谐、稳定、安定。源自“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合”文化为精神奠基,中国有史以来,就在中华民族的血统里注入了“和”的血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引领着中国人民在建设国家乃至治理全球的层面上都始终坚持中国的“和”原则。“和”思想也被后来的学者称为“和合”文化。大体来说,“和合”文化起源于“儒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向来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如:《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泛爱众,能亲仁”等都是“和”精神的体现。还有其他“家”的代表人物也以“和”为中心,如,老子主张“见素抱朴”、“道法自然”①;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②;孙子反对战争,他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③。墨翟更为博爱,他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④。也有古人怀揣“大同世界,天下为公”之心,倡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⑤。也有古人将“天地和合”,视全天下为一家,如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⑥;荀子说“四海之内若一家,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夫是之谓人师,是王者之法也”⑦。也有古人从天下一家,追求天下太平出发,要求“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是以修身为本”⑧。以上天下为公、天下太平、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天下和合等思想,是古代先人对天下观的卓越认识,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凝聚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思想精华,主要体现在国际社会和国家之间。就微观层面而言,命运共同体的“和”主要表现在国家间发展的共同利益,世界各国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大环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各国发展必须遵循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反对谋取私利对别国发展造成威胁的行为。就宏观层面而言,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和”主要侧重于国家间的“和平共赢发展”,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⑨,最终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做出伟大的贡献。习总书记深受中国优秀传统“和合”文化的影响,也瞩目了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试图将中国优秀传统“和合”的基因带给世界,使世界各国感受到中国的力量和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提出以来,就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不仅是源自这一思想对世界人民的正确引领,也源自这一思想切切实实提出了解决全球面临问题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将内涵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世界,惠及世界各国人民,也充分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为世界和平发展量身定做的国际方案,对推动全球治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历代领导人关于“和谐世界”思想的补充和完善

“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体现,是中国开展外交工作始终遵循的原则,对全球治理和世界各国在处理对外关系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是凝聚全球人民和促使各国友好交往的良方,对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我国有史以来一直提倡“和谐世界”的理念,尤其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对外交领域方面的建设。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位领导人,基于建国初期新中国的特殊性,先后提出了“一边倒”、“一条线”、“一大片”的战略思想,主张贯彻实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作为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鉴于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在毛泽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主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江泽民把握全球化带动世界发展的大局,不断丰富外交理念,将外交领域的广度由毛泽东和邓小平更加侧重中国外交方面逐渐深入到世界层面;将内容方面深入到政治经济,拓展到文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变化发展的形势,仍主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依据国际形势和中国一贯奉行的原则,明确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张世界各国应该和谐相处,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和处理好各国的关系。

纵观历代领导人在不同时代对外交理念的发展,了解了中国历代领导人在外交方面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则,也掌握了胡锦涛的外交理念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前辈们外交理念的一脉相承,同时也有与时俱进的部分,胡锦涛在三代领导人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习近平新时代外交理念是对四代领导人的外交理念的继承和发展,而胡锦涛“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最直接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同时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是继胡锦涛“和谐世界”理念之后的最新外交理论成果,更加符合新时代的中国,也更有利于全球治理。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基于世界共赢和合作发展的立场之上,力图凝聚世界各国人民真正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联动的活力世界,并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人民的继续深入交流和互访,构建更加公平正义、和平发展的和谐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要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中国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坚持打开国门建设”、“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⑩展现了习总书记在坚持原则不动摇的基础上,增加了新时代外交建设的特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维护世界各国的稳定、安全和维护各国共同利益都有重要意义。

[ 注 释 ]

①老子.《道德经》.

②孟子.《孟子》之《尽心章句上》.

③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

④墨子.《墨子·兼爱下》.

⑤孔丘、戴圣等.《礼记·礼运》.

⑥庄子.《庄子·齐物论》.

⑦荀子.《荀子·王制第九》.

⑧曾子.《大学》.

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58.

⑩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59-60.

猜你喜欢

外交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命运秀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