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大学生领导力的探究

2019-01-16孟祥韵

山西青年 2019年11期
关键词:领导力价值观理论

孟祥韵

(中山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一、建构领导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015年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对于领导力的探索和培养,国内外高校、社会群体都摸索出各种方法,凝练出不少的理论,寻找各个领域领导力的最佳路径和最优建构,但领导力的概念和发展依然充满着模糊化、不确定性。

二、高校领导力的现状

(一)领导力理论的发展状况

最早提出领导力理论是英国的文学家Carlyle提出的区别于常人的特质领导力,[3]这是一种对伟人们的一种描述性语言的创造性表达。最初对英雄伟人事迹和行为的描述逐步发展为各个领域领导者的行为理论建构和延伸,类似绵延的理论,试图从研究领导者的行为、风格等各类素质和特质提取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持续发展的领导力理论体系,进而塑造更多的“领导者”。这类理论典型特征便是在“绵延”中试图寻找永恒的真理。类似帕格森的“纯粹绵延”理论。起源是关于领导力理论的众说纷纭,逐步发展为各个行业领导力,各个领域领导力,领导风格(或主或仆,或二者的结合体)、模型建构如胜任力冰山模型、洋葱模型等素质模型.[4]

西方国家如美国高校领导力教育突出公民教育的引领地位,采取社会变革模型[5]国内高校的做法有成立专门教育机构。[6]国内有学者认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一个路径。[7]国内关于领导力的理论分析从各个视角分析,例如5M视角下的领导力理论,[8]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生领导力开发与培养,[9]以全体成员在多元层面的元分析理论视角研究多元领导力[10]等高校对于领导力的分析和理论研究多层次、多角度不断拓展和丰富领导力的理论和实践。

(二)大学生领导力的主体

关于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模式虽然众多,一般较为偏重学生干部的领导力培养。一般来说,大学生社团组织的架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为责任主体开展和落实各类学生活动,依靠各类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与国外的学生事务中心功能基本一致。此外,学生自发组织群体,学生自媒体平台,各类兴趣小组。所以大学生领导力的主体为学生群体,需要指明的是专业教师在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的参与率较低甚至处于边缘地带。

(三)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现状

1.技能型领导力培养

国内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大学领导力依托或长或短的培训,通过学生社团、公益组织等各类平台开展系列活动和集中培训。一方面从施与者方面覆盖面较小,另一方面从受众者即学生群体根据兴趣、意愿来选择活动、选择平台、选择受训技能,业余技能、生活技能等较为普遍和实用。

2.实践型领导力培养

诚然,实践出真知。有些高校将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重心放在实践行动上,激励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公益,走向基层社区、村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服务当地中小学教育的支教活动,定期关爱老人的敬老院公益活动,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乡村改造的社会服务活动活动等等社会实践。这类领导力的培养虽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性、提升对社会的认知和自身的社会性感性认知和理性经验。

3.创新型领导力培养

秉着激发学生创新性的能力,高校设置一些横向和纵向的创新型项目,成员之间共享领导力,利用专业特长、个人特长、校内外社会资源围绕一个共同目标,成员可以是虚拟团队和面对面团队,无论是新技术运用还是沟通的方式较传统的模式都有较大的改变,即从过程到结果的进程中体现创新。

4.领袖型领导力

学生干部多以领袖型领导力的培养方向进行。学生的自我意愿较强,自信心较足、好胜欲望较强等表现张力较强,同时自我管理能力较好,内驱力较足,所以无论专业还是学生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稍加引导,提供平台均能崭露头角。以上多以“领”和“导”而形成的合力,学生自我领导力固然有但不占主体性地位。尤其是领袖型领导力的误区较为普遍,在于学生入校后对于领导力的认知并未有系统的理论培养体系导引,更普遍的原因关于技能、学术能力等方面学生群体及社会群体并不认为他们属于领导力的范畴。

三、大学生领导力缺失的原因

(一)概念意识误区

关于自由主义的认知如同对于领导力的认知一样,一般均从字面上去理解。我们对于自由的认知程度之低等同于领导力的认知程度。领导力培养可塑性较强,它融入人的知识、本性与身心,拥有它则改变人的“内包装”和“外包装”,塑造了人的社会性,犹如万能钥匙总能打开各种各样的“门”。因此,领导力的智慧不等于精湛的学术、技能等专攻的“术业”,领导力是一种融合剂,不仅是自身更是他人或团体的融合剂。

(二)大学生群体偏见

利己主义的倾向较为普遍,比如刚进入大学阶段,大学生群体一个较为明显的表现是积极参加社团、竞选班干部,大二阶段这种积极的心态和行为依然较为明显和突出,这类激情为青年人的特征;大三则进入了分水岭,学生自身前途及生涯发展成为最首要的关注点,将班级事务、社团工作等职责降至次要和非必要地位。活动开展的导向性同步会有变化,但学生参与公共活动,承担公共事务的激情明显下降。

(三)小众意识

卢梭曾区分过“众意”和“公意”,误区在于人多或呼声高的“众意”就是正确的,少数甚至极少的“公意”就是错误的。对于公和私的态度,例如对于远大的理想和近在咫尺的利益,多数人择其后者,对于眼前的利益和不远将来的目标更为用心和在意。凡是基于人类理想事业的长远目标而成就的伟人都载入史册,对比那些只顾及私人利益、小团体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人不在少数,思想意识无法放开、无法突破自我的界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他们是外在的摆设,内心独崇的自我才是至高,这类价值观有较强的感染性和诱惑力,人往往在做抉择的时候受众多外界因素的影响,理性的观念的向心力往往败给离心力的自我意识。

(四)理论课程的普及程度不高,覆盖率较低

高校中学科分类的细致化和学生的专业化等现状,与领导力相关的学科普及程度较低,例如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公共管理、政治哲学等目前尚局限于本专业内学生。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的兴起,大学生对于公选、辅修以及必修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有差别。领导力相关的学科教育尚未获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四、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路径

(一)树立价值观

价值观一般以是否顺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第一要务,这个标准是检验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正确与否的试金石。引导学生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和人生的抉择中始终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校园活动不局限于自身专业,引导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

(二)领导力学科知识系统化

首先,随着互联网兴起,学生的学业依然是以自身专业为主,辅修专业为辅,接收知识更加零碎化、片面化,“浅尝辄止”的阅读模式在互联网的强大漩涡中不起涟漪。第二,网络的海量信息及诱惑性挑战了新时期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挑战了三尺讲台的权威性。学校层面对于领导力知识的系统培养尚未形成门类和考核的标准。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全面掌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学生群体的理解和接收知识的能力较之其他群体有更明显的优势,学生群体一般认为党员有必要有责任深入学习和掌握,非党员的学习意识有待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尚处于建构阶段,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运用和实践处于摸索阶段,迷茫和懵懂,例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解尚停留在字面。理性的观念是在知识的积累中不断坚固和完善的,拥有领导力可以用理性的观念指导实践。因此,应对领导力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化、整体性配置和展开。

(三)拓展领导力的参与者、设计者

教授传递的不仅是专业的科学知识,也有学科与人生的道德规范,严谨的学术氛围无形中塑造学生的学风、班风、校风。领导力能够发力和有力需要全面的视角,全员的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塑造,教师团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受教育的影响因子不仅来自活动,更来自讲台和课堂。所以应当拓展领导力的参与者和设计者,丰富领导力培养的方法。

五、小结

领导力的培养不是为了成就“领袖”而是激发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化成熟、价值观稳定、综合素质强,进而认识世界、服务社会、奉献自己,推动某一领域的学科发展、社会进步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如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大多数人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每个大学生的领导力是参差不齐的。培养领导力不仅需要了解他们的内心境界和个性特征,人类社会的发展积淀下来的智慧和经验如何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中,落实在他们的行动中,在领导力的培养中需要把握二者的关系,同时多变的社会环境、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全球化的发展模式、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的诸多不确定性,这些社会因素是领导力的应对的外部作用。

猜你喜欢

领导力价值观理论
我的价值观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领导力的“蓝海战略”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