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党建平台的创建与创新探索*
2019-01-16杨思迪
杨思迪
(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我国党建工作的开展也已经走向信息化。智慧党建平台的构建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多媒体、物联网等技术利用,及时开展各项党建工作,提高了党建工作质量,促进了我国党建工作的发展。
一、智慧党建平台的主要特征
(一)科学性
智慧党建平台主要是通过对智能软件的利用,从各级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的党建工作流程,从而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例如:“三会一课”工作的开展、民主参与工作等。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平台的利用,及时获取各项工作反馈,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做出调整,提高党建工程质量[1]。
(二)实时化
在社会发展中,智能移动终端已经普及,智慧党建平台可以和每位党员进行连接,保证各项信息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显示出来。例如:党员考核成绩、党员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等各项内容进行实时更新。
(三)信息化
智慧平台本质就是信息技术和党建工作相结合所形成的产物,在党的各项工作开展中,可以及时对各项工作收集利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帮助党员及时掌握各项最新资讯,并且还能及时创新党的服务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党的工作效率[2]。
(四)互动性
智慧党建平台的构建打破了传统党建工作存在的局限,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利用,可以加强党员、基层党员、党支部书记之间的沟通,还可以及时进行多维度互动,为党建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协调党内关系。
二、智慧党建成因和框架
“智慧党建”是以我国传统党建工作为基础,不断演变而来。在传统党建工作中,容易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并且工作方式较为单一。网络技术的出现,人们的各项信息以及交流更加便捷。在党建工作开展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党建工作、党建宣传更加丰富多彩。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决策化、安全化是智慧党建工作的核心框架。主要工作流程为: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信息可以及时通过系统进行检测,然后再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利用对相关信息进行传递,再运用现代互联网络进行传递(互联化),继而通过对智能系统的利用,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运算将相关结果呈现出来。在党组织决策中,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将相关指令传递给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基层党组织或党员接受到相关指令以后,然后在执行,从而促进各项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智慧党建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工作经验
在我国党建工作开展中,智慧党建平台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并且还有一批优秀的党员对党建工作进行指导,但是,由于党员自身工作较为繁重,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智慧党建平台的构建及工作中,不能及时对智慧党建平台构建工作进行指导。另外,优秀党员在工作中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导致一些党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如果聘请党员进行全职指导,甚至会出现找不到、找不准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党建工作的成本。
(二)党建经费匮乏
党领导虽然十分支持智慧党建工作,并且还有专门的费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党员人数较多,分布较为广泛,导致党支部工作的开展的成本较大,专门的补助费用也是杯水车薪,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3]。
四、智慧党建平台构建的应对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智慧党建标准
在党建工作中,党组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统一化的智慧党建标准,并且还要加强宣传,保证各级党委组织都可以明确智慧党建平台的要求,加大投入,为智慧党建工作提供外部支持。
(二)加强党建意识
党领导还要定期对党员进行党建培训,保证党员及时掌握先进的理论以及思想,让党员在思想层面上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保证党员在行动上遵循先进的党建意识,可以有效提高党员在党建中的工作水平,快速积累党建组织的经验,为创建和创新智慧党建奠定基础。
(三)做好党建指导工作
党领导还要依据实际情况聘请一些优秀的党员对党建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并且还要将党建指导工作按区域进行划分,各个区域设立专门的党建指导部门,对智慧党建平台的构建过程进行优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党建工作开展中,信息技术的融入为我国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机遇,智慧党建平台的构建,提高了我国党建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为我国党党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