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区居民大肠癌初步筛查结果分析

2019-01-15张巍劳微微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35期
关键词:大肠癌

张巍 劳微微

【摘要】 目的:對南宁市区居民大肠癌初步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1 000例自愿进行大肠癌初步筛查的南宁市区居民,分别进行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对初筛阳性者以结肠镜检为金标准进行确诊,对三种大肠癌初步筛查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结肠镜检证实,1 000例市区居民中直肠癌44例、结肠癌30例、癌前病变137例(直肠腺瘤74例、腺瘤病和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51例、锯齿状病变12例)。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符合率>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的211例大肠癌及癌前病变人群中,从性别上看,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从年龄上看,≥60岁的检出率高于40~59岁,40~59岁检出率高于<40岁。结论:南宁市区居民大肠癌初步筛查结果以直肠癌常见,且老年、男性更容易发病,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可作为该地区大肠癌的初筛手段,高度疑似病例接受结肠镜检有助于定性诊断,重点关注癌前病变人群有助于遏制大肠癌发病率的增加。

【关键词】 大肠癌 初步筛查 大便隐血试验 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results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residents of Nanning. Method: A total of 1 000 residents of Nanning who were voluntarily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for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rectal mucus T antigen test,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 rectal mucus T antigen test. Colonoscopy was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diagnosis of screening positive pati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ree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s was analyzed. Result: Colonoscopy confirmed that 1 000 urban residents had 44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30 cases of colon cancer, 137 cases of precancerous lesions (74 cases of rectal adenoma, 51 cases of adenomatosi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related dysplasia, and 12 cases of serrated lesion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and rectal mucus T antigen test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and rectal mucus T antigen tes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and rectal mucus T antigen tes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mong the 211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diagnosed, the detection rate of 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women in terms of gender,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men aged ≥6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women aged 40-59,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men aged 40-59 was less than 40 in terms of age. Conclusion: The primary screening results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urban residents of Nanning are common in rectal cancer, and the elderly and males a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the diseasem, the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 rectal mucus T antigen test can be used as a primary screening method for colorectal cancer in this area,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can help qualitative diagnosis, with a focus on precancerous lesions to help curb the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 Preliminary screening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Rectal mucous T antigen test

First-authors address: Ruik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013,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35.018

大肠癌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而位居第三位[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尤其是结肠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最为迅猛[2-3]。然而,尽管大肠癌的危害性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但是该恶性肿瘤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甚至是无不适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当出现典型症状时往往已经进展至中晚期,预后及生存质量均大幅降低,所以如何及早诊断及干预治疗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4]。早期筛查已经成为遏制大肠癌发病率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与肿瘤的三级治疗原则相符合,在市区居民中开展大肠癌筛查成为降低大肠癌发病率、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之所在[5]。故本次研究围绕南宁市区居民大肠癌初步筛查结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1 000例自愿进行大肠癌初步筛查的南宁市区居民,纳入标准:(1)均为南宁市区居民且居住时间≥6个月者;(2)认知功能良好,能够配合此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高度疑似大肠癌或癌前病变,进行确证试验者;(2)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内容者。其中男645例、女355例;年龄28~74岁,平均(48.79±1.41)岁。

1.2 方法 在征得1 000例南宁市区居民同意后对其分别实施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具体如下:(1)大便隐血试验。标本采集之前南宁市区居民均未摄入动物性食物,取5 g左右粪便样本,样本需从粪块中央选取,避免混入肛门或者是直肠流出的血液,将其均匀涂抹于大便隐血试纸上,滴加经过阳性对照试验的3%双氧水,2 min内试纸颜色不变为阴性,30~60 s变为蓝色为(+),立即呈蓝绿色为(++),立即呈深绿色为(+++)[6]。(2)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根据检查所需叮嘱患者取不同体位,包括下肢屈曲侧卧位、仰卧截石位、胸膝位、蹲位等[7]。检查者佩戴直肠指套后缓慢深入直肠,指尖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对肠壁进行仔细触摸并刮取黏液。检查完毕后将直肠指套上的黏液转移至纤维素膜片,在室温条件下自然风干。取江苏菲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半乳糖氧化酶白色冷冻干燥粉末适量,加入0.1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并适度用力振荡,形成50 U/mL的半乳糖氧化酶混合液。向涂抹有直肠黏液的纤维素膜片滴加1滴半乳糖氧化酶混合液,半乳糖氧化酶反应10 min后利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纤维素膜片,随后滴加3~5滴Schiff氏试剂显色1 min,流动清水冲洗1 min后置于37 ℃环境中烘干,取出后肉眼能够观察到不均匀的玫瑰红色斑块提示样本为阳性[8]。(3)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先后进行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顺序不限,综合两种检验结果进行判断。一旦发现大便隐血试验和/或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阳性则将阳性结果代表的含义告知相应的市区居民,督促其前往指定机构进行结肠镜检并将其作为“金”标准,汇总所有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将直肠癌、结肠癌、癌前病变符合率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检出率选为观察指标,其中癌前病变包括直肠腺瘤、腺瘤病和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锯齿状病变[9]。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肠癌及癌前病变三种初筛手段符合率比较 结肠镜检证实,1 000例市区居民中直肠癌

44例、结肠癌30例、癌前病变137例(直肠腺瘤74例、腺瘤病和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51例、锯齿状病变12例),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符合率>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大肠癌及癌前病变不同性别检出率 确诊的211例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直肠癌44例、结肠癌30例、癌前病变137例)中男性大肠癌检出率均高于女性,见表2。

2.3 大肠癌及癌前病变不同年龄段检出率 确诊的211例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直肠癌44例、结肠癌30例、癌前病变137例)中≥60岁人群大肠癌检出率高于40~59岁以及<40岁人群,见表3。

3 讨论

近些年来受不良生活习惯、失衡的饮食结构(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食物摄入)、精神因素、运动量不足等高危因素的影响,使得大肠癌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10]。一般情况下当患者出现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长期腹泻、腹痛或肠梗阻、贫血等症状时往往预示着罹患大肠癌[11]。目前研究指出,约有93%的大肠癌源于癌前病变,包括结直肠腺瘤、腺瘤病和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传统锯齿状腺瘤和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等锯齿状病变等[12]。从癌前病变发展至大肠癌需要5~7年,但大腸癌早期阶段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表现而不容易被发现,当有症状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甚至发生转移或者是合并多种并发症情形,患者生存周期大幅缩短、预后及生存质量急剧下降[13]。

早期筛查以及早发现早期癌和癌前病变,从而接受规范的治疗成为遏制大肠癌发病率过快增长、延长其生存周期、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之所在。目前大肠癌的检查手段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大便隐血试验。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情形,使得肠道黏膜发生糜烂溃疡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故此通过大便潜血试验即可以实现早期筛查出大肠癌的目的。具体原理为机体中血红蛋白包含有丰富的亚铁血红素,在加入具有过氧化物酶作用的显色试剂之后就会发生过氧化物酶反应而发生变色。在最初大便潜血试验以化学呈色为主,使用的试剂以联苯胺(Benzidine)或者是愈创木脂(Guaiac),但其特异性相对较低。随着特异性更强的免疫潜血试剂的出现及应用,在大便潜血试验中已经全面取代前两者。由于该检查手段操作方便且不会给受检者机体带来痛苦,筛查结果准确性相对较高,已经成为国际上一致公认的有助于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及降低由此所致的死亡率的检查手段。然而,大便潜血试验的特异性相对较差,试剂应用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检查前摄入动物食物、服用含亚铁离子的药物、存在牙龈出血而咽下血性唾液等情形时均会导致其检测结果呈阳性。此外,大便潜血试验敏感性亦相对较低,只有当粪便中包含的血液量超过90 μg/mL才会发生变色情形,且难以准确区分出究竟是癌性出血还是非癌性出血。(2)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该检查手段又被称之为半乳糖氧化酶试验(galactose oxidase test,GO-S),是一种围绕大肠癌和癌前病变特异标记物展开检测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进行直肠指检以确定直肠是否存在病理性改变情形,随后取直肠指套上的黏液进行半乳糖氧化酶反应和显色处理后即可以判断肠黏膜是有T抗原表达,若阳性往往预示着病理性改变的发生。此种方法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凸显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受制于食物残渣、细菌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结肠黏液分子表达异常等因素影响,假阳性及假阴性均相对较高。(3)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已经在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丰富诊断经验的医师凭借内镜检查结果即可以判断出有无病变以及病灶所处位置、范围、肿瘤活动度,同时还可以借助内镜完成微小癌灶和息肉的切除工作,可疑病灶定向镜取组织开展活检,是现有技术条件下大肠癌诊断结果最可靠的检测方法。但内镜检查属于侵入式操作,不可避免地会给受检者身心带来一定损害,故此难以在大肠癌早期筛查工作中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得到使用。(4)其他。除了以上3种检查手段外目前围绕大肠癌开展其他检查手段还包括B超、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血管造影、淋巴结99mTc同位素扫描等,但实际应用效果各不相同且受检测费用、仪器设备等影响,尚难以在筛查中广泛使用。

南宁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地处广西中部偏南,是我国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同时该市也是中国结肠癌高发地区之一,尤以市区居民发病率为最高。目前尽管已经围绕不同地区大肠癌筛查工作展开了深入分析,如上海、广州等,但涉及本地区市区居民大肠癌初步筛查结果的研究较少,使得此研究领域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14-15]。特别是由于各个地区大肠癌发病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故积极摸索适合南宁市区居民且具有经济性、高效性、可行性的大肠癌筛查方案、创建南宁大肠癌筛查模式、提高当地居民大肠癌早期发现率及诊治率、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1 000例市区居民在经过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初步筛查后对大便隐血试验和/或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阳性的居民进行结肠镜检复测,检出直肠癌44例、结肠癌30例、癌前病变137例,其中癌前病变包括直肠腺瘤74例、腺瘤病和炎癥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51例、锯齿状病变12例。检测结果比较,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符合率明显高于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结果提示,相较于单纯的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二者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出取长补短的作用,大幅提高初步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对初步筛查结果展开进一步研究发现确诊的211例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男性大肠癌检出率高于女性;60岁以上人群大肠癌检出率高于40~59岁以及<40岁人群。而在癌前病变检出率比较中无论是性别还是年龄均无明显影响。由此可知,相较于青壮年,老年人群大肠癌检出率明显更高,表明年龄为大肠癌发病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男性之所以大肠癌检出率高于女性,本次研究推测原因可能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男性普遍承担着养家的重任,而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提高,男性承担的身心压力普遍高于女性。其次,相较于女性,男性饮食结构更差,日常摄入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食物量高,使得罹患大肠癌的风险进一步提高。第三,男性普遍缺乏运动。每日忙于工作中的男性市民缺乏足够的运动时间,甚者从未开展运动,使其容易出现肥胖情形,而腹型肥胖更是大肠癌高发的高危因素之一[16]。

在初步筛查方案上,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是我国多个地区常用的检查手段,由于无需使用特殊的医疗器械,使得整个检测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大便隐血试验约为12元,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约为100元,联合检测后做结肠镜检做定性诊断的费用约为300元,合计1次仅为420元左右,对于南宁市区居民而言可以承担[17-18]。而大肠癌综合治疗(手术+放化疗)则需要6万元左右,从卫生经济学视角出发,进行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的大规模初步筛查、结合结肠镜检复测的伺机性序贯筛查方案能够充分发挥出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在长远上有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及由此所致的死亡率,实现大肠癌的三级预防目标[19]。因此,本研究建议45岁以上、具有肠癌家族史、长期饮食习惯不良、具有消化道报警症状(腹胀、腹痛、腹泻、便血、便秘、消瘦等)等情形的南宁市区居民应定期开展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大便隐血试验每年建议开展3~4次,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每年1~2次[20]。对初步筛查结果均呈阳性的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无疑是最佳的初步筛查方案[21]。

综上所述,南宁市区居民大肠癌初步筛查结果以直肠癌常见,且老年、男性更容易发病,大便隐血试验+直肠黏液T抗原试验可作为该地区大肠癌的初筛手段,高度疑似病例接受结肠镜检有助于定性诊断,重点关注癌前病变人群有助于遏制大肠癌发病率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彭鹏,龚杨明,鲍萍萍,等.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便隐血检测效果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8,28(6):401-406.

[2]宋汉祥.腹腔镜手术与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对大肠癌的治疗价值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6):33-35.

[3]李静,庄丽燕,黄铖,等.2015-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大肠癌筛查情况和肠镜检查顺应性及其异常病变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4):2904-2909.

[4]吴亚南,梁颖茹,冯志强,等.广州市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肠镜顺应性及影响因素的随访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40(2):257-263.

[5]郁雨婷,赵根明,郁建国,等.上海市松江区结直肠癌发病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0):3709-3713.

[6]陈磊,朱晓云,吕家爱,等.2014-2015年上海金山区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2):132-135,145.

[7]彭晨,蒋小华,姜景蔚,等.多靶点粪便基因检测在社区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5):3132-3135.

[8]李小强,王莹莹,陶沙,等.上海浦东新区大肠癌不同初筛模式肠镜检查顺应性[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2):75-81.

[9]周琴,李燕,刘华章,等.广州市50~74岁居民肠镜检查接受度和参与度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1):1-5.

[10]高淑娜,陈铭灵,李为翊,等.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7,34(9):797-800.

[11]丁燕,冯俊,姚俊,等.浙江省温岭市2011~2016年大肠癌早诊早治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2018,27(9):652-655.

[12]蔡成喜,赵生虎.青海省西宁市居民2009-2014年大肠癌发病率及其趋势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7,44(1):57-60.

[13]齐瑞华,汪春良,王晓,等.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J].江苏医药,2018,44(6):692-694.

[14]李小攀,陈亦晨,郝莉鹏,等.2013-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大肠癌筛查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23):1615-1618.

[15]李燕,刘华章,梁颖茹,等.广州市2015-2016年50~74岁社区人群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1):81-85.

[16]沈红,邓申伟.上海市甘泉社区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8,30(7):588-590.

[17]王巧燕,彭慧,黃芳,等.危险度评估问卷联合粪便隐血试验为方法的大肠癌筛查与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关联[J].中国肿瘤,2019,28(4):252-256.

[18]卞翠翠,丁金环,宋春宵.长春市无症状体检人群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分析[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9,13(1):59-63.

[19]王振军,付李缘.大肠癌筛查共识与争议[J].临床外科杂志,2018,26(10):721-723.

[20]周婧,吴慧超,李志勇,等.上海市某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的优化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4):300-302.

[21]周琴,梁颖茹,李燕,等.广州市人群2015~2017年大肠癌筛查成本分析[J].中国肿瘤,2019,28(4):257-263.

(收稿日期:2019-05-20) (本文编辑:周亚杰)

猜你喜欢

大肠癌
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模式与效果分析
大肠癌的预防与治疗
大肠癌:发病率持续增长的“生活方式病”
警惕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大肠癌患者七成有吃隔夜菜的习惯
Colorectal cancer大肠癌
大肠癌的治疗和预防
大肠癌 早期诊断很重要
青年患大肠癌近80%曾被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