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企业档案宏观管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方向
2019-01-15张强
张强
摘 要: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分为两种: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管理体制。宏观管理体制确立工作的管理职能、组织原则、运行机制,需要从国家、地区、专业系统等多方面加以参考,并对其进行统筹、协调、规划、组织、监督等工作指导。本文着重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宏观管理体制的演变和发展方向,主要围绕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发展方向三方面展开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宏观管理 演变 发展方向
在《国营企业档案管理暂时规定》中,首次提到了企业档案的概念,自此,企业档案与科技档案得到了显著区分。根据我国档案分级管理原则,二元管理体制得到了重新实施。[1]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下,企业档案宏观管理体制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即各个机关设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统一领导直属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之前地方的直接管理转变为上级领导宏观调控。
1.企业宏观管理体制发展历程
1949年到1965年为企业宏观管理体制的创建期。《国营企业档案管理暂时规定》中指出,企业档案的主体为科技档案,是企业活动的总和,这是科技档案管理体制的形成过程[2]。
1992到2002年为企业宏观管理体制的发展期。这一阶段企业宏观管理体制发展呈现出了“条块结合”管理模式的特点,即行政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会参与到企业档案管理中来,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企业保留一定的管理权。但这一阶段国家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外商投资企业和一些新型企业上,发展呈现出的差别十分明显。
2002年至今,为企业宏观管理体制的转型期。新时期的到来也促进了政府的职能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工作内容成为组织中小型企业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互相配合。并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以多种渠道促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影响企业宏观管理体制转变的因素
企业宏观管理体制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在改革,在此过程中,改革遇到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影响体制转变的的因素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2.1影响企业宏观管理体制转变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除企业自身之外的客观影响因素,以下是从国家经济体制、政府职能、相关法律法规、市场大环境这四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国家经济体制上来说,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这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国家政策的改革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点,这也间接对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提出要求。由于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做好企业宏观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企业宏观管理体制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领导下对于企业主管部门、行政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更加明确,对于优化企业管理体制来说起促进作用,提高企业办事效率。
再次,行业法规的实施对于解决企业的权责纠纷、界限模糊等问题来说是有力保障,且相关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涉及的方面更加细化、全面,范围更加广。行业法规的实施能够推动企业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
最后,市场环境是提高企业宏观管理体制灵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主导时,无论是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外资企业都意识到了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从大方向上看,企业宏观管理体制与市场环境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支撑其发展的框架,企业档案宏观管理体制发展过程结合市场环境进行改革才能立足长远。
2.2影响企业宏观管理体制转变的内部因素
第一,企业产权归属问题。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产权的归属逐渐走向多元化。当企业产权发生变动时,有破产、出售、租赁等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调整。至于中央企业的档案工作,会由国家档案行政部门直接管理;而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主选择。由此可见,产权的归属决定了档案管理的体制。
第二,主营业务行业特点。企业宏观管理体制的特色在于其发展的“二元性”,以金融企业为例,行业特点造就了主营业务的特殊性,对于档案管理方面必须高度重视,《金融企业业务档案管理规定》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于金融业务的监管机构。由此可见,金融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档案工作管理权限更直接、更重要。[3]
第三,组织架构。新型企业关系的出现形成了新的企业组织架构,由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呈现出来。全球经济化、区域化的发展带动了国内外新型企业井喷式现象出现,各类型企业的内部组织架构相对复杂,因此档案管理机制工作也因此呈多元化发展。
3.新时期企业档案宏观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20世纪九十年代末,新公共管理理论从国外引入,主张运用市场调节手段和企业管理思想来重新定位我国政府管理的角色。要求政府部门弱化干预程度,简政放权,突出体现服务职能。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要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优化企业档案宏观管理体制,这是企业档案科学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是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2016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未来5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档案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因此,企业档案管理法治化也是发展方向之一。[4]
企业主体的多元化造就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多变性,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出发,企业承担着保护档案管理信息的隐私的责任。企业主体的多元化也在影响着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企业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同时档案专业协会、高校、企业行业协会、企业股东及社会公众同样对业务进行辅助监督指导,形成新型企业档案宏观管理体制。[5]
结语:
企业宏观档案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内部运行、统筹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私营与外商资本的不断涌现更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掌握其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并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规律完善企业自身管理体制,才能在当今的时代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张斌.“统与分”:对企业档案微观管理体制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4(3):9-11.
[2] 马素萍.企业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研究[J].北京档案,2015(5):13-16.
[3] 黄世喆.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研究[J].檔案学通讯,2016(3):46-49.[4]宗培岭.论建立二元企业档案工作管理体制[J].山西档案,2015(3):16-20.[5]陈惠,吴珊珊.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之探讨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0(2S):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