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2019-01-15赵雪莲郭文娟郑铎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老年医学科干诊病房辽宁抚顺113008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白昼平均值显著性

赵雪莲 郭文娟 郑铎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老年医学科(干诊病房) (辽宁 抚顺 113008)

内容提要: 目的: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探讨相关数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7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夜间舒张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小时和白昼舒张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24h和白昼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夜间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效果较好,临床价值高,可以准确测量出老年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为临床医师拟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常见疾病。其患病率和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高血压对靶器官如心脑、肾的损害愈来愈引起重视。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全面地反映真实状态下的血压,预测靶器官损害,评价药物治疗效果[1]。本文对7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70例同期住院的单纯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比较,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男40例,女36例,年龄60~82岁,平均(71.6±3.4)岁,病程4~17年。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高血压患者70例为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60~83岁,平均(72.2±3.0)岁,病程5~1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2]。入选患者均在监测动态血压前2周内未服任何降压药物,并排除继发高血压、肝肾功能障碍、脑卒中和糖尿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SunTech Oscar2型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将60cm×13cm袖带固定于患者的左上臂自动充气测量,动态血压昼间6:00~23:00,每30min测量一次。夜间23:00~6:00,每1h测量一次,监测当天患者活动除剧烈运动外不受限制,监测有效以有效监测次数>80%为准[3]。观察比较两组血压平均值。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4hSBP平均值为(142.3±9.2)mmHg,对照组为(144.1±9.8)mmHg,观察组白昼SBP平均值为(144.3±11.0)mmHg,对照组为(145.1±10.2)mmHg,观察组夜间SBP平均值为(143.7±12.1)mmHg,对照组为(137.4±12.9)mmHg,观察组24hDBP平均值为(77.5±10.1)mmHg,对照组为(84.2±9.1)mmHg,观察组白昼DBP平均值为(78.3±11.1)mmHg,对照组为(85.1±10.0)mmHg,观察组夜间DBP平均值为(75.2±10.3)mmHg,对照组为(79.4±8.2)mmHg,观察组24h MAP平均值为(99.7±8.3)mmHg,对照组为(103.4±8.1)mmHg,观察组白昼MAP平均值为(100.1±9.3)mmHg,对照组为(103.4±9.3)mmHg,观察组夜间MAP平均值为(98.5±9.1)mmHg,对照组为(99.4±8.5)mmHg,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夜间舒张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4h和白昼舒张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24h和白昼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夜间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和动脉粥样硬化病程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监测血压的变化[4]。动态血压监测已经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对临床制定合理降压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血压的昼夜节律,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心血管活动与靶器官的生理活动相适应的调节性活动,当这种神经体液调控机制紊乱时,外周血管发生改变,导致血压昼夜节律消失[5]。血压的昼夜节律异常时的引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而对于靶器官损害和高血压程度可由夜间血压下降率来评估[6,7]。本文中选择7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70例同期住院的单纯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夜间舒张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24h和白昼舒张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和白昼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高血压病情状况与血压负荷、24h动态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化情况等都密切相关。动态血压监测可显示24h内降压疗效,并能发现潜在的过度降压,从而指导临床医师更全面地掌握病情,进行合理的降压治疗,掌握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化特点,使血压变异程度减少,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猜你喜欢

白昼平均值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白昼之黑
白昼之月
白昼正在消隐
死去的脸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