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安全规范教育研究
2019-01-15胡宇霞
胡宇霞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安全教育指为了预防在学习、生活或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而将安全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育和安全检查活动,针对职业院校某一专业开展的安全教育称为职业安全教育。”由于职业院校教师安全教育为安全规范教育,因此,将实训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称为安全规范教育。
一、安全规范教育的内容
安全规范教育在此是相对狭义的安全教育,指职业院校在开展安全规范教育的过程中真实呈现出来的做法、经验,具体包括:设置课程、文化场域、规范操作和统一工装四方面内容。
1.设置安全教育课程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安全规范教育课程指以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为目标,针对安全隐患和学生情况所制定的安全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方式和课程评价的总和。职业院校在开展实训教学前首先要实施安全规范教育课程,传授实训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知识,分配专门的时间和教室来让学生学习,课程设置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依据国家和学校的安全教育要求,确定课程目标;二是根据教育目标和专业要求确定安全规范教育内容;三是根据学校和学生情况,设置课时安排教师开展教学;四是进行课程评价,考核学生学习情况。
2.构建隐性安全文化场域
教室的物理空间布置是学校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实训教室安全文化场职布置有诸多独特之处如:实训车间悬挂着红色的安全警示横幅、墙壁张贴不同型号车床的规范操作说明,在安全守则里明确规定学生的行为衣着规范,张贴安全提示语。通过这些横幅、海报、KT 版共同构建实训车间重视安全和规范的文化场域,形成安全教育的物质性隐性课程,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安全教育课程,并以直观、缄默的安全教育物质载体传递安全教育和规范操作的信息。这样的空间设置一方面作为外界刺激促使学生产生实训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形成安全教育的隐性文化和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表现,影响其安全规范操作习惯的形成。
3.规范教学设备的操作
实训课堂兼具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双重功能,实训教学依赖专业教学设备,学生对技术技能的学习离不开反复的练习,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从失败的教训中总结经验,准确地说,学生有关技能操作的直接经验和个人知识是从实际操作中学来的,操作不当会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因此,对接受实训教学的学生进行教学设备规范操作的说明是首要任务。学生必须要掌握教学设备的规范操作,牢记设备的型号、功能、运转速度、切割角度、施力方向、标准手法等。安全规范教育中安全和规范是相辅相成的,实训车间的大型机械设备对学生人身安全具有潜在的威胁性,学生的规范操作是安全规范教育的首要目标,因此教学设备的规范操作是安全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
4.配置标准统一的工装
在职业院校,参与实训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必须穿着工服,佩戴工帽(女性必须束发),具体要求根据专业差异有所变化。统一着装是在师生人身和机械设备之间建立起一道隐形的保护屏障。在实训教学中,一身工装凝聚了三层用意:一是保障人身安全,锋利的刀刃、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存在潜在危险,工装有效隔离了机械与人身直接接触,减少安全隐患;二是增强安全意识,“在社会信仰体系中,仪式能够创建个体信仰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内在的组织性、方向性和持续性,影响着人的认知、信念和选择,对个体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结构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形塑作用。”实训车间是微缩的社会场域,统一着装是安全教育的日常仪式,师生在穿戴工服的同时会接受工服背后蕴涵的安全思想,形成穿戴工服是实施安全教育的坚定信念,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的习惯;三是体现行业规范,实训教学是通过对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设置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从事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都穿着专门的工作服,学生穿戴工服能进行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的传授,正是实训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的鲜明体现。
5.实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实训教师是职业院校专门进行技术技能传授的教师,包括专门的实训讲师和“双师型”教师,他们是开展安全规范教育的主导者,负责将学校规定的、企业中存在的安全规范融入日常教学,在理论讲授、示范操作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内容。“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后形成的,并通过自己的行动(enacted)做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实训教师有关安全规范教育的实践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教师面临真实问题情境时的必备技能。
实训教师大多拥有车间工作的丰富经验,教师有关安全规范教育的认识会体现在其教学实践中。实训教师普遍安全责任意识强烈,在处理学生安全隐患时采取的方法恰当。经验丰富的教师拥有诸多教学机智,他们从教育、生产经验中反思、提炼出有关安全规范教育的实践性知识,形成个性化的教育信念和职业道德,表现为教育风格和教学策略等。
二、安全规范教育的特征
实训教学的组织依托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流程,因此,安全规范教育要面向生产实践和职业规范,表现出规范性、专业性、强制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1.实践操作的规范性
“规范指在某一范畴内以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形式规定的规则、标准、方式,如技术规范、语言规范、道德规范等,”实训教师在指导实践操作中必须进行安全规范教育。机械设备的规范操作离不开正确的操作程序、学生的规范着装和对技术误差的精确掌握,在实践训练中操作失误的后果非常严重。安全在规范中的作用具有从属性与派生性,因此,在安全规范教育中,规范辅助了安全的实现。
2.不同专业的差异性
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因此职业院校中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实训教学设计也不相同,相应地安全规范教育也要依据专业需要开展。不同专业的教学设备、操作规范、学生着装等都有所不同。例如:机械专业学生要防范电、刀刃、金属碎屑带来的危险;而烹调专业的学生则对火、电、厨具的使用尤为谨慎。因此实训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的内容绝对不能千篇一律。机械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长期接触机床,进行实践操作,他们练习最多的就是利用各种机床对金属原料进行加工,其工艺包括车床切削、砂轮打磨、粗加工、细加工等,在操作砂轮机的时候要求学生佩戴面罩,防止高速旋转的砂轮机弹出的金属碎屑带来人身伤害。不同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各具特色,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专业性特点在安全教育环节的体现。
3.实施过程的强制性
在职业院校,开展实训教学之前必须要进行安全规范教育。强制性是实训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又一重要特征,职业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学生在校求学,学校首先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实训教学中的潜在危险和学生的安全规范意识薄弱会导致学生在实训教学中处于劣势,学校必须对安全规范教育强制要求、严格执行。学校对安全规范教育的强制执行可增强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有效规避潜在风险,保障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
4.教育内容的职业性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实训教学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实训车间的结构设置主要参考生产车间的空间布局、实际工作环境和情景,安全注意事项是开展安全规范教育的基础,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事例和明确的安全规定为实施安全教育教学提供生动、鲜活的说教案例。在教学中,教师会频繁提到“企业”“生产车间”等字眼,他们以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安全内容为载体向学生传递实训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知识。例如:某高职院校车工安全文明生产的总则直接引用了企业的“三个不伤害原则”,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这是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在安全教育中的体现。
三、实训教学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教育法律体系不健全
当前职业院校开展的安全规范教育是比较零散、个人性的经验,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和行业标准规范,而不同地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职业安全教育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安全生产法》针对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职业安全教育各个环节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作了明文规定;《劳动法》规定了企事业用人单位须对劳动者承担劳动安全和职业教育的义务;《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要求企事业单位必须开展岗位安全教育工作,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建立和健全安全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公安部和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分别出台了寒暑假前开展安全知识课程和必修《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规定。这些是有关企业、中小学和高校的安全教育法规,但国家和地方政府均未针对职业教育中的安全教育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导致职业安全教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不足,实训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实施没有强有力的科学、法律支撑。
2.安全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
当前职业院校设置的安全规范教育课程多与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没有独立设置的安全规范课程。现行的职业安全课程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设置离不开对国家课程的参考,但职业教育领域内安全教育课程标准的缺失使职业院校的职业安全教育起步艰难;二是教材的编制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部分院校用几张纸充当安全教育教材,有的院校甚至完全采取口头讲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安全教育的间接经验时缺乏直观的物质载体,学习效果不佳,遗忘率较大;三是安全教育课程的课时太少。职业院校的安全教育课时通常内含于实训教学的课时中,无法保证足够的课时,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四是学生考核评价的方式缺乏信效度。学生考核和课程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但不能随意化,然而实际的安全教育考核方式是单一书面考核、默写等,无法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安全教育实践性知识流失严重
实训教师在安全规范教育中真正使用的是其有关安全规范教育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个人性、反思性、生成性的特点,教师有关安全教育的知识是丰富且有效的。然而职业院校的实训课教师缺乏教育学理论和教育研究的知识,教学和竞赛任务繁重,缺乏自主反思时间,同时课程制管理体制导致部分实训教师失语,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职业院校领导教师上下级和教师群体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生态圈,有关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知识不交流、不沟通,逐渐被湮没。
4.安全教育经费无法保障
实训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实施依赖一定的经费保证,学生衣着规范中的工服、工帽、工鞋都需要经费投入,安全规范教育没有独立的财政支持,职业院校在财政分配中常常忽视安全规范教育中的经费需要,导致学生没有应季的工装、服装的质量达不到安全标准、工装设备数量和学生数量不对等,这种现象违背了安全教育的初衷,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在实训教学中埋下了事故隐患。
四、安全规范教育对策
1.完善安全规范教育立法
政府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强制实施安全规范教育,增强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法治观念。“美国1965年颁布的《克莱瑞法案》和日本1958年制订的《学校保健安全法》都针对学校安全教育制定了详细的条例,从安全教育课时、教育经费投入、校园安全政策、惩罚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得益于强大的法治精神,美国和日本的校园安全教育卓有成效。
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安全教育法规应对职业安全教育体系、职业安全教育监管机构、职业安全教育财政和职业安全事故追责进行具体规定,让实训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有法可依。
2.独立设置安全规范教育课程
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不同的工种都设有健康和安全课程,德国的职业技术学校非常重视安全教育,他们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统一设置安全规范教育课程势在必行,职业院校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规范教育,设置有效的课程,明确课程目标,规范教学,保证课时,科学评价学生学习,保证安全规范教育的有效开展。
3.完善职业院校安全教育政策
职业院校是职业规范教育的直接管理和实施者,学校要根据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制定全面、具体的安全教育政策。首先,建立学校职业规范安全的教育体系,明确管理者、安全教育教师职责,贯彻落实安全教育政策。其次,在政策指导下灵活开展安全规范教育,保证师资。再次,设立专门的安全规范教育财政,专款专用,保证安全教育中足够的经费投入。最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教学,除传统的口头讲授、示范操作和模拟演练之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制作各专业实训教学安全规范视频、编订符合时代和现实需求的安全规范教育手册,通过网络媒介实现安全规范教育成果的交流和共享。
4.保留安全规范教育的实践性知识
鼓励校内富有经验、善于反思的实训课教师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总结,扩充师资队伍,减轻实训教师教学、竞赛任务,针对实训教师开展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的培训,提高实训教师科研能力,赋予实训教师更多话语权。校外引进高校研究人员,与职业院校管理者、教师合作编制安全教育的实践性知识,为完善安全规范教育提供参考。发挥校内外教学科研资源合力,促进校内教师群体合作交流,加强校内外研究、教学人员的互助互学,构建校内外良性互动机制,形成教师动态成长的生态环境。
安全教育是实训教学的起点,也是实训教学的归宿,渗透在教学全过程,政府、行业和学校要发挥三方合力,共同构建良性的安全规范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