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课堂之精彩 扬生活之风帆
2019-01-14张凤艳
张凤艳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可见,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掌握的关键能力。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多以文本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准则,忽视学生个性化阅读思维以及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挖掘和培养。所以,教师应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突破教学难点,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瓶颈,让学生创造性、自主性地阅读。本文以《井底之蛙》课堂教学片断为例,探究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并优化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素养;《坐井观天》
一 案例背景
素质教育背景下挖掘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潜能已成为教学的核心目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成为深化课改理念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生活,让学习氛围活跃起来,更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入解读文本,提升其阅读素养,最终让课堂因生活而精彩,让阅读因思维而高效。但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多以文本教材为载体,忽视阅读资源的拓展,忽略学生自主阅读中的感悟。所以,本文就以《坐井观天》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让阅读教学更贴近生活,从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更丰富思维品质。
二 案例主题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第三册的一篇寓言故事。文章以抽象的文字讲述了深刻的哲理。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而像小鸟这样站得高看得远,能够客观评价事物才是正确的。这篇课文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能够起到德育的作用。二年级小学生认知思维比较片面,在他们学习和生活中也常常会犯像青蛙这样的错误,得到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学了一点学问就认为自己学得非常多,等到真正用知识时才明白自己学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那么,如何通过本课的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认知思维呢?
三 实施策略
(一)巧妙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认知思维是直观性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尝试创设生动有趣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
师:你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生:《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两只狮子》……
师: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那么有谁来讲一讲,自己阅读的寓言故事都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你最喜欢哪则寓言故事?
生:我最喜欢《狼和小羊》,读了这则寓言故事,我懂得了坏人永远不会和你讲道理,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学生们踊跃发言,课堂氛围一下子热闹起来。)
师:寓言故事蕴含的哲理是非常深刻的,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一个有关青蛙和小鸟的故事,大家有没有兴趣呢?
生:有。(期待的眼神……)
通过生动的导入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同时也借机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首先,初读课文。本课的导入是借助学生的旧知入手,既拉进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也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积极性。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将不认识的字标出来,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最后同桌之间结合自主阅读的感受进行交流,共同讨论生字词的意思。
然后,再读课文。
师:再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哪位同学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复述一下?
生:青蛙坐在井底,小鸟落在了井沿上……
师:那通过两遍阅读,同学们有哪些不懂的問题吗?
生:“井沿”和“无边无际”不懂什么意思?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非常好,我们首先在字典中查“沿”字,看关于沿字的词语都有哪些。
生:帽沿、桌沿、杯沿等
师:那哪位同学可以根据这些词汇的字面来解释一下“井沿”的意思?
生:(用自己的话阐述关于井沿的理解。)
师:“无边无际”是不是形容非常广阔呢?这一课中运用到这个词的句子是哪一句,哪位同学说一下?
生: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大”,而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
学生陷入了沉思,随后自主讨论起来。可见,通过反复阅读,学生能够大致明白课文大意,但还不能很快理解中心思想和主题句的意义。
(三)动手实践,培养观察思维
为了让学生理解“井口大”和“无边无际大”的区别,更深入理解青蛙和小鸟所认识的天为什么不同。教师设计了动手实践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创造思维。同时,借助实践体验丰富阅读理解。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自选材料表达“井口大”和“无边无际大”的反差。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最终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最后,小组展示实践过程,小组长发表实践总结。
喜羊羊队:我们用纸张卷成筒状,两个同学并排站着,一个同学拿着纸筒看黑板上的字,只能看到纸筒大小的一部分,而旁边的同学则能够看到黑板和教室的全部。这就是“井口大”和“无边无际大”的差别。
懒羊羊队:我们用一张稍大的纸挖出一个窟窿,两名同学一人拿住纸张的两个角,使其保持水平悬空状态,一个同学充当青蛙角色蹲在纸张下面,眼睛从小洞往上看,只能看到天花板的一小部分。 而拿着纸张的两位同学则像小鸟一样能够看到教室和天花板的全部。所以蹲着的同学看到的是青蛙的天“井口大”,而站着的同学看到的小鸟的天“无边无际”。
可见,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课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更加深刻具体。通过实践动手的学习体验,也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培养其观察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全面理解文本大意。
(四)联系插画,深化文本解读
师: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生:因为小鸟站得高看得远。
师: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联系课文理解这句话。
生:因为小鸟能飞到很多地方,所以,见识广。青蛙只能在井底活动,接触到的也只有井底和井口那么大的天。青蛙见识短。
可见,通过插图与文本的结合,既能够激发阅读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化阅读理解,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五)以说促思,拓展想象思维
師:课文中的青蛙非常自信地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说自己不会弄错。那么,同学们说,它错了吗?错在哪儿?
生:错了。因为它始终没有出过井口,所以,它始终认为天就是井口那么大。
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犯过与青蛙一样的错误呢?怎么样才能够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生:有一次,妈妈带我去买菜,我以为自己的数学知识能够算出价格,但是最后计算出的是错误的。所以,学习一点知识并不够,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
生:我们可以请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东瞧瞧,西望望。
同学们自主讨论,各抒己见。通过说一说的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和领悟,更借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良好语感。
(六)扮演角色,培养语文素养
为了借助文本,充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设计了“演一演”的角色扮演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结合对文本的全面理解,重新设计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重点对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情境进行设计和表演。学生借助角色扮演入情入境,真正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到文字的双向思维训练。
四 反思与收获
本文教学中,教师通过以旧引新的生动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通过反复阅读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建构阅读思维。接下来,通过做、看、说、演等新形式,培养了学生文本解读能力,更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创新思维和想象思维,最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语用能力。
但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延伸不足,可以借助续写和扩写的方式让寓言故事更加生动,同时借机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