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的共变原理*
2019-01-14马清华
马清华 杨 飞
(1 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 210023; 2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提 要 本文正面给出并分析了语言共变机制的实质内涵,通过对一些共变现象的深度剖析,从理论上揭示了语言共变的本质、运作规律及基本原理,如共变的类型、层次性、序列化、规则化、耗散性、共变特征间的因果联系及缠绕渗透关系等,深化了对语言复杂系统的认识。
共变(covariation)是语言的系统运作机制之一,其本质是两个或多个看似无直接联系的变量都与某个共同的现象有关,同时发生同向或者反向变化。共变典型表现为语言体在系统某一个界面的特征变化,往往伴随着其他界面上特征的联动变化。
共变在心理学中作为一种寻求因果联系的归因方法,在逻辑学中作为一种因果论证方法,在数学中作为观察不同变量间共同变动因素的一种计量模式。语言学界虽有对共变术语的沿用,却基本未将它跟共时平面上一般的二元互动关系区分开来(社会语言学对它的处理即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际仍未深度触碰到语言共变机制的系统性本质,更不用说将它有意识地惠及到方法论层次,因而限制了对语言中众多微妙而广布的系统关联特征的挖掘。以本文详加分析的指称化现象为例,学界对它的观察仅停留于功能类属区分(朱德熙1983;陆俭明2003)、中心语能否省略(朱德熙1983)、移位限制(贾光茂2015)及空位(寇鑫、袁毓林2017),对其众多特征归向衰减的共变都视而未察。本文拟通过深入的实例分析,尝试揭示语言共变现象的本质、运作规律及基本原理。
一、 共 变 类 型
共变的多界面变化共起,虽看似不直接相关,却并非无内在的因果关系,相反,正因有这样那样的理据关系(如目的、条件、方式、结果等),共变才具有必然性。严格地说,共变都是某个界面的特征变化触发了其他界面特征及本界面内部的连锁变化,是语言各界面产生联动效应的一种系统组织模式,它体现了语言的协同整合和自适应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因果联系和连锁反应是共时意义上的,而非历时意义上的。共变的起因即触发因素,至少有功能转型、方式转型、语域转型三种。
1.1 功能转型
功能转型有成分的和结构的两种类型,其功能广义地涵盖了语用功能、句法功能和语义。
1.1.1 成分的功能转型
成分由语用功能转型引起的共变,如叹词和拟声词在感性直白还是理性描述上的语用差异,决定了它们各自采用何种理据方式(生理的还是物理的),也由此决定了其语义上是否传递知识并建立在联想关系上,句法上可否进入组合关系,语音上能否形成连续的语流因而是否受音系约束(见图1)。从叹词到拟声词是语言化的过程,即第一符号系统向第二符号系统或类语言向真正语言的初级环节的过渡(拟声词肇始于拟声叹词)(参马清华2011、2013)。
图1 叹词—拟声词的特征共变图
又如,语用礼貌原则的委婉动机推动了“有V”型双音节动词(“有伤|有失|有请|有劳|有赖”等)这种构词方式的形成,前提条件是其意义上既有表贬义或非礼貌行为(说话人获益而听话人受损的行为)的语素V,又有该语素对客体论元的必有需要。构词和意义特征导致“有V”型动词不像一般动宾型动词跟带宾语相冲突,反而呈粘宾特征,有跨层递归能力,并带书面色彩。共变还跟言外社会因素联动,年轻一代对等级观念相对淡薄,所以该年龄层作家的作品很少甚至不用这类动词,老一辈作家作品里使用相对多些(统计见伍文英2002)。
成分由句法功能转型引起的共变,如实词标记化活动常表现出各界面的弱化:句法上定位粘着、语用上表次要信息、语义上虚化、语音上弱化或轻化等。以动词“了(liǎo)/着(zhuó)/过(guò)”的语法化为例,它们首先是句法上定位于主要动词之后(即次要位置固化),失去了部分的句法自由性,语用上相应传递次要信息,致使原语义弱化,直至虚化,转表主要动词的情态意义,语音上发生轻化。
成分意义转型引起的共变,如频度副词中,描写性频率副词(“一再|再三|频频|屡屡”等)的主观性高于判断性频率副词(“经常|时常|常常|往往|通常”等),因此语法形式上,前者能加“地”,后者能加“是”;在语体分布上,前者与后者的频率比在文艺语体约为1∶2,科技语体约为1∶44(统计见邹海清2006)。由于功能冲突,描写性频率副词在科技语体中分布极少。
1.1.2 结构的功能转型
结构由功能转型引起的共变,如陈述结构向指称结构的转化。发生学上先有陈述结构,后才衍生出表指称的定中结构(马清华2014)。指称化出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动因:A.信息结构调整。其信息权重降低,前景退为背景,主要信息降为次要信息。B.句子复杂化的深层次需要(马清华2014)。两个因素看似无直接相关,但协同作用,触发了语义、语法、语音各界面的适应性衰减:1)语义上由表完整事件转表事件参与者之一,由整体的叙事转表局部的述物,由命题表达转为复杂概念。2)句法上动用结构的多样化处理手段,由句单位降级为语单位,由交际层降为备用层。因此指称化也意味着“关系化(relativization)”。3)语音上句末停顿删除,尾调消失。虽然两种动因都推动了指称化的形成,但唯有信息结构调整,跟所触发的共变都指向衰减这同一种结果,因而是诱发共变的主因。
又如,人称代词引导的同位结构(“我孔捷|咱当兵的|你这么个人”)在意义上有冗余性,其第一人称的使用最频,该特征更突出了冗余性,显然是基于补偿原理来表达强烈情感(马清华2008)。语用上,其信息分布呈强烈的话题倾向,分布于口语体,在言外,绝大多数见于说听双方的平等地位关系(统计见韩蕾2009;张旺熹2010)。
1.2 方式转型
方式转型广义地涵盖了表达方式、语法形式或语音形式的转型。
1.2.1 表达方式的转型
表达方式转型引起的共变,如语言可在不改变功能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处理策略,实现对陈述结构的指示(deixis)。可以采用彻底的删略方式,也可采用称代方式,均构成指称化的适应性衰减。删略在处理前后,形成实与空的变化,称代在处理前后,形成本与代的变化(比较例(1)a和例(1)b。本体方式与称代方式之间,或与删略方式之间,均各处于纵横相交的两个不同维度,其各界面都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异。
(1) 你知道那支笔好用吗→a.你知道ø吗; b.这你知道吗
1.2.2 语法形式的转型
语法形式转型引起的共变,如动宾型动词(如“签名”)自身的构词特征使得其语义上蕴含了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意义相对自足,句法上跟汉语SVO型语序在结合能力方面形成同性抑制,很少能带宾语,光它就占了不及物动词的近八成,它带宾语的能力随语用上频率降低而变得更弱(统计见吴锡根 1991;郭锐2001)。其语音上的双音节特征为动宾型构造的存在提供了条件,但并非直接触发共变活动的因素。
1.2.3 语音形式的转型
语音形式转型引起的共变,如动词音节数(长度)跟它作句法成分的能力、语义上的动作性和自主性、语用上的语体分布,都有某种程度的联动关系(一般不易觉察)。语法上,能以光杆形式作谓语的单音节动词是双音节动词的近一倍(王健2001)。单音节动词带宾语的能力远高于双音节动词,前者与后者在无宾语动词中的比为1∶7.55(汪洪澜1996);单音节动词内部可直接作状语的占比,明显高于双音节动词内部的相应占比(朴正实2003);单音节动词作定语的能力远低于双音节动词,直接带名词定语的能力也远低于后者,几乎呈不能与能的对立(郭锐2001)。具体地说,前者99.70%以上不能以光杆形式进入“NP+的+VP”格式,后者则多数可以(詹卫东1998)。语义上,单音节动词在自主动词中的比例远大于双音节(林华勇2005),且多为动作动词(李晓琪、章欣2006)。语用上,单音节动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多用于口语,双音节动词多用于书面。在该共变的导因中,动词长度可能是跟功能互为因果的条件因素。
1.3 语域转型
语域转型除一般的语域转型外,还广义地涵盖了语体转型。
语域转型引起的共变,如言语三个基本区间(常规、超常、过常)的切换,导致其相应的语言表达式在语法、语义、语用等界面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常规区间呈语法的常规性、语义的现实性、语用的广域性(如叙实的常规句法通见于各语体)。超常区间呈语法的变则性、特异性,语义的非现实性和主观性,语用的异常性(如诗歌语体中违实的变则语法)。过常区间呈语法的压缩性、变形性、熟语化,语义的经济性,语用的局域性(如菜名中的凝缩句法)。
又如,动宾型动词本来很少能带宾语(统计参1.2.2),但它在新闻报道的标题中,句法上转而可带宾语(如“亮相上海|落户台州|现身音乐节|有缘奥斯卡”),并占据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6成以上(统计见匡腊英 2004),所带宾语在语义上为非客体论元,其宾语也不能是单音节的。它首先在书面里形成突破,跟新生语法现象通常首先形成于口语的情况不同,显然是受了该语域条件下的结构复杂化需要的影响,即由语域转型和方式转型协同作用所致。
二、 共 变 层 次 性
2.1 共变类型间的层次性
同一共变类型的不同共变次类间存在层次性。有的共变涉及所有界面,有的可能只涉及部分界面。在系统内具有重要、深刻意义的分界和鸿沟处,共变往往涉及所有界面(语言化处于最深的鸿沟)。而共变界面少的往往发生于较低的常规层级。如陈述式被指称式所嵌套(深度嵌套)和陈述式被另一陈述式所嵌套(浅度嵌套)(马清华2017b),都是交际单位降级为备用单位,但前者是指称化活动,共变的界面周延,变化也深刻得多。
2.2 复杂共变活动的内部分层
结构由成分和关系构成,因此结构功能转型和成分功能转型相比,前者引起的共变要复杂得多。对蕴有重要系统意义的结构特征变化来说,更是如此。在同一复杂共变活动的内部,可出现逐层跟进的分层共变。指称化过程中的形义衰减,是复杂共变的典型。1.1.2所分析的共变式衰减处于较显著、易体察的高层。在显著程度降低的中层和不易觉察的低层,指称化还引发了结构系统各界面形义特征更丰富的适应性共变。
2.2.1 指称化过程中语用衰减的深入
指称化后的语用意义呈有定化倾向,该倾向反映指称范围的缩小,从而表现为语用衰减的深化。已知是说者认定说听双方共知的信息,背景则相对于前景而言,因此背景未必已知,前景未必未知(比较下例)。虽然如此,背景仍是传递已知信息的优势方式。信息背景化和已知化的结果便是有定化。
那只大船(已知背景)|一本好书(未知背景)|喜鹊在叫(未知前景)|你也知道前面有路(已知前景)
信息流中新信息不断转换成旧信息,旧信息虽非注意焦点,但置于下一句前部作主语(或其一部分),可唤起记忆,成为新信息推进的基础或起点,比较例(2)。
(2) 我昨天买了一些书a,那些书/书/它们/øb=我昨天买的那些书都很重。
统计163.66万字的语料(法律24万字、科技36.33万字、政论14万字、新闻26.67万字、文艺48.33万字、口语14.33万字)发现:主语和宾语位置指称式都是有定者居多,前者的有定占比确均高于后者,但不如想象的悬殊,而后者的例数却远高于前者(多者4倍,少者1.5倍);后者的长度及定语层级数也都大于或多于前者。表明宾语凸显度高于主语。由此推定,指称式的语用衰减多见于主语位置而非宾语位置。统计还表明,指称式在每种语体里同等重要,各语体平均每万字的例数相等。但复杂程度不同,语体的指称式平均长度(以平均字数计)及在主语位置上①定语层级数,从大/多到小/少呈“书面语体>混合语体>口语体”序列。
语体主语位置宾语位置有定ABC合计例次占比%无定D总例次有定ABC合计例次占比%无定D总例次总例次语料(万字)平均例数平均长度定语层数主语宾语主语宾语书面法律190019100.0001952005298.111537224312.9513.662.893.3科技9331568.1872248065462.07338710936.33311.2211.462.522.72政论130417100.0001717011872.007254214310.6111.852.442.5新闻14021684.2131936134065.5721618026.67310.8411.492.532.85混合-文艺29253692.3133962287267.923410614548.3338.389.452.13.08口语10101191.6711221212477.427314314.3335.759.061.332.55
(注:A.[陈述类定语](“醉人的绿”);B.[陈述类定语+有定指示定语](“那醉人的绿”);[陈述类定语+有定指示定语+数量定语](“那一队运物的骆驼”);D.[陈述类定语+数量定语](“一队运物的骆驼”)
表1 语体与指称式句法位置衰减情况表
2.2.2 指称化过程中语义衰减的深化
语义衰减主要表现为主观性程度降低。指称化时须滤除反映说话人情感类主观内容(A-G)或认知类主观内容(H-I)的句层面交际信息,导致后者的主观性程度降低。滤除方式有9种:A.标记删略。语气/口气标记删略(参2.2.3.1.1)。B.标记替换。含语气或口气义的融合标记(参马清华、方光柱、韩笑、朱虹2017:8)“真感叹-程度|往往估测-频度”须替换成剥除了语气/口气义、仅有客观义的同义标记(如组1)。C.词义变化。指称化时,结构丧失了传递疑问信息的条件,疑问代词若要继续留存,只能依托其无定指特征和代词意义含混、弹性大的特征之便,转表虚指(另参李宇明1997:97)(如组2)。D.概念变化。疑问代词不大带述谓性定语,须改成它的上位词,结构才能实现指称化(如组3)。E.迂回表达的直白化。追求情感效果的迂回表达,往往须还原为直白表达(如组4)。F.结构语法意义的退化。靠结构表达疑问语气的是否问句、选择问句,能以转指方式指称化,转表周延两面的与/或。但不以自指方式指称化,因其退化意义分布的偏离程度加大(如组5)。G.冗余度降低。人称代词接同位成分构成的复指短语是表强烈情感的冗余组合。指称化时,原同位结构须解除,或局部删略,或将陈述项嵌于指代词和中心语间,降低冗余度(如组6)。H.非现实性意味消除。句子交际层面的非现实性意味若不滤除,往往难以指称化。只要将表虚拟假设标记替换为表超然(马清华2012)的条件标记,从而由非现实性意味转为现实性意味,便可实现指称化(比较组7)。I.凸显意味消除。旨在引起对认知类内容注意的凸显手段若无法消除或消淡,有时便不能指称化(如组8)。同理,转折关系的单标“但”可内嵌于定语,但凸显的偶标“虽然……但是”却很难嵌入②。指称化按中心语提取方式分客体(受事或成果等)中心式(例a)、主体(施事或当事等)中心式(例b)、附加体(处所或工具等)中心式(例c)、谓词提取式中心式(例d)。
组1:老人往往缺的钙→a.老人常缺的钙(*老人往往缺的钙)|感情真深→b.很深的感情(*真深的感情)。组2:下属花了多少疑问钱→b.下属花的多少虚指钱~他都记录下来,清清楚楚。组3:谁把碗打破了→b.打破碗的人(*打破碗的谁)│身上哪里起泡→c.身上起泡的地方(*身上起泡的哪里)。组4:人家年轻女性撒娇指自己都急死了→a.急死了的我(*急死了的人家)。组5:老师去(还是)不去?→d.老师的去(还是)不去~都与你无关[*去(还是)不去的老师了]。组6:你这个人虚荣心强→a.虚荣心强的你/你这个虚荣心强的人(?虚荣心强的你这个人)。组7:大爷如果买东西就去市场→a.(只有)买东西才去市场的大爷(*如果买东西就去市场的大爷);c.大爷(只有)买东西才去的市场(*大爷如果买东西就去的市场)。组8:西瓜如果不甜,就不要钱/西瓜不甜不要钱→a.*不甜不要钱的西瓜
2.2.3 指称化过程中语法衰减的深化
语法衰减包括句法层的衰减和逻辑层的衰减。
2.2.3.1 句法层的衰减
句法层的衰减见于意义和形式两方面。句法意义的衰减表现为它的含混化,包括句法范畴的含混化和句法成分意义的含混化。前者如认知类情态的标记删略,导致无法从形式上区别体、时、态等范畴的次类型;后者如中心语删略形成“的”字短语,导致中心语意义含混,轻动词删略(参2.2.3.1.2)造成潜在谓词意义的含混。句法形式的衰减表现如下。
2.2.3.1.1 标记删略
标记分情态标记、指量标记、结构标记和话语标记(马清华2017a);或分交际层标记、备用层标记和跨层标记;或分语法性标记(虚词)和词汇性标记(如副词、助动词等实词)。标记删留方式有:1)组联删略,即强制删略,不删就不成话。2)任选删略,删是为经济性,留是为凸显,基本意义不变。3)辨义保留,删与留表达的基本意义不同。4)组联保留,即强制保留,删略就不成话。正好构成标记衰减度从大到小的序列。下文分析时分别用“X、(X)、X”中的划线表强制删略、任选删略、(强制或辨义)保留。
指称化时,交际层标记(含话语标记、话题标记属语用结构标记、语气/口气标记属情态标记)须强制删略(如组9)。因它专属句子层面,降级为备用单位后,不再需要专职标记明示交际信息。其词汇性标记有少数(如表强势口气的语气副词“并|的确”)能嵌入指称结构(统计见杨德峰2005),但绝大多数仍须强制删略。跨层标记(含估测/时标记属情态标记、逻辑结构标记)中,语法性标记强制删略,词汇性标记辨义保留(如组10)。
组9:他据说工作了五年→他据说工作了五年→他工作的五年|质量很高啊→质量很高啊→很高的质量|领导竟然没到会→领导竟然没到会→没到会的领导。组10:他会来吧→他会来吧→他会来的原因|司机刚喝酒来着→司机刚喝酒来着→司机刚喝的酒/刚喝酒的司机
备用层标记(含多数情态标记判断(比况/否定)/能愿/范围/程度/频度/情貌/体/志、指量标记、句法结构标记结构助词、语义结构标记介词、逻辑结构标记连词)常删留互见,并因中心语提取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删留策略。备用层的情态范畴中,有标记删略倾向的是体、态范畴③:
常见的体范畴有进行、持续、已然等。取旧版HSK词汇大纲的甲级动词(必要时从更高级中增补),考察纯净动词所带后置体标记在指称化中的删留情形。通过广泛例证,归纳发现,体标记在客体及附加体中心式中的删略规则相似。其中,进行体标记的衰减度最大。在客体中心式(a)或附加体中心式(c)里,进行体标记强制删略(见组11)、已然体标记强制删略(如组12)、持续体标记任选删略(如组13)。在主体中心式(b)里,进行体标记任选删略(见组11),但已然体、持续体标记删留的规则性减弱(参3.3)。
组11:学生在教室里看着书→a.学生在教室里看的书/b.在教室里看(着)书的学生/c.学生看书的教室|懒汉做着事→a.懒汉做的事/b.做(着)事的懒汉/c.懒汉做事的方式。组12:孩子在食堂吃了饭→a.孩子在食堂吃的饭/c.孩子吃饭的食堂|秘书写了文章→a.秘书写的文章/c.秘书写的时候。组13:手里握着剑→a.手里握(着)的剑|墙上贴着画儿→c.贴(着)画儿的墙
被动态标记有专职的(前附助词)和兼职的(介词),在客体或附加体中心式里,均任选删略(组14)。主动态标记均以论元标记(介词)兼职,在附加体或主体中心式里,均可任选删略(组15)(主体和客体均为指人名词时除外)。
组14:肉被酱腌过→(被)酱腌过的肉|利润被乡镇拿走了→(被)乡镇拿走的利润|木箱被厂方描了字→(被)厂方描了字的木箱|酒被刺客下了毒→(被)刺客下了毒的酒。组15:贸易场所把中国与世界连接起来→(把)中国与世界连接起来的贸易场所|燕子把窝筑在河堤上的→(把)窝筑在河堤上的燕子
备用层的非情态标记在指称化时同样表现出系统性衰减。主体或客体中心式里的介词只要前面没有论元干涉,便任选删略(除有歧义之虞外)(组16)。作为状中标记的结构助词“地”在客体或主体中心式里,有定中标记“的”近距离同音干扰时,强制删略,干扰力度可因中心语地位降级(附加体中心式)或距离增大而降低,改呈任选删略,但更倾向于删略(比较组17)。指称化时,原本强制出现的定指标记,转为任选删略(组18)④。
组16:工厂从东北迁来→(从)东北迁来的工厂|小伙在牛街工作→(在)牛街工作的小伙。组17:警察仔细盘查行人→警察仔细盘查的行人/仔细盘查行人的警察/警察仔细(地)盘查行人的时候|司机反复地试了五遍→反复(地)试了五遍的司机/司机反复(地)试了五遍的原因。组18:那个人偷了钱包→偷了钱包的(那个)人
2.2.3.1.2 成分删略
成分删略含中心语删略和类标记删略。“的”字短语是指称化以后中心语删略的结果。把意义虚灵、高频易删、表语法性关系的类标记动词叫轻动词⑤。它按在指称化时的必要性等级,从低到高分4级:1级(“是”),在客体或主体中心式里强制删除,或藉等同关系形成同位结构,或由前者的复杂式形成定中结构(组19)。跟典型陈述结构指称化比较可知,它们经过了指称化这个虚拟的中间环节。2级(“在|属于|如同”),在主体中心式里任选删略,客体无法作中心语(组20)。3级(“有”),在客体中心式里强制删除,主体中心式里强制保留(组21)。4级(领有掌控类(如“拥有|具有|率领”)、代表演出类(如“代表|饰演”)、制作产出类(如“制作|提出”)等半动词),在客体中心式里任选删略,主体中心式里强制保留(组22)。
组19:导游是小偷→导游是的小偷/是小偷的导游|学生看书是事→学生看书是的事(比较:学生看书→学生看的书/看书的学生)。组20:钱在银行→(在)银行的钱(*钱在的银行)。组21:男人有钱→男人有的钱/有钱的男人。组22:他率领五个军团→他(率领)的五个军团/率领五个军团的他|景德镇制作了瓷器→景德镇(制作)的瓷器/制作瓷器的景德镇
语用意义的有定化可导致指称化以后形式的连环衰减:陈述类定语经称代,沦为有定的指示定语;经定语省略,中心语沦为光杆名词;光杆名词再经称代,沦为代词形式;代词再经省略,最终沦为零形式。
2.2.3.1.3 句法分布能力下降
句法分布能力下降主要见于转指类指称式。后者的中心语是述谓性的,但结构的整体功能是名词性的,只能作主语、宾语、介词宾语,不能作谓语或动语,表现出述谓性功能的衰减。
2.2.3.1.4 语序常规化和单一化
陈述式比指称式更接近或直接分布于句子层面即交际层面,主观化程度高于指称式,相应拥有更多的变序表达。指称化后,伴随着主观化水平降低和客观化水平提升,语序还原成唯一的常规语序形式,以降低信息敏度(如组23)。
组23:这本书很好/这本书好得很→这本很好的书|销售员去了一趟山东/销售员去了山东一趟→去了(一)趟山东的销售员|匪徒偷走了金佛/匪徒把金佛偷走了→偷走金佛的匪徒
2.2.3.2 逻辑层的衰减
逻辑层的衰减表现为:A. 逻辑标记删略。逻辑标记一般在句层面连接分句,但由于表认知内容,可在指称化时随结构降级而转入备用层,由于信息权重降低,多可任选删略,有时甚至须强制删略(如组24的因果标记)。B. 逻辑意义的退化。指称化时逻辑标记删略导致的凸显意味消除,可由此带动逻辑意义退化或逻辑关系的典型化,非典型联合复句转成纯粹的并列关系(如组24、组5),偏正复句转成连谓关系(如组25)。]
组24:女人既年轻又漂亮递进→年轻漂亮并列的女人|人生中的日子有时孤独有时困惑交替→人生中孤独困惑并列的日子|女友结了婚,又有了孩子递进→结了婚有了孩子承接/并列的女友。组25:某人因为受过刑,所以残废了→(因为)受刑(而)残废的人|战士因为经过训练,所以能完成任务→战士经过训练(所以)能完成的任务/经过训练(所以)能完成任务的战士
C. 逻辑关系的句法化及其成分多样性的减少。复句指称化后的中心语一般只能是前分句的主语或后分句的宾语。有时,也可以是后分句小主语中心式(如组26)。当复句两分句的主语及宾语均迥异时,须先改为主语或宾语相同(如组27)。若前分句的宾语和后分句的主语相同,指称化时归并为中心语(如组28)。也可将分句论元化(如组29)。逻辑关系句法化是结构紧密化的表现,该环节中成分多样性的减少,是形式衰减的表现。
组26:她穿着军装,英姿勃勃→她穿着军装的勃勃英姿|她带着身孕,脸色异常苍白→她带着身孕的脸色异常苍白。组27:因为工人没修机器,所以工厂发生了事故→工厂因为工人没修机器而发生了事故→工厂因为工人没修机器而发生的事故/因为工人没修机器而发生事故的工厂(因为工人没修机器,所以工厂发生的事故/*因为没修机器,所以工厂发生事故的工人)。组28:他一叫那人,那人就来→他一叫就来的人。组29:厂长一到工厂,人们就举起了标语→人们在厂长到工厂后举起的标语
2.2.4 指称化过程中语音衰减的深化
语音衰减深化到本领域更深的层次,并波及语汇界面,表现为句中停顿取消和结构紧缩(语汇成分删略、音节缩减等)。它合并同言成分,删除修饰或补充成分,将两个分句压缩重组到同一定中结构中(如组30)。以转指方式指称化时,原谓语成分压缩在中心语的狭小空间,更须紧缩处理。处理后,句缩为短语,短语缩为词,短语由长变短等(如组31)。
组30:母亲生下了我,养活了我→生我养我的母亲|隧道是砖砌的,隧道覆满了青苔→砖砌的覆满青苔的隧道|乘客在公交车上,公交车在运行着→运行着的公交车上的乘客。组31:蒋介石反对共产党,反对人民,反对革命→蒋介石的反共反人民反革命|李健塑造了多种角色,很成功→李健多种角色的塑造成功|他帮助我们解了围→他的帮助解围|特大自然灾害突然袭来→特大自然灾害的突袭
三、 复杂共变的序列化、规则化和耗散性
复杂共变的序列化、规则化现象往往发生在中层。耗散性是一种反共变势力,它与序列化、规则化对立共存,便更多见于低层。
3.1 序列化
该环节出现了多项序列。仍以指称化时的情态标记删略为例。
序列1:指称化时,强制删略的作用面由大到小呈“交际层标记>跨层标记>备用层标记”序列,显然是执行了与语法降级活动相应的标记退出机制。
序列2:备用层情态标记可按删略强制性和无删略情形,归纳出两条动态衰减序列:
i. 体(有强制删略)>态(有任选删略)>判断比况/判断否定/能愿(无删略)
ii. 范围(有强制删略)>频度/程度(无删略)
范围标记“只”指后,在客体中心式(a)里强制删略,在主体中心式(b)里辨义保留。“都”指前,在客体中心式(a)里任选删略;在主体中心式(b)里,它原先若指向主体,则强制删略,若指向主体以外的成分,则辨义保留(比较组32)。
组32:人们只讲关系→a.人们只讲的关系/b.只讲关系的人们|和尚都吃豆腐→a.和尚(都)吃的豆腐/b.都吃豆腐的和尚|同学们行李都准备好了→b.行李都准备好了的同学
指称化时,能愿、否定、比况、频度、程度标记均辨义保留(比况除以同位方式命名外,如“李逵黑旋风似的→黑旋风(似的)李逵”;频度除与口气融合的标记“往往”外;程度除最高频标记“很”作纯粹完句成分外,如“水平很高→(很)高的水平/水平(很)高的原因”)。
把交际层情态和跨层情态考虑进来,并从强制删略的影响面来观察,情态标记的衰减序列ⅰ可改写成“语气/口气>估测/时>体>态>判断比况/判断否定/能愿”(参2.2.3.1.1)。这与ⅱ构成两条动态衰减序列。它们跟一级情态的静态统辖序列“语气>口气>时>体>判断>能愿>态”和情态量的二级情态的静态统辖序列“范围>频度>程度”⑥大致吻合。
序列3:体标记的衰减序列“进行>已然>持续>曾然>未然/变化”(参2.2.3.1.1;3.3)大致呈由近至远、由动至静、由典型到非典型的复合像似模式。曾然体标记一般辨义保留,只是在遭受、经历义动词的客体中心式(组33a)或出现义动词的主体中心式(组33b)里任选删略,在中心语为抽象论元的附加体中心式(组33c)里强制删略。
组33:挨过饿→a.挨(过)的饿|经历过……事情→a.经历(过)的事情|城市出现过酸雨→b.出现(过)酸雨的城市|工人在……时候学过技术→c.工人学技术的时候|懒汉用…方式做过事→懒汉做过事的方式
未然体、变化体标记辨义保留。惯常体本为零标记,无所谓衰减。始现体涉及复杂纠缠的“了1/了2”,暂不论。序列3跟体的二级情态的静态统辖序列“曾然>已然>进行>未然>变化>持续”相差很大,后者采用如同旁观者的过程像似模式(马清华2017a)。
3.2 规则化
一些规则也在该环节应运而生。仍以指称化的衰减为例,后置的体标记在客体或附加体中心式里整齐删略,表现出较强的规则性(参2.2.3.1.1之A)。
3.3 耗散性
深层次动态关系中的影响变量增多,可加大规律的不确定性,导致规则性减弱,越到低层,无序化的表现也越多,尽管它们的存在仍都是有据的。另一方面,相关性、典型性及突出程度越小的变量,共变参与度也越低,甚至不参与共变(见3.1每条共变序列的最右端)。这些都是共变关系的耗散性表现。耗散性划定了共变活动的区间。若不是循着共变的线索去观察,很难注意到系统末梢上的这些动态特征。
以指称化的情态标记删略为例,已然体、持续体标记在主体中心式里的删略,规则性减弱,内部差异较大,常因动词及物性、后接论元类型、动词意义类别、中心语句法来源而异。已然体有3种处理方式,适用情形不同:1)强制删略(不及物动词的主体来自宾语,如组34);2)任选删略(不及物动词的主体来自主语且谓项双音节或谓项跨层,如组35);3)保留(动词及物;或不及物动词的主体来自主语且谓项单音节。如组36)。
组34:宾馆里住了游客→宾馆里住了的游客|车间来了领导→车间来了的领导。组35:狗瘫痪了→瘫痪(了)的狗|他工作了五年→工作(了)五年的他|队伍停在了山沟里→停在(了)山沟里的队伍。组36:同学看了书→看了书的同学|年轻人会了手艺→会了手艺的年轻人|球滚了十分钟→滚了十分钟的球
持续体有2种处理方式,适用情形不同:1)任选删略(不及物动词的主体来自宾语,或动作动词及物,如组37;2)保留(不及物动词主体来自主语,或状态动词及物,如组38)。
组37:房子里住着人→房子里住(着)的人|心中悬着石头→心中悬(着)的石头|男孩穿着T恤衫→穿(着)T恤衫的男孩。组38:宝宝睡着→睡着的宝宝|姑娘爱着个呆子→爱着呆子的姑娘
以下因素都可在复杂语义关系中影响指称化时情态标记的删留:A.非毗邻成分。如从“市民们吃掉的大米”到“吃掉(了)的大米”,已然体标记由强制删略变任选删略,从“男孩穿(着)的T恤衫”到“穿着的T恤衫”,持续体标记由任选删略变强制保留。B.韵律音素。如被动兼职标记“被介词”在客体中心式里一般任选删略(参2.2.3.1.1之B),但在“白薯被人瞧不起→被人瞧不起的白薯(*人瞧不起的白薯)”中因韵律需要而强制保留。C.结构变换的切口。指称化时,标记在结构变换切口处的稳定性最差。客体中心式里,谓词紧邻定中结构切分处,所以其进行体或已然体后置标记的稳定性低于主体中心式(后者因有宾语相隔),须强制删略(见2.2.3.1.1之A),前者若用补语隔离,同样能支撑体标记的稳定性,得以强制保留,如“会计买了三次本子→会计买了三次的本子|乞丐踢了一下烟盒→乞丐踢了一下的烟盒”。D.交际层意义的遗存。语气/口气范畴的语法类标记(语气词)一律删除,词汇类标记(语气副词)虽绝大多数删除(参2.2.3.1.1),但有些仍可在“准指称化”结构中得以保留,如组39的指称结构只能单独作感叹句或作判断句宾语,但不作主语或介词宾语。准指称化结构仍可适度传递原交际层某种残存的意义。
组39:孩子好乖!→好乖的孩子/他是个好乖的孩子/*那个好乖的孩子来了/*把好乖的孩子教会了
四、 共变特征间因果联系的渗透与缠绕
复杂共变活动不仅存在内部分层,而且其特征间的因果联系存在渗透与缠绕关系。不同共变层级的特征之间,不是各孤立界面内部的直接派生关系,而是在同层或异层间,以及同界面或不同界面间缠绕交错,因此下一层共变特征无法简单地从上一层共变特征中推导出来。分层共变中出现的很多复杂情形和适应性运作,从深层次上反映出共变向系统末梢的渗透,以及系统内部牙磕牙般高度复杂的协同关系。
图2 指称化特征共变的分层缠绕图
比如,指称化在特征共变时,以不同程度和方式,在高中低不同层级及系统不同界面上,发生了联动式形义衰减。其特征的分层渗透序列和缠绕关系如图2所示:高层诸元的共变关系(a、b、c)(参1.1.2)。句层面降级为语层面(即交际单位降级为备用单位),导致:1)协助述谓性表达的各种语法意义弱化或含混化(参2.2.3.1)以及主观性程度降低(参2.2.2)、逻辑意义退化(牵连高低两层的d)(参2.2.3.2);2)逻辑关系句法化 (e)(参2.2.3.2);3)意义虚灵、表抽象语法关系、具有类标记性质的轻动词删略(e*f)(参2.2.3.1.2)。信息已知,导致语用意义有定化(g)(参2.2.1)。语法意义的弱化/含混化需要,或语用信息后景化,导致标记删略(参2.2.3.1.1)、语序常规化和单一化(参2.2.3.1.4)等(f)。顺应信息结构调整后的省力需要,导致结构紧缩(h),而结构紧缩的需要,导致内部语音停顿的取消(i)(参2.2.4)。
五、 结 论
本文给出并分析了语言共变机制的实质内涵,认为它是两个或多个看似无直接联系的变量都与某个共同的现象有关,同时发生同向或者反向变化。言内共变也可导因于或影响到言外因素,导致共变规模扩大。典型表现为语言体在系统一个界面的特征变化,往往伴随着其他界面上特征的联动变化。通过对指称化过程中形义衰减等共变现象的深入剖析,从理论上揭示了语言共变的本质、运作规律及基本原理,如共变的类型、层次性、序列化、规则化、耗散性、共变特征间的因果联系及缠绕渗透关系等,深化了对语言复杂系统问题的认识。
注释
① 指称式长度在宾语位置上呈复杂波动。
② 当然,消除只是倾向,并非绝对,有时也可在变则语法中有条件地保留,如“*抄书抄了两遍的学生”可依托跟“都”的语义共振(马清华2008)重新被接受,可以说“抄书都抄了两遍的学生”。
③ 仅观察自指类指称式中的单用标记。叠加标记复杂性大增,暂不论。转指类指称式中,除否定、程度和被动态(如“小贩的不明智|他的过分谦虚|小贩的被罚”)外,备用层的其他情态标记一律删略。
④ 定中标记“的”是指称化的条件,指称化并不直接造成对它的删略。
⑤ 形式语法将介词视为轻动词,模糊了谓词与论元标记的界限,徒增无必要的纷扰。
⑥ 范围、频度、程度三者在统辖结构中的位序稳定性差,按其分布区间的起点排可得此序列(马清华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