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士懋教授治疗不寐经验*

2019-01-14张明泉张洁晗刘文康王四平

天津中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李教授细数方药

刘 洋,张明泉,张洁晗,刘 宇,刘文康,王四平

(1.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 050200;2.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 050017)

不寐是一种现在广泛存在而又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李士懋教授临床治疗不寐疗效显著,笔者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熟谙经典、谨守病机

不寐属于神志方面的病变,心藏血,主神志,病位在心。《内经》中阐述不寐的病机在于卫气,生理情况下“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故正常人体“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阴阳相通,守约平衡,人体可以昼寤夜寐。反此者,则昼不精夜不瞑。或者“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伤寒杂病论》详尽的描述了各种不寐的具体情况:热扰胸膈的栀子豉汤证,阴虚火旺的黄连阿胶汤证、百合地黄汤证,昼日烦躁不得眠的干姜附子汤证,虚劳虚烦不得眠的酸枣仁汤证,肺痈喘不得卧的葶苈大枣泻肺汤证,痰痹胸阳的瓜蒌薤白半夏汤证,气血瘀滞不得卧的枳实芍药散证等。李教授深入领悟经典,为其治病指导方向,治疗不寐擅用经方,以脉为辨证论治的核心,谨守病机,临证发挥。提出首分虚实,虚者包括气血阴阳之虚,实者涵盖血瘀、火郁、气滞、痰浊、湿热等,诸多邪气或因心经自病或由他脏牵及心经致使心不养神,出现不寐及其他病理表现。

2 以脉为辨证论治的核心

实证见实象,虚证见虚象。临床分清虚实,实属不易。遵守以脉为辨证的核心,不论证如何变化,据脉论治。1)以脉分虚实[1]:以脉为辨证的重点,脉沉而有力为实,沉而无力为虚,患者不寐或兼身冷或兼体热,不能贸然断定其是实寒或是虚热。或知阳虚可使寒,邪气阻滞,也可使正气不达外而表现为虚象,此时应以脉沉取有力无力断虚实。或是其脉洪大,而舌反淡白,依脉应是实热,依舌应是虚象,李教授认为此时是热耗血不荣,故舌淡,虽舌淡,仍按实热治疗,即是舍舌从脉。2)以脉定证型:脉弦兼缓滑从肝胆痰热论治,以黄连温胆汤、龙胆泻肝汤祛除湿热;兼细数属肝郁化火伤阴,以一贯煎养肝柔肝;脉弦按之减属胸阳不振者,以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温阳益气;脉弦劲如刃属肝风鸱张者,以三甲复脉汤平肝息风;脉沉滑数、尺涩无力属心火旺,命门衰者,以交泰丸交通心肾;脉沉数、寸旺、尺涩、属湿遏热伏,熏蒸于上,血瘀于下以升降散加茵陈蒿、蒲黄等散瘀活血利湿;脉沉弦数属气滞热郁,以枳实栀子豉汤透达郁热,此方虽是张仲景用于大病差后劳复者,但李教授解其方药为治疗气滞热伏位于上焦的郁热证,故可用治。李教授提示此外还有两种脉象极易混淆[1],一是脉沉迟涩小,似阴非阴,乃实邪太甚。一是脉弦大搏指,诊是实脉,但其实大过之,反是正虚外泄之脉,临床须把握全局,辨证施治。

3 验案举隅

3.1 验案1 患者男性,18岁。初诊:寐少,难入睡,每晚大约睡5 h,睡中易醒,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严重,压力较大,已半年余。曾服安眠药,白天困,全身无力,头脑昏沉。诊脉沉弦滑数,舌略红苔薄白。

证属:气滞,痰热内扰。治法:疏肝理气,清热涤痰。方药:四逆散合升降散佐以涤痰。半夏15 g,瓜蒌18 g,白僵蚕12 g,黄连10 g,柴胡7 g,枳实9 g,栀子10 g,白芍10 g,天竺黄12 g,竹茹8 g,姜黄10 g,蝉蜕5 g,炙甘草6 g,琥珀粉2 g(分冲)。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2诊:睡眠安好,时醒,注意力尚不能集中。诊脉寸旺尺弱,舌嫩暗少苔。证属:水亏火旺,心肾不交。治法:交通心肾。方药:黄连阿胶汤。黄连12 g,阿胶15 g,干地黄12 g,生龙齿12 g,生白芍10 g,黄芩9 g,鸡子黄1枚(冲入)。21剂,水煎服,每日1剂。

3诊:睡眠已可,注意力集中,脉缓滑,嘱服天王补心丹1月,巩固疗效。

按:初诊患者烦躁,乏力,寐差,《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治》中“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而脉沉弦,滑伯仁曰:弦为血气收敛,为阴中伏阳,或经络间为寒所入。数为阴衰水弱,火旺炎逆之象。(《四诊抉微》)。酸枣仁汤主治虚证失眠,本案例之脉解为实证。以四逆散调畅气机,通达郁阳,疏散其热,烦躁之症得解。且李廷利[2]以动物为模型,运用现代药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证明四逆散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升降散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气机通和,阴阳相贯。滑数脉为内有痰热,佐以涤痰之药,助其气机条达。2诊注意力尚不能集中,脉阳旺阴弱。阳旺乃火发于上,阴弱是水亏于下。盖心者,君主之官,主血脉,藏神明,寤则栖心,寐时归肾。故不寐,心虚不入肾舍,或肾虚不纳心神。《伤寒明理论》云:“热气浮于上,烦扰阳气,故不得眠。亦有心火不降而不眠者,此既阳不交于阴耳。”以黄连阿胶汤交通阴阳,寐可安,神可聚。

3.2 验案2 患者女性,36岁。初诊:寐少,每晚睡3~4 h,已3 a,现头晕、心烦易怒,咳嗽,生气后左胁部疼,月经先期,便干。每日服用艾司唑仑助眠。诊脉沉弦细数,舌红少苔。

证属:肝郁化火伤阴。治法:养阴柔肝、舒肝。方药:一贯煎。生地30 g,炒酸枣仁30 g,沙参15 g,麦门冬15 g,白芍15 g,牡丹皮12 g,炙枇杷叶10 g,川楝子9 g,郁金9 g,桑叶9 g。21剂,水煎服,每日1剂。

2诊:头晕、胁痛、咳嗽已除,寐尚差,安眠药已停用。诊脉弦细数,舌嫩绛少苔。予前方加生龙骨、生牡蛎、龟板、鳖甲各18 g,去炙枇杷叶。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3诊:上述症状皆除,每晚可睡8 h左右,脉弦缓,舌可。

按:“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灵枢·经脉》)。肝经所病之处,不寐,头晕,心烦,左胁痛;肝藏血,主疏泄,与女子月经有关。肝者,东方木也,木曰敷和,“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内经·五常政大论》)。结合脉象来看,弦为肝脉,细数为肝阴亏虚,用养肝柔肝之法调其虚火,以一贯煎养阴柔肝,加炙枇杷叶,桑叶润肺止咳。因血虚不著故原方去当归、枸杞。2诊脉弦细数,舌嫩绛少苔,症虽已轻,但肝阴尚未复,故寐仍差,病机不变,原方加生龙骨、生牡蛎、龟板、鳖甲重镇滋阴之剂。

猜你喜欢

李教授细数方药
春天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细数读书人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育槐
基于智能算法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数据挖掘
厨子救人
GB1589-2016正式发布实施,细数其中新变化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别人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