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语境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与践行
2019-01-14刘银景
刘银景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昆山 215300;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蓬勃发展,人类以昂扬的姿态叩开了“工业4.0”之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适应时代需要,开启了中国智能制造的新时代,以“生产手段智能化、生产方式绿色化、生产组织扁平化、资源配置全球化和发展格局全球化”为主要特征,颠覆了传统制造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改变了职业结构,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挑战。
新职业主义(New Vocationalism)认为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给职业世界带来了深刻变化,以培养工人从事单一的、刚性的和细琐任务为特点的泰勒主义(Taylorism) 和福特主义(Fordism)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职教体系。
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制造业的主力军,其职业素养水平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是我国未来技术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因此提升广大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
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遵循产教融合要求,实现需求侧(行业、企业)与供给侧(学校)要素的全方位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因此,高职学生比普通教育学生的学习实践性更强,需要提前走进职场,接受实岗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就日益凸显出来。
虽然我国高职院校为经济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滞后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存在着诸多薄弱之处,与“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相距甚远。
高职院校要因时而动,积极实施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把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人才放在重要位置,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二、“中国制造2025”语境下职业素养的新特征
职业素养是个体进行职业活动时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一般认为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的内在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职业素养是多层面、多维度的集合体,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习惯等内容。依据“素质冰山理论”,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等显而易见的外在部分(约占到1/8)被称为显性职业素养,可通过直观的教育培训的方式加以影响。隐藏水下的绝大部分(约占7/8),如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意识等称为隐性素养。相比而言,隐性素养相对稳定,更具普遍性和通用性,具有可转移性,在人的职业发展中,决定性更强。
新职业主义提出的核心技能(Core Skill)理论也具有类似的观点,强调“核心技能”是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它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包括:共同的知识与理解;与民主社会相关的共同价值观;可迁移的学习内容;共同的经验学习,包括正式教育中和工作环境中真实的和模拟的经验学习等。
职业素养作为“行为规范”和“综合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会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中国制造2025”是一场颠覆了传统产业的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社会变革,不但会加速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将促进职业世界的优胜劣汰,导致人才结构的迭代更新。在此语境下,职业素养的外延不断拓展,一些新的职业素养元素重要性日益凸显。
1.“创新驱动”需要创新素养
“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摆在了核心位置。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就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只有自主创新能力强、水平高,才能在竞争中领先一步。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但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工业制造缺乏核心技术,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主要依赖进口,“中国制造”面临“缺芯少魂”的局面,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短板。
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素养。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方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走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
2.“智能制造”需要智慧素养
“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产业,大力推进十大重点领域。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必定会颠覆传统,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职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生产过程智能化要求劳动者熟悉生产全过程,了解全产业链知识,善于处理上下游资源的关系,学会协作与沟通。劳动者要具备智慧素养适应智能化的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要具备较强的跨界思维、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协作优良素养,以适应新职业和新业态的需要。
3.“绿色制造”需要绿色素养
“中国制造2025”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实施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和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现了重视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制造,要求劳动者要具备较强的绿色素养。绿色素养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知识、生态伦理情怀、绿色意识和绿色行为的总和。这就要求在产品开发、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运用绿色知识和技能,实现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的绿色制造,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践行青山绿水的生态理念。
4.“中国品质”需要品质素养
“中国制造2025”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营造品牌文化,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树立中国制造品牌的良好形象。但当前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高,质量和品牌建设滞后。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成为低端产品的代名词。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 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我国通用零件的产品寿命一般为国外同类产品的30%~60%,模具产品使用寿命较国外低30%~50%。
在硬件设施和技术相同的条件下,同国外产品相比,我国的产品质量整体不高,这与劳动者职业素养不高,缺乏品牌和品质素养有很大关系。品牌就是以质取胜,要求劳动者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品牌至上和精益求精的品质素养。因此,我们要大力培育大量具有工匠精神、恪尽职业情操、崇尚精益求精的中国工匠,以质取胜,打造更多的中国品牌。
5.“引进来、走出去”需要国际化素养
“中国制造2025”要求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坚持扩大开放,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这就需要劳动者具备国际化素养,能够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知识理论来理解、处理国际性问题和事务,实现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国际化素养主要包括世界文明知识、外语技能、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世界公民意识和价值观等方面。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劳动者应具备国际化视野、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通晓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具有国际技术水平、理解尊重其他文化等国际素养,以适应跨文化交流的需要。
三、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面临的困境
1.职业教育“矮化”现象严重
尽管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连年攀高,但是在全社会尚未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唯学历的思想依然浓厚,职业教育为次等教育的局面尚待扭转。职业教育在招生和就业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限制和歧视,职业院校往往处于招生末端,选择职业教育是众多“落榜生”和“后进生”的无奈之举。高职院校为了迎合社会上某些不正常需要,盲目追求本科化,片面追求“技能至上”和就业率,忽视学生素养教育,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
2.职业素养意识淡薄
职业素养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全体师生和校外资源的有效参与。但是很多职业院校对此认识不足,把职业素养教育与日常教学割裂开来,职业素养教育被排除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被简单地归口到思政、学工、团委等部门,比如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忽视职业素养的培养,专业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无法形成有效合力。
随着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高职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凡事有利有弊,随着招生门槛的降低,高职生源质量也是逐年走低。
高职学生在理想信念、学习实践、行为动机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北京某高校调查表明:高职学生思想活跃,但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普遍不高;价值观念多元化,但理想信念淡化;普遍具有程度不同的逆反心理,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自我意识和维权意识都很强,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但文化基础知识不牢固,不少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崇尚自由、但纪律涣散;很想作出一番事业或成就,但又不愿从一线做起,不愿意从小事做起,学习状态浮躁,找工作浮躁。
高职学生正值三观成型期,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袭。《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14.7%的大学生赞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拜金主义观点,17.3%的大学生“说不清楚”;33.9%的大学生赞同“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观点,21.6%的大学生“说不清楚”。
从笔者多年的工学结合的学生管理实践来看,很多高职学生长期处在以柔性管理为主、压力较小的校园环境中。一旦进入职场(包括在企业实习)后,很多学生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忠诚度、抗压性等隐形职业素养方面严重不足。在下企实岗培养过程中,学生流失率(脱离实践学习)居高不下,有的班级最高达到70%以上,严重影响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在智能制造的语境下所需要的创新、绿色、品质等新素养方面更是差之甚远。
3.职业素养内容窄化
在实际教学中对职业素养把握不清,职业素养内容窄化。把职业素养教育粗浅地理解为技能教育或者思政教育,把显性职业素养与隐性职业素养混为一谈。师资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系统培训,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地反映时代需求,对创新、绿色生态、品质管理等理念贯彻不到位。违背产教融合的理念,需求侧与供给侧职业素养教育脱节,学校闭门造车,企业参与不够,学生职业素养与市场需要匹配度低。
4.职业素养机制虚化
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重要性,但是机制虚化,缺乏系统完善的机制建设,在顶层设计、机制建设、监督考核等方面形式化、无序化现象严重,缺乏相关教育载体,把职业素养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开展校园活动,开展各类竞赛,过分追求场面宏大,仪式轰轰烈烈。
很多高职院校已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但教学内容单一,只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等内容;师资缺乏,专业教师参与度低,一般都是由辅导员授课,授课模式老套,手段单一,灌输和说教为主,缺乏科学的课程设计和严格的考核机制,往往流于形式,效果寥寥。
学校热衷于硬件建设,楼高地大,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忽略对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引进和吸收,对智能制造、创新意识、生态伦理、工匠精神等理念的渗透宣传不够,没有营造培养职业素养的良好氛围。
四、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与践行
职业教育要使一个“自然人”或者“生物人”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一个既要生存又要发展的社会人。如何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变迁,职业素养就起着关键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因此,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要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多元协同培育体系,实现理论知识、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有机统一,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1.价值引领,赋时代内涵
在新时代语境下,要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科学设计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的首要依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
善于传承,勇于创新,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高职特色。既要传承“诚”“善”“和”“义”等优秀的文化基因,又要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践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张謇就提出了“德行必兼艺而重,而艺非德行不行。”强调大学阶段(高职阶段),德行和技艺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也提出了“灵肉双修”,即一面注重职业的智能训练;一面注重公民道德、服务道德和民族精神的培养的时代强音。
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工匠精神”是优秀的传统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精神融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创新,追求卓越是其主要内涵,也是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
要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对职业素养的涵育作用,打造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行业企业文化于一体的高职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凝练、培育具有高职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素养。
2.协同推进,融实践需求
把“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创新、绿色、智慧、质量、国际化等方面的新要求,融入高职职业素养培养全过程,构建多元协同、系统化培育体系;坚持“五个对接”,做好专业调整,制订符合高职学生心智特征的职业素养培养相关标准及开设专门课程,并融入“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产教融合等新时代战略要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水平,开展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各方面的职业素养因素,把创新、质量、品牌、绿色、国际化的素养基因渗透到高职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实现知识传授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同频共振。
注重人文涵养。积极开设人文艺术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积极开展符合高职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团队素质拓展训练、职业技能大赛、创业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接受职业素养的熏陶。
加强实践,融合提升。积极搭建校内外职业素养提升平台,整合专业教育、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6S”管理方法,在校内构建高仿真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接受初步的职业化训练,体验职业,形成基本的职业素养。
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岗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让学生以员工身份参与到企业生产、技术改造,科研攻关等实践活动中,承担岗位职责,接受企业管理,接受品德、纪律、安全、责任感的训练,在真实的环境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国际化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引进吸收优秀的国际教育资源,真正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开展与国外高校的学生交流机制,与外向型企业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养。
3.创新机制,促内化外行
加强保障。依据实际需要,校企共同探讨,找准问题,制订相应办法,切实从规划投入、制度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予以保障。
实施科学评价。科学、系统、准确的评价体系是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建立“家、校、生、企”多元参与、渗透实践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和状况,评价结果与学生个人评优、入党、就业挂钩。如职业素养护照制度,通过课程、基础、专业、岗位、拓展五个模块,以职业素养学分和证书、证明、证章的评价方式,记录学生在思想品德、技术技能、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荣誉和资格资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职业素养尤其是隐性素养是“认知—体验—实践—内化”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也不是短期训练就能达成的,而是一种能动积极的心理机制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内化、强化和固化的过程。在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过程中,通过构建多元有效的外部支持系统,恰当地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自觉提升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断完善自我,内化外行,适应时代新需求,实现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