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新技术、新经济发展的我国高职转型策略

2019-01-14陈小娟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技能人才高职

陈小娟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全球进入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化的时代,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技术、新经济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着眼未来竞争的重要焦点。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瞄准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出台政策或制定相应战略和行动计划,加大对新科技创新的支持,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创新松绑。例如美国先后三次修订国家创新战略,围绕清洁能源、先进制造、生物经济等领域出台行动计划;欧盟颁布“分享经济指南”;日本政府多次更新“面向未来的新成长战略”。

2015年,我国围绕新技术、新经济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相应战略和行动计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可见,新技术、新经济引领着我国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将成为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才队伍中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肩负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把握新技术、新经济发展趋势并引领其未来发展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在准确认识新技术、新经济内涵实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技术、新经济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并全面服务新技术、新经济提出转型发展策略。

一、新技术与新经济的发展

1.新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主要指新技术革命以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的发展,其中信息技术处于核心和先导地位。从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到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无人机、机器人、3D 打印、传感感应技术、VR/AR 等,都是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新技术通过促进生产要素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制度变革,带来生产率的大幅提升,通过为新产业、新部门的产生,为传统产业、传统部门的衰退、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并实现新旧产业的更替,从而强有力地推动新经济的兴起。

2.新经济的发展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该文提出美国出现了与“旧经济”或“传统经济”完全不同的“新经济”形态,这种经济“以技术为基础”,有别于传统的“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旧经济形态。随后“新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各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引起激烈讨论。美国学者斯蒂芬·谢波德认为,“新经济是依托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形成的。具体来说,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带来的新经济形态”。来自巴西的佩德罗提出,“新经济的内涵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需要创新的技术,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二是创新的技术必须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才能产生新业态和新生产方式”。

对于“新经济”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看,在狭义上,“新经济”特指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美国经济以强劲生产率带动持续增长,表现出高劳动生产率、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的新特点,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发展趋势,学术界称其为“新经济”。在广义上,“新经济”的概念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兴起于美国,扩展于世界,并由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所驱动的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改变的新型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它主要是相对于旧经济或传统经济而言的。

3.新技术与新经济的关系

首先,新技术是“新经济”兴起的主要动力。新经济是以信息和科技为动力,以知识和智力为支撑,以创新驱动为发展依托。新经济是一种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经济形态,在新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内涵有了全新的拓展与诠释,信息和科技、知识和智力代替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加速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以知识和智力为基础的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

其次,新经济可以理解为建立在新技术或新的管理制度之上的一种经济现象。新经济在不断改变甚至颠覆着原有的行业与产业格局,并重塑新的商业模式。新经济是现代经济的明显特征,它的覆盖面和内涵极其广泛,能够渗透融汇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产业,因此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新经济不仅包含第三产业中的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也包括第二产业中工业制造中的芯片、大飞机、智能制造、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第一产业中的现代农业、农村三产融和发展等。新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产生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二、新技术、新经济兴起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新技术、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近年来,我国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化注入了强大动力,但伴随着新技术、新经济的猛烈冲击,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巨大挑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重“技能”“技术”成分少,创新要素不足

新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它要求人才具有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特征。而当前担负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偏重“技能”“技术”成分少,创新要素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用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这个概念,弱化了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型”人才;到了20世纪初,又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局限于“技能型”人才或“高技能”人才,或“高端技能人才”,例如200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201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技能专门人才”。从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起,又开始强化技术教育,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可见,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我国政策也出现了混乱和摇摆。受惯性思维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从当前的技能教育走向技术技能教育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专业与课程设置结构性失调,未能回应新技术、新经济发展的诉求

新技术主要通过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产业结构的演变。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和新产业、新业态的产生意味着人才需求将发生结构性调整,这相应地要求高职教育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调整专业布局,发展新兴专业或方向。有相关研究指出,随着人类与机器的重新分工,将有1.33 亿份新工作诞生,到2022年,预计净增的新工作岗位将达到5800 万份。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照搬、照抄普通本科院校“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等人才培养环节呈现出趋同化、封闭化的特征,严重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适应新经济、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我国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偏重于财经、电子信息、教育等领域,而涉及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专业明显偏少。

总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复度高,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整体专业布局欠合理,由此造成了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方面已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和结构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中低端人才出现“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新经济、新业态急需的诸如“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却又“供给不足”,制约了新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3.人才培养规格单一,无法适应新技术、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人才的跨界、跨领域流动。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中指出,要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口径狭窄、人才培养规格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2018 未来就业》报告指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企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7500万份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将很快被机器所取代;机器能够完成的任务占到当前工作的29%,预计到2022年,机器能够完成的任务将达到42%。

目前,我国现代高职教育注重通过反复训练培养学生获得某项专门的岗位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格比较强调“专”。与此同时,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的理解上,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课堂教学互动性、研讨性不足,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更谈不上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规格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技术、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高职教育应该转向培养一专多精、具有宽泛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以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

4.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弱,难以紧跟新技术、新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界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二者之间对接不够,使我国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供给侧和产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侧之间,在结构、质量、水平上都不能很好地适应,“两张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既制约着新技术的应用,又制约着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我国高职院校技术创新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薄弱,在社会职能上更多地强调的是人才培养功能,对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相对忽视,缺乏建立相应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服务强化制度。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有关学者面向全国135家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调查报告结果显示,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企业的服务工作虽有所开展,但仍停留在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和提供员工培训等浅层面的合作上,而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师队伍培养、科技开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还比较缺乏,不适应新技术、新经济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研发功能的设备不足,学校与企业合作研发、技能培训的能力不足,不能为企业工艺升级、技术革新和员工技能提升提供有效支持,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的价值无法彰显,不能有效吸引企业来校开展合作。

5.师资队伍能力建设不足,落后于新技术和新经济发展的步伐

在新技术、新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跨界融合进一步加速,“双师型”教师日益成为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和服务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新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产生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这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科研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更需要专业教师通过不断地、持续性的专业能力更新,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引进和渗透新技术、新成果,让学生跟上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不仅缺乏实践经验,而且教学能力更新太慢,研究创新、技术进步和科技服务能力不强,远跟不上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科研服务新技术、新经济的能力十分有限。目前高职院校很多教师都是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踏上工作岗位,下企业锻炼机会不多,普遍缺乏面向一线的实践经验,能工巧匠进课堂的少之又少,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缺乏,能凭借专业能力与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服务新技术、新经济的专业带头人更是凤毛麟角,制约着学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并服务新技术、新经济发展的转型策略

新技术、新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知识、人才、技术的积淀。依据经济与教育相互促进理论,新技术、新经济呼唤新教育与之相适应。这客观上为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动力和机遇。

1.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打造升级版职业教育

在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新技术引领发展的重要任务,迫切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新技术、新经济时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快速渗透,工业生产逐步向智能化、个性定制化转变,职业教育由此产生了新的特点,办学形态、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面临着转型与革新。面对新技术、新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首先,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层次,积极打造升级版职业教育。随着新技术、新经济的发展,工作智能化因素不断增加,需要心智能力参与越来越多,依靠体力和反复训练的因素越来越少,相应地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技能教育走向技术技能教育,从而推动人才培养的升级。第二,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对接新技术新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要从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转向满足学生个体长远发展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持续学习、能力提升为核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

2.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对接新技术、新经济发展需求

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必然带来新职业诞生、旧职业消亡的格局。适时调整高职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是对接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促进新旧动能转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创新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第一,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展的系列改革,着力构建专业建设新格局。新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应加快对接产业链、创新链,适应地方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打造高水平专业,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第二,以现代学徒制为载体,建立与产业结构高度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产业的更新和新旧动能的转换,对接新技术、新经济的发展。第三,高等职业院校要改革课程结构,建设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新技术、新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3.重新定义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新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新技术的支撑,而且需要一大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对接新技术、新经济发展需要,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而且要重视自身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树立和强化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新定义人才培养的规格,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及“软技能”的培养。第一,高等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着力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强顶层设计,在专业技术课程中注重深度融合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第三,要强化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软技能”培养,从知识教育转向智能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培育新技术、新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以新技术应用为导向,强化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新技术、新应用高速迭代,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让一线的教学和一线的产业无缝衔接,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和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为此,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体系。在多元协同创新的理念指导下,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出台相关政策,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评价和监督机制,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校企合作,强化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切实推进。第一,要瞄准企业技术需求,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科技研发平台,与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高职院校要对校企合作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认真思考企业到底需要什么。第二,要积极构建机制引导老师面向新技术、新经济的科技开发。只有强化教师面向新技术、新经济的科技开发,切实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层次和水平,才能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第三,要积极培育项目对接新技术、新经济发展,提升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输出的层次和水平。第四,加强技术技能积累,主动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引进,力争成为企业技术技能积累的创新基地。

5.强化“双师”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

当前,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只有切实解决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和能力,才能为学校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课程改革、科技研发、社会服务提供有效支撑。第一,要加强对校内现有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积极鼓励校内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第二,通过实施柔性引进等办法,积极从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精湛专业技能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 提高“双师”教师占比。第三,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面向与学校人才培养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聘请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和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等作为兼职教师, 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课的讲授、实践指导和专业建设等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第四,高职院校可以组建柔性混编协同创新科研团队,与企业、科研院所、工业园区共建企业创新平台,共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当地新技术、新经济发展。

四、结语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技术、新经济发展最核心的生产力。如果没有一支数量庞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经济的发展都将成为空谈。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肩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

对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突破:第一,要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打造升级版职业教育;第二,要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对接新技术、新经济发展需求;第三,要重新定义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第四,要以新技术应用为导向,强化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第五,强化“双师”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有希望为新技术、新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才能最终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与新技术、新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人才培养与技术进步的相互支撑。

猜你喜欢

技能人才高职
人才云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