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2019-01-13孙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孙莉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许多国家的教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由于它在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认知心理品质的发展中都有着其他教育理论和策略无法替代的独特的优势,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地推广开来,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由于多种因素,当前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而在这一素养的培养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常见的学习策略,在小学学习阶段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张扬每名学生的个性,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和探索中加强与同学的合作,通过学生的努力共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占课能很好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组长可以在分工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策略制订实施的能力.在分组合作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产生各种各样观点的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在侧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促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一个班集体就仿佛是一个小型社会,学生的每一次接触、合作和讨论争辩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对社会的适应性,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二、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

(一)调整合作小组的结构,建立合适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学生的分组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综合素质进行划分,建立合適的合作小组.在低年级学生的分组学习中分组要尽量人数少,以免学生年龄较小导致合作学习失去应有的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答合作,从而更为牢固地掌握知识点.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分成四人以上的小组,并对组内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如组长、记录员等等,通过岗位的轮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充分确保小组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选出的组长要能够胜任领导组员进行谈论思考和交流的能力,从而使组内学生对其心悦诚服.而这样的组长也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向他学习,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领导能力这一概念产生更为直观的认识.通过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可以使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让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并在长期的学习中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有效和有序地进行.

(二)处理好小组合作中的师生关系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学生要当好“演员”,摒弃传统教学中所强调的教师的权威,从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路出发,运用学生之间的互动将课堂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切磋中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学习方法,共同提高.因此,在如今的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来完成的工作都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解放了教师的工作,从而可以抽出更多时间来研究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方案,跟随新课改的目标进行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由于自身所掌握的主体性也会更为乐于学习,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从而进入乐学、会学和学会这一良性循环中去,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

(三)创设合作学习的问题情境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学生的行为动机,从而促进学生心甘情愿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不能过于空泛,而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并根据学生建议进行修改,使之更为适合小学数学课堂的使用.

例如,在“三角面积的计算”一课中,教师在小组合作推导公式之前可向学生提出相关的合作协议,促使学生思考与三角形相关的图形,并利用多种方式验证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提问学生这一探索过程中自己的启发.这样把合作交流的步骤交代清楚后,小组学习的过程就更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3].

(四)对小组活动进行积极的总结评价

积极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促使教师更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根据这一过程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用评价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在评价时应当注重公平,通过更为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达在小组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并引导学生评价小组内其他学生的表现,进行组内互评.同时,在这一阶段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得出的答案及其解题过程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肯定每一名学生的付出,从学生合作学习时的表现、合作程度、团结程度、目标达成的程度等方面去评价,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达到较为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使学生更为轻松快乐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给每一名学生提供参与进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喜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J].情感读本,2017(20):70.

[2]宋燕茹.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索[J].神州,2017(12):10.

[3]曹燕葵.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实施及优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10+112.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