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

2019-01-13丁映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学习个性化小学

丁映杰

【摘要】个性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也对我们提出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的个性化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广大教师努力奋斗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传统学校开展的与基于网络的语文个性化学习指导对比研究》,课题立项号:18622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教学”理念需要个性化

个性化学习理念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完善学习方法,完善学生学习个性等.在数学的个性化学习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机会.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这样的教学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能更好地挖掘每名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乐学、善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教”需要个性化

美国学者卡罗尔认为,个性化学习是“在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努力达到的一种平衡,也就是说,它是学习者个性特征与所学知识、行为方式、概念、学习环境、激励系统及习得性技能之间的一种合理匹配.”这种“合理匹配”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取的教学设计、方法、行为等方面的整合、优化.而在现实的教學过程中,往往是教师怎样去“教”,学生就怎样去“学”,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与“个性化”相差较远.

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需要教师的“教”要个性化.教师要善于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教学个性,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个性并扬长补短,在探索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素质和数学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去观察、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特点和规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数学个性化学习的课堂,应该能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看到学生个性张扬发展的精彩画面.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并根据每名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教.从而培养学生学的个性化.教学设计要个性化,教师要先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准确理解、把握数学教材的特点,避免生搬硬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创新性的处理,本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则,更好地凸现教学设计个性化.

三、学生的“学”要有个性化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特别是超过30人以上的大班额教学),越来越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发展,也越来越不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学生的“学”的方式就需要改变,也就是学生的学要有个性化.学生“学”的个性化能彰显出教师“教”的个性化.因为无论教学理念多么先进、合理、有个性,也无论教师的教学设计得多么精彩、个性化,都是需要通过学生“学”的个性化来变现.所以说,学生“学”的个性化需要教师的精心培养,如果把它比作五彩缤纷的彩蝶,那么在“化蝶”的过程中,教师就承担着促“化”的重大责任.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分析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正确对待学生间的差异.正因为每名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特点,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他们在学习上才会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清楚地了解每名学生的特点,找出存在的差异,以便于因材施教,使得每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其次,要弄清楚学生的“学”的需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看问题是共性还是个性等等,特别是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教师要灵活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成为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巧妙解决个性问题,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同时对新知又产生共鸣,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数学教学中永远适用.这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也要求教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教师要当好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结 语

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的个性化、多元化特点,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掌握教学目标,从而对小学数学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研究,建立一套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及教学行为,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提升了教师自身的素质,更好地适应了新的课程改革和新的教育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德迁.对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析[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2):85.

[2]焦玉侠.数学课堂自主化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5):34.

[3]吴莉辉.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2012(5):168.

猜你喜欢

学习个性化小学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