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和遵循现实条件是搞好基础教育的根本法则

2019-01-13吕纪立

魅力中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学生

吕纪立

(贵州省都匀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在对基础教育的研究实践中,人们一直追求有效的,高品质的效果,然而究竟什么才算有效的,高品质的效果呢,有些人认为:教学的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还应该更多关注教师在创造有效学习活动的环境与氛围上,关注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帮助是否真正有效。优秀教师的教育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学识和人格上。一个优秀的教师都是善于学习的,特别会关注其学生的状态。在主动学习中,能积极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文化;在实践中,会注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心中有学生,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能找准学生的关注点,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取得好的教学效益。有效的教育,一定是符合学情、班情、校情甚至是国情的,一定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智发展特点的。总之,有效的教育本质上应该是对规律的尊重,而那些效果不是太完美的教育,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其教育行为的背后,一定有起违背教育规律的理念和做法。要做到有效高品质的教育,必须认识和遵循以下实际条件。

一、遵循当前社会发展的条件

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而教育政策也必须在社会发展的规律上制定。社会大环境决定了教育效果。教育政策是教育大环境就的根本指导法则。教育政策合不合理决定了最终的教育效果。所谓合理的教育政策一定是符合国情,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的教育政策。然而,由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教育政策出现了诸多问题。如:

(一)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

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却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所以搞到最后还是应试教育,每个学校还都只是重视升学率,升学率还是评价教学的唯一标准。学生整日埋首于故纸堆之间,作题、作题、还是作题。这样以来,追求高分数就是教师唯一对学生的要求,完全忽略了学生其他的诉求,造成高分低能的畸形现象。

(二)关于教育部门官僚化问题,在教育部门呆久了老师们都知道,没完没了的表格和各种任务浇灭了老师们的一腔热血,一线教师疲于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评估,而本职工作却被压到了末端,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政策害苦了广大教师和学生

(三)关于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教育资源是什么,如师资力量就是一类,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都不一样。财政支持的不公,具体上是东西部的不公,农村与城市的不公,省立高中与县立高中的不公等,政策的不公,具体是高考是分省录取、高考有许多的加分政策等,这样,就产生了许多教育问题。中国教育制度中的这些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很大程度是我们的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注定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当前的教育乱象。当前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国家在改革中强调效率,另一方面,却又不避免的忽视公平,有许多的利益群体的幕后操纵,是现今中国存在的许多的问题的原因之一。不解决这些问题,奢谈有效的课堂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就是一句空话。这个大环境教育政策影响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而教育的不合理性也决定了无法取得有效的教育结果。然而,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这种不平衡性是暂时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不平衡性相信一定会得到解决。

二、遵循普遍联系的社会条件

教育不是孤立的,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除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以外,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全力配合。尤其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支持教育方面,社会需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包括社会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方面,其构成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但就对传播活动的影响来说,它主要有四个因素:(1)政治因素。它包括政治制度及政治状况,如政局稳定情况、法制建设情况、决策透明度、言论自由度、媒介受控制程度度等;(2)经济因素,它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如实行市场经济的程度、媒介产业化进程、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等;(3)文化因素,它是指科技、教育、文艺、价值观念、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4)信息因素,它包括信息来源和传输情况,信息的真实公正程度等。而信息因素又是跟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如果上述因素呈现出良好的适宜和稳定状态,那么就会对教育起着促进、推动的作用;相反,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整体上,政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环境方面,有软环境、硬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四部分,他们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软环境指家庭的心理道德环境,包括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心理道德环境作为家庭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化发展的“温床”"。它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父母的道德水平、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人的自我概念的发展、师生关系、行为问题等均有较大影响。当今社会讲究和谐,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而家庭软环境就是和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和谐为主题的生活,家庭软环境的协调性是最重要的;硬环境包括家庭资源和父母文化水平和职业状况。比如家庭的成员结构、资源分配、生活方式等等。良好的家庭硬环境无疑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反之则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成长不良学生的家庭硬环境均存在家庭结构缺陷、家庭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父母的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和职业状况较为不良等情况,这些不良的家庭硬环境严重影响着他们的道德修养、学习习惯、行为方式等,从而导致学生教育的失败。家庭内环境指自己家里的人或事对学生的影响。外环境是指家庭外的,如家庭的周围环境、周围人群情况,外部活动场所,外部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因素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否则,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是空谈。

三、遵循学生身心特点的条件

以初中生为例,初中阶段大多在10-16岁这个年龄层次,这个年龄阶段是学生从儿童想青年期过度的时期。从这一阶段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来看,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完全依赖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与帮助,他们慢慢感到自己是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主体,自主性逐步增强,他们希望自己的思想、行为得到周围其他人的认可。但又害怕显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他们此时正处在一个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矛盾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有了自我见解。这说明当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他们的自觉性、独立性都有所加强。可以说自制、自理、独立能力的提高,是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后的普遍特征,是他们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一般而言,无论哪个时代,初中阶段的学生都要经历这个阶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学生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道德观念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生活、成长在现实社会中,必定打上时代、社会的烙印。特别是当代中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现代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处于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学生有着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心理特点。首先,在现代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当代中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上处于盲从状态。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的思想文化冲击着我国原有的传统文化。这个环境的中学生他们不愿再因循守旧、固守传统文化,对新鲜事物萌发了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他们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知识水平都处于开始发展阶段,认识水平相对来说不高,因而在对外来文化的良莠分辨上大多不能完全独立而又不能准确的去判断、要不就是因循守旧,要不就是在传统与现代外来文化的冲突中摇摆不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容易产生一种茫然、无所适从的思想,又由于现代媒体各种影视剧的影响,各种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对他们形成了冲击,由于没有一个确定性的指导思想,他们在思想和心理上常常处于矛盾状态。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在这种条件,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接受现代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教育者肩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他们总的趋势是趋于成熟的。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他们的知识来源相对以往的学生来说要丰富的多,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的中学生相对以往的学生来说比较早熟。当代中学生由于处于社会生活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虽然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取舍标准有待提高,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们也期望能够在课本之外获取更多的社会知识。他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校园生活之中,国内、国际、历史、现在,未来都成为他们认识和思考的对象。就当代中学生而言,他们更关心社会变革并开始考虑如何把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人的需要,社会的开放增加了交往的广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知识不断激增,这些都对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快了他们心理成熟的步伐。中学阶段是人生历程中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随着社会的日趋进步,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中学生的历史角色与以往的人们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成熟度、认知能力、分析能力都比以往的人们提高很多。因此,教育者有责任有义务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做好中学生的教育工作。

四、遵循学生认知的实际条件

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说,“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6有教育心理学观点认为,人的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每种感觉器官都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如眼睛负责看,耳朵负责听等等。感觉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强度和范围内产生的。客观的物质世界是感觉的来源,人的社会与自然实践越多,感觉经验刺激就越丰富,感知就会越来越敏捷。因此上遵循“中学生认知规律”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中学生来讲,中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一般有以下四个阶段:第一,感知阶段,即学习运用看、听、触等感知器官来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如在物理、化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切实领会课本中的概念,定义、定律,首先通过观察一些图像,触摸一些事物,或进行一些实验等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历史、地理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掌握历史地理方面的概念含义,也经常需要观看一些历史文物、图片、地理模型、地图等物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样,在语文、英语学习方面,为了了解作品内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常常要进行一些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或观看有关的插图与图像,影像等。通过一系列观察、倾听、触摸、操作或联想等活动,获得对所要学习知识的具体的感性认识。学校的书本知识本身就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经验积累,对学生来讲是间接性认知,不是直接认知的。要学习它,也必须和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一样,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基本程序。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通过先自主学习,然后结合自己学习知识的经验和社会生活感知体验,为中学生开辟一个新的知识体验。第二,理解阶段,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过程,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按理解的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不同水平的理解。例如,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回答“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是揭露事物内在因果联系的理解;也有揭露事物外部联系的理解,例如把认识对象归入某一范围,把某一事例归入到某一概念,回答“这是什么?”的问题。理解还可以分成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比如识字、阅读句子、观看自然现象,可以实现瞬间理解的水平。间接理解必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析综合过程,它总是从最初的模糊的,笼统的、未清晰的理解逐渐过渡到明确、清楚和深化的理解。例如理解某一数学公式,或理解某一社会知识原理等。理解此类事物时必须应用已经学到的知识经验,使已有的知识和新接触的知识发生联系,对新旧知识加以比较,归类,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新知识。理解是一个过程,分析、综合和比较。演绎归纳等思维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理解又是结果,理解了新知识就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的结果。而理解了的事物又能促使其它思维过程的顺利发展。第三,在获取和理解新知识之后,还要有一个巩固阶段,这是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巩固知识的过程就是真正理解新事物的过程,,没有真正理解的新知识就无法巩固下来。巩固新知识就是在需要时能及时想到学过的知识。古代孔子就提出“温故而知新”的主张,外国教育家夸美纽斯明确指出“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他形容只顾传授而不注重巩固,就等于“把水泼在一个筛子上”。中学生学习效果,不同于成年人学习,学生在短时间内要集中学习大量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都是肤浅的,没有感同身受,因此不能立刻将其运用于实践,遗忘的可能性就极大。所以,巩固学习就十分重要。巩固知识、技能的主要方法是复习。复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需要简单地反复重复已经学过的知识、技能。如果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新的事实或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就能有效地巩固学到的知识。在复习时,要把及时复习、经常复习、阶段性复习和综合复习结合起来。第四,应用阶段。学习的第四个阶段是知识的应用,就是把通过感知、思维、想象和记忆所获得知识,运用到实际方面去,以便形成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对中学生来讲,应用知识并非是将所学到的知识立即运用到社会中去解决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中学生的应用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技能,为将来的实际运用做好能力准备。所以中学生在校的知识运用过程是从不熟练到熟练地过程。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教育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循序渐进,达到理想的有效的课堂效果。

综上所述,要真正的搞好教育,从理论上先要认识教育的复杂性,在实践上必须遵循以上四种规律,遵循以上四种规律就是认识到教育的复杂性和规律性,认清了教育的复杂性,在教育过程中政府就不会随心所欲的制定政策,教育者就不会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教育的整体性。因而,认识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学生身心和认知特点,遵循基本的课堂教育规律是搞好课堂教学的根本法则。

猜你喜欢

中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