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憩园》中“黎先生”叙事视角的优越性

2019-01-13吴郗琛

魅力中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杨家老三章节

吴郗琛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憩园》运用小说家黎先生的主观视角,叙述了憩园新主人和旧主人的遭遇。在黎先生做客憩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他见证了由杨家小少爷“寒儿”引出的杨老三的悲惨遭遇,见证了姚太太被赵家欺负、姚国栋“老姚”任凭小虎玩世不恭,荒废学业,并对老友老姚进行了劝诫,同时黎先生还因为与姚太太的对话感悟出了一些道理进而完成了他的小说《憩园》。巴金老先生选择旁观者的视角叙事,一定有其深层次的合理性及优越性,由此我对黎先生主观视角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如下四点:

黎先生作为一个旁观者,有着“旁观者清”的特点,两条主要线索正是通过黎先生这个“旁观者”交织在一起的。黎先生在第3章节在憩园遇到了“寒儿”,由此引出了他对杨家故事的探索。他在憩园中与老文等人的对话引出了他对于老姚教育方式的不满,以及对姚太太的同情;他与姚太太也对寒儿进行关怀,并听完了寒儿对他家庭故事的讲述;文中还不断夹杂着黎先生对于两家教育方式的评述。由此,两个家庭不同的故事在黎先生这里产生了交织,他的视角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两家故事的相同特点,即只留下财产而不留德行给子孙,最终两家都有着不同形式的悲剧。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主旨得以快速显露。

黎先生作为一个探路人,一层一层地带领着读者揭开谜底,这十分有利于悬念的设置。在黎先生新到的这个陌生环境——憩园里,读者和黎先生一样对好多事物充满着好奇,首先是第3章节里他刚到憩园之时遇到的想要摘花的杨家小孩,随后又是第9章节黎先生与老文之间突然中断的对话更强化了黎先生对杨家事务的好奇,之后紧接着是第10章节的最后那个神秘的背影,悬疑加深。读者们带着好奇心,跟随着他在第11章节一起跟踪这个神秘“背影”进入大仙祠之后尝试揭开谜底,杨老三却闭口不言,让黎先生误以为他是个哑巴,再次深化了悬疑程度。由此循序渐进,直到渐渐他与杨家小孩熟悉了起来,直到他与杨老三有了沟通,这个“谜一样的事情”依然没有揭开,当读者已经好奇到抓耳挠腮的时候,杨老三神秘的消失了,直到这时,黎先生、姚太太才和已经好奇到抓耳挠腮的读者们一起,听完了杨家小少爷寒儿在26、27两整个章节的大段叙述。“在悬念中,观众和人物知道同样的信息。悬念将好奇和关心合二为一。”【1】从悬而未决再到真相大白,巴金利用黎先生这个“探路人”使情节环环入扣,紧紧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黎先生作为他在小说中接触到的所有人的朋友,对所有他见过的当事人都有着详细的外貌描写。在这些外貌描写中,最多的当属对姚太太以及杨三老爷的描写最让人印象深刻。除了外貌描写以外,文中还不断出现对当事人神情变化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的表现起着关键性作用。例如在最后一章节小虎死后黎先生与姚家夫妇一起吃饭的情景,几个人能都不太想吃饭,姚太太先说“黎先生,请随便吃点儿菜,你怎么不动筷子啊?”,这是“姚太太望着我带着笑说”,随后写到“我觉得他的笑里有苦涩味。她笑得跟平日不同了。”【2】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姚太太面对如此事故的她还在尝试去安慰旁人,表现了她刻在骨子里的善解人意。这是以黎先生的主观视角所独有的表现当事人内心的描写方式,而倘若以姚太太的视角写则会损失这些细节。

黎先生在憩园里写了一本小说,憩园里的故事影响着他的小说的结局,这对主旨有着升华作用。这是全篇另一条小线索。在第17章节,姚太太恳求般的说:“黎先生,你为什么不让那个老车夫跟瞎眼女人得到幸福?人世间事情纵然苦多乐少,不见得事事如意。可是你们写小说的人可以给人间多添一点温暖……”这段话让黎先生颇感自责,他认为自己笔下的人物多灾多难,他认为是他的自私导致了笔下这些悲惨的故事。他听了姚太太的话以后,便给小说写了一个温暖的结局,他认为这样会给人世间带来幸福。然而在他小说完成之后,却传来了一个又一个悲惨的消息——杨老三被“禁子”残害死了,随后不久小虎也遭遇了劫难。悲凉的现实世界也许只有小说等等这样虚构的文艺作品才能带来些许温暖,让人不禁唏嘘。作者运用黎先生这支笔,试图让读者站在一个小说创作者的视角看问题,如此带来的思考便不仅仅限制于两个家庭教育的故事本身,而又加上了对于创作伦理等层面的思考,并运用小说创作这一温暖的“虚”与现实悲剧这一悲凉的“实”做出鲜明对比,极大得升华了主旨。

综上所述,《憩园》采用黎先生主观视角进行叙事的优越性十分显而易见。

猜你喜欢

杨家老三章节
杨家铭
一道例题“引发”的探究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我不用,我打车
诛心
王老三进城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他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杨家禄
《烃》一章中的实验考点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