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9-01-13张树刚宁健军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钳工实训理论

张树刚 1 宁健军 2

(1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2中国农业银行呼伦贝尔海拉尔支行,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钳工在机械制造及机械维修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钳工的技艺水平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钳工技能,使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教学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是摆在每一个钳工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校的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一直是理论与实践分开,先理论后实践。理论课堂上,只强调了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上课学习无兴趣,只是被动地去理解、接受;实践中,学生只是一遍遍地机械地重复着操作,这种理论与实践分开的两段式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课堂缺乏生气与乐趣,部分学生在课桌下偷玩手机、偷看课外书、打瞌睡的现象频频发生,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在实践阶段学生刚开始感觉新奇,但一周过后,由于重复地操作,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往往失去兴趣。注重操作训练,采用“先集中讲授理论,然后再集中进行操作”的单一方式,忽视了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教学手段单一,缺乏现代教学手段。这种工艺课与实践课的脱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改革思路

(一)改进教学方法,尝试一体化教学

原来的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教师是分开的,工艺理论与技能训练也是分开的,讲授工艺理论的教师缺乏动手能力,而讲授实践课的教师的理论水平又难以提高。因此我们尝试进行一体化教学,即讲授钳工理论课的教师同时去带学生的实践课程,而且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边讲边练。实现教师一体化,课程理实一体化。这种模式较好的解决了钳工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减少了工艺课与实践课知识上的重复,发挥出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既培养了双师,又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引入“7S”管理,强化管理效果

“7S”管理,是指在工作现场对人员、设备、材料、方法、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持续性管理的现场管理模式。该模式中有7个要素: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引入“7S”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不断的改善钳工实践教学条件,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以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一是我们按照“7S”管理模式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钳工实训室学生守则》、《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职责》、《钳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等等。二是清除与实训无关的物品。对损坏的工具及时修理,不能修理的及时更换,多余的卫生工具等都清除出去,将现场工具、量具等物品分类摆放整齐、标准。三是按照规定位置放置原材料、工件成品、半成品、废弃物品等。设置原料存放区、工具存放区、量具存放区、作品展示区等区域,并设置标示牌、警示牌等,做到牌、物位置相符。四是做好钳工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学生进入实训室前先分组整装、整队、整容;进入实训室后,指导老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实训教学中,指导老师要把节约意识,安全意识等意识形态渗透到教学中;实习结束前10分钟,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工位进行清洁工作,值日生对钳工实训区域进行卫生打扫工作。通过一年来的“7S”管理实践,效果良好。

(三)引入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对口的核心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是职业角色从事某一岗位工作所需的个体能力,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通过有充分理论基础并经过实证检验的能力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测评方法,帮助其系统分析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职业能力测评可以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同时也可检验教师是否实现了培养目标。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比如,让学生组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工艺设计,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和工作作风;设计比较典型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在学期中和学期末,采用调查法和笔试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通过测评,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给学生分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加强巡回指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一项具体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融教、学、做一体,在工作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就有了一种必须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他们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因此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容易使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学生目的明确,更加容易掌握学习内容;授课顺序就是完成任务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实施工作任务,并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应符合7s管理规范,密切留意各小组动向,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三、教学改革效果

(一)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避免了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上知识的交叉、重复,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既培养了双师,又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引入“7S”管理,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杜绝了散漫、浪费的现象,让实训车间及各工位都变得整齐、干净,强化了钳工实训车间的管理,规范了学生日常行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引入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定性认识。同时也通过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检测找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适当的给老师加压,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学质量诊断和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四)给学生分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活动中小组分工合作,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勇于表现自我意识能力和统筹工作的能力, 提高了教学效果,比满堂灌的纯指挥性实训教学更受学生欢迎。

结束语:尝试开展了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活动,让学生不仅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技能、专业兴趣等方面有所发展,而且在自主学习能力、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方面有长足进步和提高,同时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对教学质量诊断和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钳工实训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钳工的综合素质要求及培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