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离子微创法治疗皮脂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2019-01-13王玲本溪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性病科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4期
关键词:皮脂腺囊肿瘢痕

王玲 本溪市红十字会医院 皮肤性病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电离子微创法在皮脂腺囊肿治疗中的疗效和满意度。方法:以本院皮肤科收治的接受电离子微创法治疗的皮脂腺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患者的治愈率为100.00%,术后12个月随访复发率均为0.00%。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分别为:满意17例,为89.47%;一般2例,为10.53%;总满意度为100.00%。结论:采用电离子微创法治疗皮脂腺囊肿具有创伤小、无瘢痕、复发率低、患者对外观满意度高等特点,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

皮脂腺囊肿是一种临床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皮脂腺分布较为密集的部位,如头面部、背部等处,主要是由于皮脂腺导管口发生堵塞,并且腺体内的分泌物发生聚积形成囊性肿物。传统治疗皮脂腺囊肿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方式,因存在手术切口长、瘢痕明显、容易复发等特点,不易被患者接受。电离子微创法因术后无明显瘢痕,美容效果较为理想,因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本文选取本院皮肤科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皮脂腺囊肿患者19例为对象,通过统计分析了电离子微创法治疗皮脂腺囊肿的临床疗效,结果统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19例皮脂腺囊肿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探讨,均接受电离子微创法治疗。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3~56岁,平均(32.3±4.2)岁;病程2~29个月,平均(9.4±1.3)个月;囊肿部位:6例颊部、4例额部、4例颧部、3例前臂、2例颈部;囊肿长径为0.5~3.5cm,平均(2.2±0.2)cm;手术创口长径为0.2~0.4cm,平均(0.3±0.05)cm;其中有炎症及感染史者6例,无炎症及感染史者13例。

1.2 方法

术前仔细检查确认囊肿部位无感染症状,充分暴露病灶区域,按常规进行消毒铺巾,采用1%利多卡因沿囊肿周围注射行局部麻醉。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机进行治疗,设置输出电压为5~10V,短火,电烧囊肿顶部皮肤最薄弱处或囊肿破损开口处,烧开1个直径约为2~3mm的孔,穿破囊肿外壁达到囊肿内部。充分挤出囊内分泌物后,持续挤压将囊壁挤出,仔细检查是否完整,周围皮肤组织收缩是否恢复到正常皮脂腺单位大小。对于不能完整挤出囊壁者,使用有齿镊将残余部分勾出,并确认有无囊壁组织残留。然后依次用碘伏、3%的双氧水、0.9%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手术完毕后用碘伏进行局部消毒,术后无需加压包扎、缝合,常规口服抗生素3d。

1.3 观察指标[2,3]

①临床疗效:包括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切口瘢痕消失情况、外形感观评价及复发情况等。②手术创口长度与病变长径比例,病变体积与失血量比例。③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计算统计值和P值,P<0.05表示组间指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所有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00%,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

术后未予缝合,短期可见针尖或粟米粒大小的圆形点状疤痕,治疗后3个月,疤痕绝大部分都完全消失,通过3~12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无一例复发,有着良好的外形观感。

2.2 统计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显示

满意、一般分别为17例和2例,分别占89.47%和10.53%,总满意度达到100%。

3.讨论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刺”“粉瘤”,当皮脂腺导管出现堵塞后,将导致腺体内的分泌物潴留积聚,而无法正常排泄,腺体随之增大而形成囊肿。从生理解剖学上来看,不属于真性上皮肿瘤,既无DNA变异,其囊壁组织本身无滋养血管,其周围皮肤与皮下组织的组织形态发生改变,形成脂肪组织或(和)脂肪组织,无感染或炎症情况下皮脂腺囊壁和周围的组织之间基本无交错和融合情况,因此便于剥离和去除。皮脂腺囊多发生于头面部、四肢和躯体皮脂腺分布较为丰富的部位,感染后囊肿形成溃破而消退,其创口愈合后容易遗留瘢痕,影响到外观美感。传统治疗以手术切除囊肿为主,通常沿着皮肤纹理、神经走行的方向做切口(梭形),切口长度比囊肿的长径略长,从而便于将囊肿内容物、囊壁组织一并彻底清除,切除后,切口行拉拢缝合。其中有效清除囊肿内分泌物并完整去除囊壁细胞为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为了确保能够完整的取出囊肿病灶组织,通常采用梭形长切口,创伤面较大需进行缝合处置,因而切口和缝线均会遗留瘢痕,影响到外形美观。由于囊壁较薄,而且与周围皮肤组织形成严重粘连,手术时囊壁容易受到破坏发生残留,尤其是面部受到感染的囊壁已经被破坏,为减少遗留瘢痕获得美观效果,切除囊肿尽可能缩小切口长度,因而更容易造成囊壁组织细胞的残留,从而导致复发。由于常规手术切除治疗容易对美观造成影响,而且容易复发,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了患者的拒绝和排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医疗器械的不断完善,临床上逐渐采用微创法取出囊壁,以达到减小瘢痕的美观效果[4]。电离子微创法治疗皮脂腺囊肿,是先用针尖直接穿破皮肤达到囊腔内,然后利用金属探头与囊肿组织间的极小间隙所形成的极高电场强度产生等离子火焰,使触头与囊肿组织间达到3000˚C的温度,从而促使病灶组织发生气化、碳化或凝固,逐渐被机体排出或吸收。同时由于高温电凝阻止手术切口出血,即使反复挤压囊肿和采用眼科镊钳勾除囊壁均无出血出现。而且由于手术切口远小于常规手术,因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程度较低,去除囊壁后,周围的皮肤组织可以完全收缩,并且逐渐恢复恢到正常大小,不会形成或遗留瘢痕,从而有效达到微创美容的效果,能够完全满足患者对外形美观的心理预期[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电离子微创法治疗,所有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00%,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未予缝合,短期可见针尖或粟米粒大小的圆形点状疤痕,治疗后3个月,疤痕绝大部分都完全消失,通过3~12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无一例复发,有着良好的外形观感。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分别为:满意17例,为89.47%;一般2例,为10.53%;总满意度为100.00%。由于不同类型囊肿的病理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治疗临床实践中应注意所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对于粘连感染性囊肿的囊形不完整,可以在将完整挤出分泌物后,往囊腔中注入石炭酸溶液,进入将残留的囊壁充分破坏,保证治疗效果。分泌物挤压时做到均匀用力,而囊壁挤压时力度要轻柔、适度。综上所述,采用电离子微创法治疗皮脂腺囊肿,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减少遗留瘢痕,增加美观效果,降低复发率,因而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皮脂腺囊肿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长了粉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