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2019-02-09赵强辽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平安医院消化内科辽宁阜新123000
赵强 辽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平安医院 消化内科 (辽宁 阜新 123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样本,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内科治疗,观察组实施胃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和临床疗效。结果:在住院时间及止血时间方面,观察组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再出血率为25.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再出血率为5.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实施胃镜治疗,效果较好,且再出血率较低。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消化内科疾病,恶心反胃和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进行治疗,还可增加癌变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胃镜与内科作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且均产生了不同的治疗效果[1]。本文为进一步探讨胃镜和内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特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样本,现将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本文的研究样本,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8:7,年龄在31~74岁的区间范围之内。观察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1:9,患者的年龄30~75岁。纳入与排除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已进行过临床检查,在胃和周边组织已发生溃疡,且有出血现象。在参与此次研究之前,工作人员已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在患者及患者家属自愿的情况下实施。同时,本文在选择对象时,已排除在消化道系统、脑血管、脏器、血液和精神等方面存在严重疾病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溃疡类型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上对比和研究。结果见表1。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选择日本生产的奥林巴斯无痛胃镜实施治疗。首先,使用一定比例的生理盐水混合肾上腺素药物对出血位置进行反复清洗和消毒,在清洗干净后,通过胃镜检查仪器观察患者的出血部位和消化道黏膜情况,以出血量、出血速度等指标为依据,分析患者的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其次,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采用金属夹对患者进行止血治疗,借助内镜钳对金属夹实现张开和收紧等作用,实现病灶及周围组织的紧箍,以此来达到止血的目的。最后,当置入的金属夹与患者病灶粘膜处呈现直立状态时,即可结束对患者的胃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治疗,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洗,除去患者口腔异物,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而言,及时给予供氧治疗。随后,在患者下肢部位处放置泡沫板,提高患者供血部位的正常运作水平。同时,给予患者奥美拉唑药物治疗,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药物使用,1次/d,40mg/次。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处理措施,防止患者的生命安全遭受威胁[2]。
表1. 两组的基线资料对比
1.3 观察指标
经过相关治疗后,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效果显著、效果一般和无效三个层级,效果显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无任何出血情况;效果一般: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且出血状况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出血情况均无改善,且病情日趋恶化[3]。治疗总有效=(显著患者数+一般患者数)/总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记录的数据实施处理,其中,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及再出血率比较
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及止血时间方面的用时均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中共有15例患者出现再出血情况,再出血率为25.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0%(3/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2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60例患者中,共有5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例患者有46例有效果的76.67%(4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及再出血率比较
3.讨论
消化性溃疡作为一种慢性多发性疾病,病情严重者可患上胃癌,已成为夺走人类生命的“凶手”之一。临床上,常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抑制患者的胃酸,改善消化粘膜状态,以此来达到治疗溃疡的作用。但是,对于此类疾病而言,内科治疗的复发率较高,且易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和腹痛腹胀等不适反应。同时,由于胃肠道的结构特殊性,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选择胃镜治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适反应的出现几率。有资料表明,在已进行胃镜检查和治疗的诸多患者中,约50%的患者不愿再次尝试,30%以上的患者存在恐惧心理[4]。在此情况下,采取合理舒适的医疗操作对胃肠道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已成为医学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而无痛胃镜,作为一种精明程度较高的电子胃肠镜,因高清晰度和高分辨率的仪器优势,可清楚辨别患者的病变组织,及时对病灶采取对症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同时,运用无痛胃镜对患者进行治疗,整个过程可控制在2~3min之内,诊断率和安全性均较高,已成为临床上检查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本文的结果可知,实施胃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等方面的指标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46/6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胃镜治疗,比选择运用内科治疗的患者而言,住院时间较少,再出血率较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