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用“解放”来实施幼儿教育

2019-01-13王晓琴

魅力中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解放陶行知创造力

王晓琴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鼓楼幼儿园,河北 张家口 075100)

一、解放幼儿创造力的意义

陶行知的思想深受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孟禄的影响,因而他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他成功地将平民教育带到教学中,提出了“生活教育论、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等理念。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创造性的人才,简单的知识传授并不能为人终身受用。而作为人类的启蒙教育——幼儿教育,更应抓住和把握好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素质教育与能力的培养。

二、从何处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教育的灵动性和随机性使教师、特别是幼儿教师的教育无从下手。陶行知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本着这样的理念,教师的教育不应是为幼儿设定死板的目标,而应成为幼儿教育的引导者、挖掘者,用教育的方式挖掘出幼儿潜在的、或者说是本能的创造力。下面,我就以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为理论依据,谈谈幼儿园教师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一)解放幼儿的头脑,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开展主题绘画活动“橙子变变变”中,我们以“解放头脑”为主线,使幼儿在绘画创作中自由想象。宽松的绘画氛围,改变以往幼儿不知画什么或不敢画的现象,自由展开的想象的翅膀。从幼儿的绘画作品中,不难看到使教师惊喜的东西:猫头鹰、电风扇、小老鼠、推土机……不同类别的事物层出不穷,教师也不再以简单的“对”、“错”或者“像”与“不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解放出幼儿的头脑和思维。

(二)解放幼儿的双手,让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希望保育员或先生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幼儿对于“做事情”的积极性超乎人们的想象,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致使他们想要动手去尝试和感受。我们不应用成人的眼光去“指挥”幼儿的创造。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让他们能手脑并用,激发探索力和创作力。

(三)解放幼儿的嘴,让他们探讨生活的千姿百态

如果说解放头脑是解放思维的关键,那解放幼儿的嘴则是解放幼儿思维的途径了。人类与外界的交流与生存不仅需要能力的积淀,还需要社会的交往能力与表达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诗一样:“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一问。” 人类只有通过与外界的交流、通过嘴和眼来传递信息,才能收获知识、收获感受。

1.发展提问表达能力。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提问一定不止一次,教师完全可以顺应幼儿的想法,积极鼓励顺应他们问。创造平等的对话交流环境,使幼儿能有所想便有所问。幼儿的嘴巴得到了解放,也是解放他们的思维的另一种形式。

2.发展能言善辩的能力。提供给幼儿提出问题的机会,就应顺应着幼儿的提问,引发继续思考和讨论。不仅要使幼儿能不自觉的参与到讨论中,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说出对世界的感受和想法。还应使幼儿能尽量讲清自己的想法,学会精炼的讲话。

3.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语言的说和讲,目的就在于能与他人交流,与他人达成一致的想法,在交流中产生倾听、反思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做好顺应幼儿产生矛盾时的碰撞,做一个铺路者而非指挥者,让幼儿在交流中达成共同的共识,从而继续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幼儿园中,许多一日活动的规则和秩序,多数由教师制定,继而“下达”给幼儿。这样的做法,事实上违背了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导致幼儿只能为了遵守规则而遵守,一般来说实施时的效果一定是不明显的。

所以说,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解放幼儿的嘴,抛出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需要制定规则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发幼儿相互间的合作交流的讨论,用他们自己的嘴巴和想法,提出解决的方法,达成规则的共识。

(四)解放幼儿的眼睛,让他们发现千姿百态的世界

观察是最聪明的眼睛,解放幼儿的眼睛就是提供给幼儿自由观察的机会,引导幼儿观察身边千姿百态的世界。幼儿在幼儿园中需要得到的就是多种观察身边事物的机会。只有多观察,才能丰富幼儿的对身边事物的知识经验,发展思维的创造和语言的表达。

(五)解放幼儿的空间,让他们拓展广阔的天地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好玩是幼儿智慧的摇篮,好问是幼儿求知的表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许多活动的开展多在室内进行。这样以安全为口号,禁锢幼儿感受外界环境的机会,无疑是阻碍了幼儿的创造力。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幼儿的顽皮、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在操场上奔跑时,也许是在表现警察与小偷的追捕。秋天秋风吹过树梢时,落下的落叶的追逐,是他们在模仿落叶飘落的美。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对外界的真实反映和表现。教师应解放幼儿的空间,扩展他们的视野。

(六)解放幼儿的时间,让他们装点多彩的人生

陶行知说:“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太紧,把儿童的时间都沾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这样的两个理念看似矛盾却并非矛盾。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不“把儿童的时间沾满”是说不去阻碍幼儿想玩、想做的事,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正是旨在教师应创设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而非为制定幼儿该做的事。

三、让幼儿的创造力得到真正的解放

幼儿是一个充满灵动性的个体,他们的纯真和好奇心都促使他们成为独特又可爱的存在,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感受也促成了他们拥有丰富的创造力的条件。在一代又一代的历史教育的长河中,教育者不断实践、反思,以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能。作为教育者的人民教师应时刻肩负教育的重任,将如何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放在工作的首位。

猜你喜欢

解放陶行知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