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9-01-13麻娅芬
麻娅芬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中心小学,湖南 湘西 416400)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地点,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们的学习息息相关。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实施,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改革。随着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中,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通过进行教育实践和创新教育模式,使小学语文教育生动活泼,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在上课时,往往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为了避免这一点,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积极的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个性。本文就探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育思想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在创新教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影响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迄今为止,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应试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全过程,是影响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在教育实践中,传统的教育思想都是以应试者考试为中心,在学生考试和入学考试过程中,考试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学生应试者应试能力的培养导致每个学生的侧面都被忽视了。
(二)传统教学方法影响教学
当前小学的语文课教学,仍然是机械式灌输式学习,学生还是被动的接收由老师教授的关于书本上的知识点,教学仍然是以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模式。学习的内容都是以老师和书本作为语文教学的标准。却反相应的实践教学,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不能主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导致教学变得流于形式。
(三)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有一些老师因为教学能力不够而无法完成改革的任务。所以在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下,这些专业素养不足的教师不能推动改革的发展,反而拖后了改革的进展。所以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以此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改革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方法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只有教师队伍自身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学校应加注重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重视引进和培养,培养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高素质优秀教师。也就是说教师不仅拥有良好的美德还要能适应学科专业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言传身教,向学生们传递优秀的思想品德,重视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学习高尚的思想。从而能够教学秩序的稳定,保证教学质量[1]。
(二)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
当前小学的语文课教学,缺少相应的实践教学,所以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不能主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导致教学变得流于形式。如果我们想在课堂上实现创新教育,就需要老师们主动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并创造创新的教育思想[2]。小学教师必须意识到小学语文的教学,并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智力能力开发,也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进行启蒙。教师必须首先创新教育观念,积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并引入创新模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兴趣对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明确在课堂上扮演主要角色的是学生,而非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才能促进其文学素养的提升和感知情感能力的发展,创建课堂全新教育模式。
(三)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促进语文语言文学知识和技能传播、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促进了课堂的有效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应该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理论的实例。其次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要注重课堂的多样化,分组学习、个人竞赛等等多种形式课堂,这样就避免讲课的枯燥无味,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还可以设置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让学生也参与到其中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模拟教育情景,这样学生便可以将理论日常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语文教育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老师在教学时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营造与学生和谐的课堂气氛,这就需要授课内容在课堂上更加有趣,使师生更加贴近,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3]。学生会更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例如端午节临近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让孩子们通过朗诵诗歌加深对家乡的热爱。还可以展示自己做的小龙舟,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及习俗。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资源的共享,现在的网络的资源十分的丰富,而且实用性也很强。比如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一些网上的视频、图片,能有效提高作文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网络资料的查找,这样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老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讲课,减少板书时间,这样即节约时间,又提高了学生们的视觉感受,更大程度上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创新课外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思维常常是异想天开,大多不受社会现实的约束,有许多奇妙的想法。教师应该把握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认识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经典的词汇或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郑渊洁的童话系列图书、古典名著的少儿版等等,都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大部分的孩子生活在都市之中,无法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我们可以在初春时节一起踏青,孩子们通过认识植物,野餐,团体游戏等活动,还可以加深对班级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认识。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集体,有利于对孩子们进行素质教育。
结束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一线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进行革新,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对语文教育进行相应的创新。其实,基础教育课程的主力军还是位于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只有教师真正从课堂上进行改革,遵循课程改革的要求,这样课程改革才不会只停留在那些改革的文件中,才可以真正的落到实处。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在上课时,往往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为了避免这一点,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积极发展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小学生的个性。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新教育,先是对现状进行分析,随后指出了信息时代的小学创新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