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2019-01-13卢艳

魅力中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计算方法计算能力错题

卢艳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一小学,辽宁 盘锦 124010)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的基本能力,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学生是在认识数,表示数,比较大小的基础之上的综合能力体现,能考察出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独立思考能力,严谨的态度。每当学生的作业,考卷有计算错误时,家长就会说“孩子太马虎了”其实不然,究主要原因是计算的能力不过关,当计算能力不过关时,填空,列式计算,应用题,还有笔算题失分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降低。因此数学教师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我尝试从以下四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一、从低年级培养学生计算兴趣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

计算能力从低年级打好基础,从小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是学习的基础。课堂上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他们乐在其中,教会学生口算笔算和利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掌握计算方法,达到准确、快速的目的。那就需要教师精心策划,采用多种计算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从而提高能力,达到计算准确、快速。

方法一:游戏。游戏对二年级小朋友是最有吸引力的东西。教学10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时,我就设计了玩扑克游戏,留扑克牌里的1到10,教会学生抽牌组数,运用加、减、乘、除的方法计算。如四个同学玩分两组,每人抽一张牌,两个相乘看那组的结果大,大的就赢。如一组抽到7、5,另一组抽到4、9,结果是7×5=35,4×9=36,36那组机赢了。又比如巧算“24点”的游戏,内容如下:任意抽取4张牌,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为(9—8)×8×3或(9—8÷8)×3等。让同学们利用自习课玩,老师指导,也可以让同学们课后和同学或家长玩,把游戏运用到计算中,培养孩子的计算兴趣。

方法二:用“手”算。二年级小朋友对有关整百、整千数的计算觉得有困难,因为进、退位计算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之间存在矛盾,而且数比较大。因此,我在教学中,开始较多的利用拨计数器帮助学生计算。同时引导提示学生把整千、整百数进退位加减法归结为20以内加减法即可。

方法三:用“口”算。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后,可采用多种比赛形式进行训练,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提高学生“算”的热情。

方法四:用“听”算。就是听算式想得数,把结果写下来。看那个同学听得准,算得对。然后对答案,老师评分。这个方法尽可能每节课练习五分钟,或每天十分钟。多种方式的训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官,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体现新教材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做”数学,享受数学。

二、掌握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

每一种运算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掌握这些理论依据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既不能只追求算法而不讲究算理,也不能只讲算理而不讲究算法,要在分析算理的同时适时渗透、抽象、提炼算法,有效建模,及时组织练习,引导学生逐步领悟算理的基础上自己总结算法。掌握运算定律。如,在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的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探讨计算方法——总结计算方法的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寻找口算方法,经历了口算方法多样化到学生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化算法。在解决问题之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出可以省略乘数末尾的0,算完后再加上没算的几个0,提炼出最为实用的一种口算方法。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所以,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地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途径

没有良好的习惯是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养成良好习惯很重要。良好习惯就是要学生在计算时先看、再想、后算,最后还要检查。先看,就是要求学生要先看清题目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学生计算准确的前提。

再想,就是想清运算顺序,就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在计算时学生很容易忘记进退位,或者把加法当成减法算。所以在确定运算顺序后要认真计算。最后是检查。学生在平常的计算中基本上都不能自觉做到这一步。所以要强调计算完以后一定要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保证计算准确。检查时也要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做到每题必检。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加强书写格式,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使学生的运算思路、计算方法和运算步骤更清晰,同时防止错写漏泄数字和运算符号。当然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四、让“错题”成为提高计算能力的反光镜

在计算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总是不断重复的,就算老师对学生的错误有预见性,并想办法把问题消灭在课堂上。或在错误出现后,及时帮助学生对错题进行收集与分析,及时有针对性的辅导。但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还是出现重复的错误。经过思考,我决定让学生自己找错、记错、认错、辩错和改错。例如学生在计算85-25÷5、8÷2×3时,学生运算顺序不清晰,因此容易出现先加后减,先乘后除的现象。我就让学生先把题目抄到错题本上,算一算,再跟原来做的题目做比较,看是那里错了。从而提高改错的主动性和能力,只有学生自己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改正,才能使自己更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对错误的鉴别,辨析能力等,培养严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不断总结提高计算准确性。

经过近2年的努力,我班同学在作业或检测中,计算部分都取得良好的成绩。就拿最近的第三单元检测来说,本班学生在计算题拿满分的达到98%。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达到高的准确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

猜你喜欢

计算方法计算能力错题
浮力计算方法汇集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圆”易错题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随机振动试验包络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