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
——2019 年“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述评

2019-01-11凌倩雯

中小学校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品质时代学校

凌倩雯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我国教育的战略任务之一,就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对教育质量的追求不仅是实现育人教育目标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更是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教育的品质体现为学校的品质,[1]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来自学校品质,[2]如何建设新时代的高品质学校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学校的掌舵者——校长所面临的时代问题。

在此背景下,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承办的以“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为主题的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于2019 年4 月召开。会议邀请了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校长,围绕“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这一主题,基于教育实践中的热点、疑难问题展开交流。本文在详细梳理会议发言的同时,也参考相关文献对本次会议的成果做出了相关梳理,力求呈现校长们对高品质学校建设的路径及其存在的问题、挑战的思考与主要观点,并基于此对新时代高品质学校的建设提出相关展望。

一、新时代高品质学校的内涵

高品质教育与高品质学校建设是一种具有全新视野和创新角度的教育理念。对于教育品质和高品质学校建设的问题,学界大致是从2013 年开始讨论的。[3]有学者把高品质学校的精神气质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教育人本化、课程多元化、教学个性化、校园生态化、办学特色化、服务精细化。[4]目前关于何为高品质学校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不置可否的是高品质学校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同时具有动态性、多样性和持续性等特征。为此,每所学校都可以着力打造出自己的高品质,实现“一品一校”。

“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让教育走向美学境界”,是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高品质学校建设目标与实践;培养“具有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全球抱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厚专业素养、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在世界发展大舞台中展示中国风采,提出中国方案的人才”是长春日章学园高中打造高品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爱注九年、知行一生”的教育思想,是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二学校追求高品质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培养真性情的人——从真学习走向真教育”是山东省泰安市省庄镇第二中学对高品质学校的注解;“朴素的教育才能恒久,以朴素之道,立‘人’之根本”,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对教育的解读,也是其对高品质学校的追求。

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基因,在探寻高品质学校的建设之路上,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表达,但一致的是他们把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的目标追求。

二、新时代高品质学校的建设路径

高品质学校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关于高品质学校的建设路径,“必须坚持走实践的路子,要大胆探索,积极试行”。[5]如何背靠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脚踏教育现实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的高品质学校建设之路,不同的学校交出了不一样的答卷。

(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我国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指明了方向。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校长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实思考普通高中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叩问普通高中的教育使命,南菁高级中学凝练出“培养南菁气质,塑造高尚人格,让学生追求灵魂的高贵和儒雅”的独特育人指南,走出了一条探索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美学范式之路,同时也是南菁高级中学对新时代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教育回应。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把学生们培养成“拥有美好品质的人”是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二学校校长对立德树人的时代解读。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山东省泰安市省庄镇第二中学校长认为,学校和教师必须清楚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育,他们的回答是要通过“真学习和真教育”,从而“让人成为对自己、家庭、国家有用的人,让人成为真性情的人”。坚守“育人为本”的教育,培养“真正的人”,恪守“本色”的教育初心,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校长对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时代解读。

从更为宽广的视角来看,新时代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不仅体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还在于“为谁培养人”。“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情怀,学成归国的长春日章学园高中校长秉承“国际理解”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中国特色的人才成长目标,着力寻找多元教育价值观中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内在联系,聚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全球型人才,这是该校对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回应。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高品质学校是对中西方教育精华的萃取,通过铸造素质教育的殿堂,构筑精品教育高地。

(二)以学校文化固根本

教育是“尚慢”的艺术,是基于信念的事业,文化则是无声的行动。[6]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文化来教化人心。顾明远教授认为,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7]学校文化不仅包含了物质层面,同时也包含精神层面,其核心正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以及教育理念等。建立学校文化,最主要的是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存在的根本属性正是文化精神的存在。在高品质学校的构建过程中,校长们在基于学校传统,立足当下现实与展望教育未来的基础上,对构建校本文化与提升学校品质做了自己的思考。

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8]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为建立高品质学校,南菁高级中学试图从历史传统的滋养和时代使命的呼唤中探寻改革动因与实践方略。“注重博学、包容,强调质疑、反思和互动、辨析,不仅探讨经史子集,也十分关注社会实际问题”,是肇始于1882 年的南菁书院的办学理念,“忠恕勤俭”是其百年校训,基于此,学校初步形成了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目标的南菁表达:“名校的基地,人才的摇篮,思想的沃土,精神的家园”。

传统与现代兼具是西安高新第二学校的底色。这所诞生于“追求教育普惠、教育公平初心”的学校,一心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致力于让学生在美好学校中接受良好教育,在“三育并举、全面育人”建校思想的引领下,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涵养学校精神,处处彰显着“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的教育情怀。

对于追求真教育,培养真性情的泰安市省庄镇第二中学来说,其校歌——“好样的省庄二中人”是校园文化的最好彰显。歌中唱道:“好样的省庄二中人,‘勤朴忠信’记心上,为国富强学本领忙……”。用“勤朴忠信”的思想、以“新小先生制”等行为做引领,回到原点看教育,培养学生的“求真、养性与重情”。

“欲树之茂者,先培其根;欲学之博者,先固其本。”怀着对教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基于中国本土文化发展出来的一种以自然为本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与美学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立足现实,在传承文化和发展城市文明的追求中,秉承着最朴素的教育认知,传承着石门中学百年来的精神追求,传承“真”与“纯”并展望“进”。

(三)以课程建设谋布局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课程对育人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优质的课程,是学校高品位的体现,也是学校实现全面质量提升的保障。[9]学校课程建设是一种专业实践,办一所学校就必须建设学校自己的课程。[10]在“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研讨会中,校长们无不把课程建设当作打造其高品质学校的重要抓手,突出了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

在课程建设上,南菁高级中学以“大美育”为办学特色,以“江苏省美育课程基地”为建设载体,从办学思想,培养目标的高度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构建了“二轴三类五域”大美育课程结构,并逐渐形成了文化培育、学科渗透、课程整合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开发路径,明确了美育的课程目标,构建了美育理论模型,搭建了美育课程体系并形成了美育特色课程。

在为全球型人才成长奠基的教育实践中,长春日章学园高中始终把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核心问题来思考,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育大纲为抓手,以基础教育国际化为特色,在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以德育课程为根基、以基础课程为核心、以国际课程为特色、以拓展课程为辅助与以活动课程为衍生的奠基性课程体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家国情怀是每一位长春日章学园高中学子的必修课程。

对于西安高新第二学校来说,如何发挥办学优势,统整课程与教学,从而为学生搭建成才的阶梯是其面临的挑战。在“知行一生”思想引领下,探索出了优质普惠的“知行课程体系”,形成了以知行德育课程、知行学科课程、知行活动课程为内容的校本课程体系,并意欲在学校课程建设的理论层面、文化生态层面、实践层面与机制层面实现创新。

面临新时代、新课程的挑战,省庄镇第二中学在思考与探索“学习如何发生、学习是什么以及学习为了什么”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培养学生智慧的独特课程构建之路。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与意商,让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识自我,分别开设了相关课程。

基于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在新时代背景下,在解构与重构中,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石门中学构建了“立德、立言、立身、立业、立品”的课程体系,并在尝试与探索现代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与创新,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四)以教师发展拓内涵

教师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塑造者。[11]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制约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走向高品质学校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能够支撑学校品质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为了营造专业化的教育生活,南菁高级中学着力培养师资队伍,创设了“明远教师工作坊”,促进教研一体化。通过分层分类培养教师,促进教师能力转型,并借助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助力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基于国际化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长春日章学园高中着力打造一流师资团队,“坚持理想信念、坚持能力建设、实施角色转变”是其对国际化教师团队的打造路径。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关键在于爱,西安高新第二学校认为爱的教育是对学生最基本的教育,为此确立了“为理想而教,为创新而教,为未来而教,为幸福而教”的师训。通过夯实教育理论,强化科研能力与提升职业素养,不断提升教师职业境界,培育“从爱到榜样”的共同成长的教师之魂。省庄镇第二中学通过“让教师走下讲台”,引领教师学习和做教育。通过把教师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引导教师走向真学习和真教育,并引导教师从物质追求转向精神追求,找到自己的真性情。基于学校是一个发展中的学习共同体的认知基础,石门中学着力优化学校内部关系,促进师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形成有机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校长与教师平等对话,教师与教师相互合作,朴素的管理之道激发了教师的“教育自觉”。

(五)以学校治理护全局

现阶段,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处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而其重要目标指向就是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体现在观念、制度、行动与监督等不同层面,并且强调主体的多元性、参与性与协同性。学校治理现代化对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建构,实质是探究建设优质学校的过程。[12]

“全面优化学校治理机制,开发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南菁教育品质”是南菁高级中学的总体建设目标。面对时代的变革趋势,南菁高级中学构建了“回应学校变革,优化学校内部治理机制”与“调试外部环境,构建教育公共治理格局”的学校管理模式。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日章学园高中逐步体会到了“国际理解教育”是多元融合、行之有效的国际化合作教育模式,为此,其设计了为全球型人才成长奠基的教育模式,打造了“管理模式融通与文化融合融通”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高新第二学校强调参与主体的多元性,通过深化家校合作、拓展教育资源与加强学生参与社会等方式,来打破学校相对封闭的办学环境,激活教育磁场,同时通过创新教育评价,引领学校实现变革。与其他学校相比,省庄镇第二中学更加注重观念层面的学校治理,通过引导教师、学生等相关主体真学习、真教育从而培养真性情,来实现道德层面的学校领导与治理,并秉持着人的发展应该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相结合的理念,确立快乐、幸福与和谐的教育目标。理念只有落实到制度,功能才得以实现,石门中学通过进一步明确朴素教育的管理理念,构建全面质量管理机制,坚持观念落实与行动研究的全面性、全程性与全员性,来确保学校朴素教育管理理念的落地生根,从而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三、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面临的挑战

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受社会影响又有独立发展空间的学校组织,在探求高品质的建设之路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确立正确的育人目标是建设高品质学校的灵魂。立德树人,“德”字为先,强调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高品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育分”与“育人”之间的矛盾,学校教育如何平衡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高品质学校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如何打造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鲜明标志,学校特色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发展道路,高品质学校的重要内涵则是特色鲜明。但学校特色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与反思总结,又需要基于传统、立足当下与放眼未来的宽广视角。如何基于地域环境与历史文化充分挖掘独特性,如何科学确定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培育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化办学之路从而实现学校的高品质建设目标,是学校发展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如何实现贯通中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中也提出了培养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的学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新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培养目标,既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同时又要致力于培养其跨文化交流能力。如何在教育现有基础上培育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与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生,对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也提出了挑战。

四、结语与展望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教育任务,也面临着不同的教育挑战;不同的地域生发了不同的教育模式,也有着不同的教育特色。但究其根本,学校教育的目标始终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而展开。面对新时代的新命题与新挑战,处于不同地域以及面临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对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问题展开探讨,相对完整地呈现了时代背景下高品质学校建设的不同方面。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高品质学校更需要建设和谐通畅、同生共长的生态环境。[13]如何基于系统性思维,沿着“ 国家治理——教育治理——学校治理”这一逻辑,建立起适应高品质学校发展的生态环境,从而唤醒教育中每一个主体的活力与自觉,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将是我国高品质学校建设要追求的崭新境界。

猜你喜欢

高品质时代学校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既要高品质,也要接地气——上海歌剧院发布2018年演出季
跟着明星感受高品质的吃喝玩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