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自主意识 培养乐学能力
——关于幼小衔接家校互动中养成教育的思考

2019-01-11马瑞芳

中小学校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家校习惯家长

马瑞芳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爱孩子,老母鸡都会。”以此形容中国的家庭教育,究其原因是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中国式妈妈的爱像羽翼一样呵护着孩子,以至于让孩子丧失本该早早拥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事实上,此说不是片面观察,就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因为若要细致观察一下母鸡对小鸡幼时哺育的全过程,早期的爱护又何尝有错?毕竟小鸡刚出壳时比较娇嫩、弱小,母鸡此时既要保护其不受伤害,同时要带动式地教其学会觅食。可是,人们往往观察至此,便轻下“爱得过度”或“爱不可过度”的论断。事实上,若要留心观察,待小鸡长大一点,母鸡妈妈便开始驱逐前后跟随的小鸡,甚至狠心地将其啄离身边,此时老母鸡俨然又成了苛刻的“虎妈”。如果说,动物的繁衍、成长和生存出于本能,而人类则更须于理性中将本能与能动运用得恰到好处。

一、早点放手助成长

针对适龄儿童入学,校方接纳片区的孩子入学,正如家长当初不能选择性地去生育一个孩子一样,都应带着满满的爱去接纳,并于一开始就进行家校密切的协同,在双方配合下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学习的新环境和新生活。于是,在引导中放手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便成为家校最应达成的共识和期待。从历年来观察和经验中不难发现,对一些新入学的孩子来说,由于孩子自身幼小而出现的动手能力不强、生活能力较弱是一个原因,而家长在一片爱子心切下过多的包办则是导致孩子能力弱化最根本的原因。由此可见,学校在改变入学新生的同时,首要的是要影响和改变家长,只有赢得家长的配合和实现家校的良性互动,孩子入学后才能得以快速改变和提高。

在家校互动中,家长要配合学校、减少包办,居家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引导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比如整理书包、放置好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自取餐具等。当然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面对渐然的独立与自主,做不好、不会做,本属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家长的担心若全然靠前而去越俎代庖,那就不是孩子的问题。比如在校期间,一二年级学生搞卫生,为了求好、讲快,有的家长往往担心孩子不会做、做不好,于是就会出现成人完全代劳、孩子却在一边玩的现象。这是在一片爱子疼女的心切下,有的家长完全忽视本该有意识地带动孩子参与其中的做法,从而延长逐渐地进入以孩子为主、成人为辅的成长预期。在此阶段,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多组织一些年级家长会,无论是座谈分享,还是讲座教学,目的都是通过家长的改变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在家长正确的思想观念下得以转变和成长,从而更好地带动孩子减少依赖,尽快走向自主和自立。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且是一生中对其影响最久远的亲人。养大,未必真正成人,因为在社会属性中,成人的概念是在德业互动成长中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人。于是,教之以“孝”,育之以“善”,便成为孩子成长中师长应尽的责任,可这一切都是出于爱。“娘疼儿,不由人”是本能的爱,“雨泽过润,万物之灭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爱过度,就是溺爱,溺爱而不自觉,对孩子有求必应的放纵和纵容,甚至没能力也要勉强迎合,其结果正如清代学者吴楚材所言:“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所以,身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宠爱孩子本身没有错,但要为爱设置符合正常情理的基本价值底限,以让孩子清楚知道是非和界限,必要时要坚决对孩子说“不”。尤其是在孩子入学后,家校在爱孩子上要达成共识,善于在“爱”与“严”上相互授权,让大爱这一接受与付出的实践活动,真正发挥出来,助推孩子快速成人、成才。

二、培养习惯重养成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孩童时期的心灵如同一片净土,播种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此阶段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期。教育家陈鹤琴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于是,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应该成为家校共同承担的责任。就家庭而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可见,父母的言行将决定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小处不可随便”“生活即教育”,说明教育无处不在,教育无处不是生活中的训练。所以,家校要积极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书香氛围。同时,师长无论何时,都应当保持言谈、举止的温文尔雅,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出好榜样,用切实的身教影响和带动孩子,“润物细无声”地潜移默化孩子的心灵,于日积月累中让孩子的优雅举止和高尚情操在不自觉中形成。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不断重复实践的结果。于是,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可见,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严格训练和反复强化的结果。好习惯塑造好性格,而习惯的养成需要师长的带动以及陪护中学会放手,必要时还需要加以强化。研究发现,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中学就是改造习惯的时期。因此,在养成习惯上,身为师长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关键环节。当然,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同时,还要防止不良的习惯在孩子身上发生。在叶圣陶看来,“好习惯不嫌其多,但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尤其是妨害他人的习惯,是恶劣品质的流露,是侵害他人和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端倪。当然,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有些不良的习惯是不自觉的,甚至是无意识的,于此就需要师长及时发现和矫正,还要适时从思想、心理上加以正向诱导,使孩子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并积极配合消除不良习惯的再次发生。

好习惯可以有千条万条,可最好的习惯无外乎是培养孩子时时刻刻的向善之心。老子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在老子看来,“天道”是自然无为的,故而“无亲”;之所以“常与善人”,是因为善人合于道、合于德,而“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因此,善人能够得到天地的护佑。诚然,善良的心最为博大、宽宏,能够包容宇宙万物,造福于人类苍生。学校德育工作本质上就是养成孩子一心向善的习惯。故而,在家校共育上,只要围绕一个“善”字抓德育,倡导“日行一善”的好习惯,德育工作就会落到实处。因为每个孩子能够每天争取做一件好事,将善言善行传递下去,于帮助别人中也会使自身受到关爱和帮助。“君子以善立身,小人以恶亡身”,“人无善不存,民无善不和,国无善不兴。”可见,日行一善,无论是对己身还是对全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善的正能量接力。所以,带动孩子养成日行一善的好习惯,且能够长年如一日地注重善行积累,无疑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三、人生茹苦须趁早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番对话表明,孔子在当时虽然名满天下,但孔子从来都不掩饰“吾少而贱”,因为他深知,他所取得的成就皆得益于其少小身出寒门为谋生而逐渐掌握的各项生活技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人的出身无论有何不同,尽早地树立起正确的苦乐观不容置疑。因为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而蜜可以养人,也可以贻害人。师长在关爱“新生代”时,溺爱孩子一定是最愚蠢的爱,因为娇生惯养绝不是对孩子“爱之则为之谋长远”。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西方亦有谚语言:“上帝爱你,才叫你吃苦。”这都说明从小培养吃苦与做事能力的重要性。人们常讲“英雄不问出处”,但出身环境一定会影响英雄的格局与成就。事实上,及早让孩子具备生活能力和做事能力,孩子自然就会减少依赖,忘掉自己的出身,超越自己的出身,有所作为的概率就会加大。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承古以来的经验表明,师长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吃点苦、受点累,心理上受点折磨、犯点难,对增强其生活及今后事业中的承受力,以及直面生活的抗压能力是最大智慧。故而,师长要敢于跳出传统的教育思维和模式,把孩子的“眼耳鼻舌身意”从“封闭式”转为“开放式”,从“听话型”向“创造型”转变,放手给孩子以自由、宽松的环境,从而增强其独立性和自主发展的意识。当然,孩子开始时往往会做不好,甚至“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对孩子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如扫地不够干净,盛饭会撒出来等,但身为父母要有耐心,不可动不动就立即代劳包办或指责,而是要辅助性地给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甚至多给几次重复独立做的机会,从而使孩子尽快学会做、做得好。于此,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使孩子勇气和意志力得到锻炼。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尽甘来”的大道理讲起来没有人不深知其中深意,可一旦涉及自己的孩子时,很多家长往往就是横不下那颗“爱之愈深,严之愈切”的心。孩子跌一跤,做父母的是急忙扶起来,还是鼓励其自己爬起来,反映的是不同的教育观,当然其结果也大相径庭。然而作为成年人几乎都明白,若要做好一件事情,必然要经历艰辛的奋斗;要掌握一套本领,也必须要经历艰苦的磨炼。在困境面前,不肯吃苦的肯定不能成功;即使在一帆风顺的情况下,没有吃过苦的人,也很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困难吓倒。可见,勇于吃苦、肯于吃苦是迈向成功的资本积累,也是一种代价,而隐藏在代价背后的则是通往成功的大门!“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少年当识苦滋味。诚然,快乐人生无不从茹苦开始,吃苦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每一个成功者都是苦出来的,而勇于吃苦既需要适应,更需要吃苦上的训练。“你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很苦!”成功从来没有捷径可走。

四、激励进取多赏识

“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成功的教育是一个不断让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过程。如果说,学校是教学的主战场,那么家庭当然就是教育的主战场。为此,学校的教学对象不仅面向孩子,还应该向家庭辐射。论及家庭教育,家长的学养当然已无法统一尺度,而教育引导孩子的观念、思想则可以趋同。若是家长不善于和孩子沟通,不懂得去赏识孩子的优长,以及适时鼓励孩子的闪光点,那么这个家庭的教育成效就不会很高。所谓的赏识,就是关注孩子的优点,以及放大其优点,激活孩子自信的火花。所以,和孩子沟通,首先从赏识孩子、鼓励孩子做起。现实生活中,哪怕是成年人也是喜欢被别人肯定、赏识的,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为此,家校要携起手来,平时要善于从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发现优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及时多说几句“你好棒”“你真行”“大长进”等赞许的话,给孩子在成长过程以幸福感和成就感,无疑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和信心的。当然,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以及鼓励孩子,乃至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所以,多看孩子的优点,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美,带给教育守望者的将是另一番景象。事实表明,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地面对未来。故而,学会赞美,学会赏识,沟通互动就不再是难事,教育就会变得更轻松、更和谐,也更加具有成效!

师长需要发现孩子的优点,放大孩子的优点,多一些鼓励和帮助,少一些批评和指责,教育本来就应该如此简单。尤其处于入学期的孩子,更需要家校双方共同形成教育合力,如果家庭一方的教育互动不上,学校的老师无论付出多少努力,其教学成效一定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上,不但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而且家长有时也要善于采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进步,因为家庭教育是孩子与家长合作的过程,孩子在达到家长预期要求后,给予奖励是一种必要的肯定形式。不过需要明确的是,绝不可把奖励当成“贿赂”。因此,在运用奖励手段时,应该突出表彰孩子进步显著的一面,以此让孩子在心理上和思想上获得成长进步上的愉悦感。如果奖励能让孩子在精神上获得成就感,这种奖励方法无疑是最佳的。比如,在家里或在关心孩子的熟人中间,当着孩子的面褒奖孩子的良好品行与求知变化,此亦是“人前教子”最独特、有效的方法。值得提醒的是,奖励要让孩子经过努力才能得到,一定要回避随成人的情绪而定。因为父母的奖励过于随意,会使孩子得不到正确的自我评价,甚至会造成为了奖励而作假或讨好的行为。此外,奖品也不在名贵,而在于寓教于乐的玩具、书籍、生活用品等,特别是能够满足孩子盼望已久的奖励的愿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天底下没有哪个孩子是十全十美的,但也要相信没有一个健全的孩子是教不好的,所以教育才要努力地为社会塑造健全而独立的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具有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和见解,有时是成年人理解不了的,故而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横加指责孩子,不应粗暴地强加自己的意愿给孩子,留点成长预期和空间给孩子是教育规律使然。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表明,刚入学的孩子都存一定的“短板”,这种现象存在是暂时的,也是短期的,如孩子缺乏恒心、胆小、存在畏难情绪等等。所以,对于刚入学的孩子,理应客观地看待这一适应成长的阶段,于期待中相信孩子在各方面的超越。在此期间,家校不必要过早地把孩子成绩看得太重要,而是要在素质能力的培养上多下功夫。因为人格塑造、品质培养、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是影响或将贯穿一个人成长的始终,尤其是低龄阶段的正确教育引导,将有助于孩子健康身心的锻造、良好品格的培养、家庭情感的熏陶、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为此,家校于配合中应多多引导家长参与其间,积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共同而良好的教育环境。

五、大量识字乐阅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心,处处皆教育。教育的契机如果排除胎教以外,孩子出生后每时每刻都是时机。孩子入学虽然有教材按部就班,但早早让孩子具备轻松快速的阅读能力,是每一个家长和教师乐见其成的,也是今后学习各种学科知识的基本功。反思课堂化的教学,人们常常无视孩子在课堂外所具有的无限发展潜能,始终追求习以为常的课堂化教学成效,以致忽视孩子于生活中自然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为此,家校在引导孩子识字上要充分地认识到,一个户外广告牌、一个道路导视牌,目光所处皆是“识字课本”,生活中的时时处处皆是教育。陶行知言“生活即教育,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活化社会大课堂,师长就要在生活中教,孩子就要在生活中学,因为任何脱离生活的教育都有可能是枯燥的、僵化的和没有显著成效的。所以,教师和家长有心教,孩子就会在不经意中提升认字能力,于不知不觉中能够阅读和爱上阅读。故而,孩子会不会绝不是孩子的问题,教与不教则是成人的见识与意识的问题。“人生识字糊涂始”,在看待孩子懂和不懂的问题,基本上成人都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从不懂处教起,不会时学起的。

论及快速、有效地识字方法,读诵国学经典可以称得上是最有效的“终南捷径”,同时还能奠定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今在很多成年人看来,读诵经典似乎有些难度,可是小孩子读上一段时间却能轻松自如地背诵,并能做到终身不忘,这便是孩童在13 岁之前的最大优长。故而师长能够抓住这个关键期,无论是开启校本课程,还是开展特色化教学,国学置入课程教学都需要急行,让新入学的孩子一入校就能原本接受经典教学,当属“事半功倍”的明智之举。当然,开启经典诵读课程,难免会产生争议或疑虑,究其原因是因为今人远离和忘却经典太久,以至于失却对经典的信心,难见经典教习的经验和成效。“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当功利化的教学与西方化的教育隔离今人与古圣先贤神相往来,惧怕经典厚重的人文哲思也就不足为怪。在中华文化复兴的浪潮到来之时,唯有学校是责无旁贷和应及早知难而进的,毕竟古人实践了上千年,今人能有何迟疑?于是,家校协同于课前课后,居家课子念几句“子曰诗云”“焉哉乎也”,让师生共学、亲子共学化为践行传统文化复兴的切实行动,让孩子们也带动一下我们成人学经典,补补传统文化课,当属一件师生共同见证成长的乐事,不亦快焉?

为了切实支持和帮助孩子快速地适应学校生活,家校当互动经营书香校园和创建学习化家庭。就经营书香门第而言,其实就是营造阅读的环境,让孩子们置身于书香书海中接受熏染。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校要发挥好家长学校的作用,对家长进行宣传孩子学经典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长的认可和共识,并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构建宽松、和谐的家庭学习氛围。同时,学校要给予孩子一个任务,就是放学回家带动爸爸妈妈共读蒙学经典或“四书”中较短篇章,目的在于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孩子的成就感,同时增进各自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当然,诵读经典不能神化,因为毕竟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当属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故而家长和孩子一起学,必须持之以恒。让坚持变成一种与经典长伴的习惯,让经典走进孩子精神世界,孩子自然“腹有诗书气自华”,从此变得内心高贵起来。

猜你喜欢

家校习惯家长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上课好习惯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