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貌合神离” 走进“真实有效”
——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9-01-11江苏省昆山市周市华城美地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长方体交流情境

江苏省昆山市周市华城美地小学 张 铭

“现在的课堂呀,学生出了错误也不敢指出,一节课下来就是掌声不断,‘真棒’泛滥;课堂上动不动就小组合作操作、讨论交流,好不热闹;课堂上是热闹了,可是课堂常规、学习纪律、行为习惯都变差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好生更好,差生更差了。”这是很多教师的感慨。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数学教学更精彩。但反思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否认,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我们丢失了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东西——“真实有效”。

情境一:“算法多样”就是想怎么算就怎么算吗?

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一课时,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出示例题“115-87”,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A:115-97 =115-100+3 =18(书中做法)

B:115-97=110-97+5 =18

C:115-97 =117-97-2 =18

D:115-97 =115-95-2 =18

E:115-97 =100-97+15 =18

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你觉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135-96 。

情境二:“合作探究”就是最佳学习方式的摆设吗?

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把桌上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

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就在组内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搭建”的争论声:“我想选6 个长方体”“我想横着搭”“我想……”。课堂上,有的几人操作,有的单独搭建,有的摆弄学具,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干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小组合作学习杂乱无章、流于形式。

情境三:“发展评价”就是简单的鼓励和赞扬吗?

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非常正确,表扬他!”另一个学生又回答了一个问题,教师又一句:“说得真好,你真棒。”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反思情境一: 注重比较、适时指导,让算法多样更合理

“算法多样化”之后需要什么?答案肯定是“算法最优化”。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单纯的计算方法越多越好,而是通过比较“多中选优”,通过指导“择优选用”,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自主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在课堂上,我们希望学生在操作中、探究中、体验中去获取知识、培养思维、发展能力,但是,这也需要教师的巧妙点拨和适时指导,放任“自主”,就失去“有效”,这不是我们所期望和追求的。在本案例中,学生的计算方法在思维上存在着差异性和层次性,教师没安排巧妙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优化,而是“你觉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学生的思维状态和思维能力很难继续形成和提高。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设计合理、巧妙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对比、分析、讨论,明确方法间的联系与区别,得到既简便又自己理解的方法。上述案例中,当学生得出多种解法后,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设计:

师:你听懂了这位学生的方法了吗?请你分享一下。(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师:你认可他的方法吗?你觉得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师:你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谁的方法更简便一些?(引导比较,适时指导)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都觉得自己的方法很好,那我们来一个计算比赛,好吗?

这样设计,学生在思考、交流、对比、竞赛中知己知彼,体会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碰撞了智慧火花,发散了数学思维,培养了优化意识,这样的交流才是必要的、有效的。

反思情境二:明确要求、合理分工,让合作探究更有效

合作学习需要时机上和次数上的组织,需要分工上和要求上的明确,需要时间上和角色上的保证。动不动就合作,缺少合理的人员分工,缺少操作的明确要求,教学效果也不是有效的。上述案例中,教师设计的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活动,课堂气氛表面活跃,效果却是不理想的,学生在小组活动时还是各自为政,没有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小组内优秀生光彩熠熠,落后生更多是成了陪衬和观众。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设计:

师:四人一组,玩一个拼一拼的游戏。课件出示要求:

(1)用袋子中所有的小正方体(棱长1 厘米)拼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

(2)把每次的数据记录到学习单上。(每组一张学习单,记录小正方体个数、长、宽、高、体积等数据)

(3)2 人负责拼,1 人负责记录,1 人观察,时间8 分钟。

(4)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特长,学生在小组活动时要求明确,各司其职,有操作、有思考、有观察、有交流、有倾听,每位学生都可以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反思情境三:把握分寸、强化功能,让发展评价更优化

课堂评价要具有导向、强化、激励和反馈功能,其目的是检验知识掌握情况,调动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但是,教师一概以“非常棒”“说得好”“表扬他”等进行评价,这样真能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吗?教师过多的、笼统的、随意的评价,不但难以对学习活动起到激励、促动作用,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应付和浮躁的心态。上述案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句“非常正确!表扬他”,是否扼杀了其他同学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要让评价语言焕发色彩:“你的想法很独特,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意见?”“你的回答肯定对其他同学更有启发!”……在表扬学生时要注意分寸:你真棒——怎么棒?你真好——为何好?你真聪明——聪明在哪?……要具体地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其享受学习成果,明确努力方向,防止鼓励性评价成为善意的谎言。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构建真实有效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我们正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只有摒弃一些虚有的形式,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做实、做优、做强,才能真正做到走出“貌合神离” ,走进“真实有效”,这样的课堂才精彩!

猜你喜欢

长方体交流情境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抓不变量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