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探究

2019-01-1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中小学教育集团滨江小学冷月红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情境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中小学教育集团滨江小学 冷月红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通过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作用。为此,在小学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数学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立足教材,引导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学习乐趣,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与探究数学问题,这样可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教学为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化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大屏幕为学生播放了学校的平面图,引导学生对这一幅平面图进行观察与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其中包含哪些数学问题。学生们看着眼前这幅平面图就是自己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学习兴趣自然被调动了起来,大家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学生们发现很多数学问题,有的学生说:“我们学校的长方形操场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有的学生说:“我们学校的正方形升国旗台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还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学校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由此可见,通过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的生活化情境,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生活经验分析数学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关系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价值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二、挖掘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探究

教学实践表明,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所引入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就能越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因此,在小学数学生活化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与生活实际有关的素材,以引导学生理解与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以《折线统计图》这一课教学为例,笔者引入了自己在国庆节期间的一件事:国庆节期间,大家有走亲访友的,有出去游玩的,但是老师却被关在了家里,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样一个生动真实的情况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大家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于是我告诉大家:“因为我家的孩子发烧了。”然后我把一张写满测量体温度数的纸拿出来向学生展示,我接着说:“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看看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老师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折线统计图呈现出来。”热心肠的学生们开始积极动脑,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见得,通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入,很好地引导学生从生活问题入手主动探究数学知识,这样的方法既唤醒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也让学生在老师所讲的生活故事中产生一定的共鸣,从而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践,拓展数学知识

在学习完数学新知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明确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有针对性地突破重难点知识,巩固知识基础,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联系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教学为例,笔者根据所学知识为学生布置了一些课下作业,让学生在课下通过亲身实践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请你回到家后,计算一下自己家牙膏盒子的表面积?或者计算一下自己家的鱼缸的表面积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在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应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转变为生动直观的生活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生活领域内探究并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整个数学课堂生活化,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