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2019-01-11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中学唐登亮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中学 唐登亮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影响下,教师习惯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传授数学知识,这样不仅会让学生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且还会打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起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高中数学相较初中数学升级了难度,各个数学公式、数学原理、数学定理等数学知识较抽象晦涩,学生理解起来较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依然延续落后的教学模式,采取单一的教学途径传导数学知识,就会直接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长此以往会让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可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加大改革的决心,完善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教师队伍。
一、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生动化情境
大数据时代到来,人类的交流方式不再局限于线下面对面、一对一沟通,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备、社交软件等互联网工具为人类超越时空的互动关系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生活方式的改变颠覆了我国教育的传播媒介,其以黑板、粉笔、教材为中心的传输桥梁转变为了以移动电脑、手机、电子平板等多功能媒体为主的介质层面。教师不但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教育设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文本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境,这就为教师的高效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学习“平面的基本性质”时,笔者先利用影音播放器播放了介绍平面的动漫视频,通过感染性较强的画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快速沉浸在平面知识的学习环境中;其次,笔者指着黑板、课本、铅笔盒对学生说:视频中为我们介绍了平面的概念,你们能说出老师所指物体有几个平面吗?学生答:六个,笔者再接着提问:这六个平面是如何构成物体的呢?学生陷入思考状;最后,笔者导入了这些物品的平面展示图片,以便利用活泼有趣的形象化视觉语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加强他们的空间感,为其学好几何知识做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探讨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自由
在新课改背景之前,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发布具体的数学指令时,教师只让学生紧紧跟在自己的教学步伐后面,既没有为他们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间,同时又不愿意放手教学的话语权,在无形之中就会限制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学会适时放手,以启发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以便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向量的数量积”时,笔者先借助PPT课件导入了一则数学案例,即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为S,力F所做的功应该怎样计算?其次,笔者将学生分成三到五人的小组,让各组学生共同讨论上述问题,并结合此题目探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笔者则不时地穿插进各组的探讨中,但没有随意地干涉学生的想法,而是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最后,各组代表上讲台前阐述各自的观念,其他学生可以发表不同看法。等所有人发完言之后,笔者再结合学生的论点进行相应讲解和补充,以便将向量的数量积知识顺利导入学生的脑海之中。
三、穿插多种多样的数学游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心理学家斯蒂芬森认为游戏是一种媒介,它诞生的目的不仅在于供人们消遣娱乐,还在于通过人们参与游戏的过程寓教于乐。数学知识的理论性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直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窃窃私语、不认真听讲等,游戏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上述现象,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无形中打造和谐的数学课堂。
在学习“抽样方法”时,笔者没有直接传授抽样方法的知识,而是让学生以同桌、前后桌或者左右桌的形式自行组成游戏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游戏形式编写一部微剧,各组成员规定具体的游戏情境,但要巧妙地将抽样的方法融入剧本内容中,各组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人物台词、主题思想、故事情节等事项。等时间差不多之后,各组展现各自的创意,表演完之后要阐述自己运用的是哪种抽样方法,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辩论,笔者则作为裁判维护班级秩序,最后再结合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说明,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学生为本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吸收数学知识,使他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所以,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潜能发挥,以便提高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