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要素在学习中落地生根
——低年级统编教材关注语文要素教学初探
2019-01-11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 何 燕
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统编教材中,各种语文要素被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能力点,体现在各单元的导语、阅读提示、习题设计、旁批、补白等助学系统中。关注语文要素,发展关键能力,有利于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让生命成长更加灵慧、智远。
一、识字教学关注语文要素,提高学习效率
方法,即学习中“剩下来的东西”“带得走的东西”和“可再生的东西”。识字教学中学习方法的精准建构和有效获得,是语文要素学习的关键,是言语实践内化与外延协调统一的重要保证。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很大,只有掌握了识字的方法、策略,才有利于学生提高识字效率。
1.找共同点,举一反三。“呀、呢、吗、吧”是一下《要下雨了》课中的生字。可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字形,发现它们的结构相同、偏旁相同,就连口字旁在字中的位置都差不多;再带领学生编书写要领:口在左,要偏上;然后引导今后遇到像这类偏旁相同的生字,也可以用找共同点的方法来学;最后,再出示“欢、观、戏、对”“地、块、场、坡”等同类型字供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拓宽识字视野,提高识字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统编教材中,具有这样特点的生字编排还有很多。只要教师有心,将语文要素的学习教到位,一定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2.找不同点,细致甄别。“会、走”是一下《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的生字,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字的相同点,发现它们结构一样,都含有“人”字。对于“人”的发现我非常惊喜,甚至有些意外。当时,我灵光一现,及时追问:“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学生继续观察发现:“会”中的“人”在上,“走”中的“人”在下,且在左下。我又问:“人”在两个字中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吗?学生总结:“人”在上讲对称,“人”在左有短长。此时,再指导学生写好这两个字,自然水到渠成。
细节决定成败。正因细节的不同,才体现出不同汉字的精髓与神韵,也才成就了汉字的个性之美。抓住细节的不同,细致甄别,是此次生字教学最大的成功之处。只有善于引导教扎实,才能让语文要素在学生的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阅读教学关注语文要素,促进思维提升
教材中各单元均有语文要素的训练重点,这是统编教材的编写特色。阅读教学中要紧抓各单元语文要素训练点,时刻关注语文要素的学习,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1.重视朗读,点亮思维。低年级如何体现语用?朗读就是一种语用。在低年级,一定要夯实学生朗读的基础。“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二下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点,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对于“注意语气”较为熟悉,而“注意重音”是教材新提出的要求。 以第2 课《找春天》为例:教学第4 自然段“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我指导学生朗读品味,注意语气和重音。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学生扣住“探”“眉毛”读出重音,画面感顿时活了起来。接着学第5 自然段“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读中体会重音在哪,再小组交流。学生发现“一朵两朵”“眼睛”要读出重音。接着我又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这些地方读出重音有什么理由?你有什么感受?顷刻间,学生的思维被点亮了:“从‘早开’看出是早春,春天刚来,开的花很少,所以远远望去才像春天的眼睛啊!”朗读促发了思维,思维为朗读增添了质感。有了思维的参与和碰撞,重音的朗读一下子鲜活起来,丰富起来。
当然,会朗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把课文读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把朗读与思维紧密结合,朗读才有了活力和意义,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技巧。
2.发现问题,提升思维。教学实践中,教师思考着的教学会引导学生思考,而思考着的学生又会促进教师思考,正所谓教学相长也,会发问是会思考的重要标志。 二上《曹冲称象》是一篇经典的文章,许多学生在幼儿园就读过这个故事了,似乎没什么可挖之处。可经过认真研读,我发现这是一篇极妙的文章。为培养学生自主发问、研问的能力,教学重点段第四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称象的经过),相机在课题下板书“石头”,再启迪学生思考:此时,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经过思考,学生问:“明明是称象,怎么变成了装石头、称石头了?”还有的问:“石头为什么一定要装到画线的地方?”这些问题提得多好啊!我即时抓住这一教学生长点,引导学生深入朗读、交流探讨、解决问题。至此,学生对曹冲称象的巧妙和智慧有了深入的领会。这就是深度学习,这就是高阶思维啊!
训练语文要素的实践活动,关键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乐学,善思,敢问,语文要素的学习,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力的提升应当是步调一致、和谐共生的。
三、课后练习关注语文要素,强化潜能挖掘
1.紧密联系,增强内化。“借助提示讲故事”是二下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点。 《蜘蛛开店》课后练习中安排了示意图,形象地提示了故事情节。教师可将课后练习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在熟练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借助示意图及童话结构反复的特点来讲述故事。故事分三个相似版块:卖口罩、卖围巾和卖袜子。为了降低讲述的难度,让所有学生都会讲,我先指导学生每一个版块抓住四个要点来讲:卖什么、写招牌、顾客、结果,再让学生分版块练习,然后将三个版块连起来讲述。这样分层练习,学生讲述既容易,又印证了“跳一跳能够着”的教育原理。
加强课后练习与课内重点内容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有利于鼓励学生增强言语内化,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
2.迁移运用,拓展外延。教材各单元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知识、方法、习惯等要素,合理设计内容梯度,将语文要素穿插其中,力争在少而精的练习中渗透可迁移、运用的方法,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二下《开满鲜花的小路》书后练习第三题: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故事中不小心漏在路上的花种给大家带来了快乐与美好,充满了温情,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升华和迁移,启发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生活中,什么样的礼物才是美好的礼物?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认识到,能给他人带去快乐的礼物就是最好的礼物,如:为妈妈倒的一杯茶、植树节种下的一棵树、灾区孩子收到捐来的衣物等。
认识美好、感悟美好、传递美好、创造美好,是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发展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应当从基础教育抓起,从低年级教学做起。关注语文要素,让生命灵慧;发展关键能力,让生命智远。今后,我们还会在“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更多层面,将语文要素的教学研究推向深入,努力让语文要素在学生心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