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理念下小学音乐真学课堂的构建

2019-01-11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小学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态音乐课堂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李 晓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心情愉悦,对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音乐生态课堂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音乐课堂,它主张在唤醒生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音乐潜力,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要以真学为目标,真正地为学生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愉悦的情绪,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述,给予学生空间,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本身就是集欣赏性与创造性为一体的活动,生态课堂适合学生学习特点,适合多元化课堂发展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践行生态理念的几点策略。

一、唤醒,打开音乐之门

唤醒教育,是适应当前教学改革发展的。教育意在唤醒,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唤醒就是学习兴趣的引入,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源自于一种内在的体验。在这样的体验中,教师要积极为其打造一个充满着探究意义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全情投入,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更是如此,教师不能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不能忽视掉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生态课堂就要真正地展示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展示出课堂的活性。

例如在《冬天的故事》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在唤醒教育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冬天是充满着无尽的想象空间的季节,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地融入到音乐的欣赏中去,教师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利用多媒体制作了有关冬天景色的图片,配上了美妙的音乐。在欣赏图片的时候让学生感受冬天:“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启一场冬季之旅吧!让我们在这节课中开启一场音乐盛宴,走进冬天的童话中。”于是,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情感氛围也在无形中营造了出来。

氛围需要营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生态教育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激发起学生对于音乐活动的兴趣,这是教师首先要去践行的。以学生的接受度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尊重学生,才是音乐教学的成功。

二、欣赏,尊重学生个性

音乐活动在于欣赏,自主学习中更要有欣赏活动,这是充分地展示出学生的自主性的活动,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个欣赏的空间,尊重学生的欣赏个性,使其能够在欣赏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获得音乐学习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

例如在《八月桂花遍地开》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引导学生们先去自主感受音乐情感,在这首曲子的背后有着一种热情、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现在的小学生也许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革命,所以教师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了相关的材料,使其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去感受音乐,在课上教师让学生自主聆听音乐,在小组中去讨论有关音乐的主题等问题,讨论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在这样的自主性活动中去开启欣赏之旅,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其可以在一种尊重、平等的环境中去学习音乐。

又如在四年级音乐课程《天鹅湖》中,教师一开始用谈话引入教学:“你们见过天鹅吗?天鹅最喜欢哪些动作?”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四小天鹅舞曲》,欣赏天鹅优美的舞姿,为接下来欣赏《天鹅湖》做知识准备。因此在欣赏俄罗斯柴可夫斯基的弦乐曲《天鹅湖》音乐时,学生对天鹅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借助实物彩带等,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学习用彩带表现乐曲的情绪,正确理解并掌握音乐的三段式结构。这样用具象化的物体,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结构,正确理解并表达音乐中所含的感情。音乐的美需要被发现,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让音乐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在小学教材中,合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比如在小学音乐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融演唱、表演、欣赏、实践、创造为一体,有的孩子喜欢唱歌,有的孩子喜欢表演,有的孩子善于创造,多种音乐题材,为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音乐才华的机会。学生的个性成长需要一个平台,这个平台需要教师为其搭建,学生只有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才能发现音乐本身为其带来的精神力量,才能逐渐地提升音乐素养,教师要给予学生个性展示的机会。

三、评价,树立学习信心

欣赏,是一种自觉的行为,音乐不仅需要欣赏,更需要表现,尤其是在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上,更需要教师的鼓励性评价。每个学生都需要在学习中树立信心,音乐表现活动中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充足的自信心,评价在这个环节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激励性评价不仅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带来助力,还能使学生在不断地感悟音乐的过程中,体悟到自己参与的乐趣。

例如在《江南好》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情感,通过身体律动的形式来活跃自己的思维,把握音乐的情感,很多学生都很羞怯,不敢通过肢体来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于是教师鼓励学生们:“同学们,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上天赐给人间的天使,我相信你们对音乐都有着更为独到的体验,用你们自己的身体来表现出音乐感受,这是你们都可以做到的。”于是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下,渐渐加入了动作,有的学生虽然动作不够完美,但是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教师都给予了肯定。所以说,语言激励、用言语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也有助于学生大胆表现美、创造美。

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细微的肯定动作,一个赞赏的目光,都能带给孩子无穷的动力。比如一次在欣赏贺绿汀的《摇篮曲》时,有的孩子听着音乐摇头晃脑,积极投入,有的孩子轻轻打着节拍,有的用画笔描绘音乐中的场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你们都是小小音乐家,音乐的世界在向你们敞开怀抱。”积极赞赏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激励性的评价更能给学生传达动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学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着无以言说的意义,特别是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生活的态度产生影响。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期待重视的心理,评价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生态理念可以践行其中,教师一定不能忘记学生主体,要将唤醒与支持放在关键性的环节,不忘初心,尊重学生,打开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本文从唤醒开始,提出了打开音乐之门的路径,在学生的欣赏中去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评价中去激励学生发展三个观点,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践行了生态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才能使音乐课堂教学朝着更为宽广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音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音乐
生态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