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课堂对话,提升学习质量

2019-01-11江苏省海门市东城小学季燕燕

小学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零点小数分数

江苏省海门市东城小学 季燕燕

对话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在传统的课堂上,师生间更多是问答式的对话,师生双方处于不均衡的地位,所以即便是对话,也只能是形式上的,而在确立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成为现实,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所以对话成为师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形式,成为教师贯彻教学意图的重要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在对话过程中要注重有效对话,用对话来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对话中探寻,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已有基础来设计教学环节,而学生的基础到底怎么样,学生在新知识上已经有了哪些认识,这些问题并不是光凭猜测就可以确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话来探寻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学生的已有基础,进而确定之后的教学重点和方向,这样的对话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有更精准的起点。

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我创设一个野营中分享食物的情境,学生很快用除法算式平均分了苹果和矿泉水,在面对两个人平均分一个蛋糕的时候,学生犯了难,于是我与学生展开了这样的对话:

师:为了公平起见,这个蛋糕他们要怎么分?

生:平均分。

师:那么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呢?

生:半个。

师: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出将1平均分成两份的结果吗,就像上面这两个式子一样?

生 1∶0.5。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数的?

生1:平时在考试的时候有些题目是半分,半分就是0.5分,所以0.5应该表示一半的意思。

师:看来你是一个注意观察的孩子,其实我们平时都见过这个数对吗,它确实可以表示一半。

师: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还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什么是分数呢,把你知道的说一说好吗?

生2: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这个二分之一就是一个分数。

师:还有哪些同学知道这个数,举一下手。

师:老师请知道这个分数的同学到前面来写一写这个数。

……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因为面对新的问题,教师不能确认哪些学生已经了解了分数的相关知识,也不知道学生的了解到达怎样的程度,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话来引领学生的学习,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去向,在对话过程中,学生提到了小数和分数,教师在肯定0.5就是一半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表示方法,就是淡化小数,直达本课的主题,在一些学生知道分数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写一写这个分数,然后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和表示的意思,分数的学习就自然展开了。

二、在对话中引领,推动学生的深入探索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的课堂行为,如果没有平等,学生总是在教师的指令下操作,他们就失去了思考的主动性,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话来引领学生,摸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而推动他们的后续学习。

例如在“认识小数”的教学中,我创设一个文具商店的情境,让学生从一些熟悉的文具的价格出发,从对话中展开学习:

师:知道这支铅笔的价格吗?

生(齐):6角。

师:可是老师看到的标价是0.6元啊,这个零点六是个什么数?

生(齐):小数。

师:看来你们对今天学习的内容不陌生,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经常用到这样的数,你能举个例子吗,要求比这个0.6大一些。

生1:0.7元。

师:这个小数表示多少?

生:7角。

生2:0.8元,就是8角。

生3:0.9元,就是9角。

师:谁再说一个?

生4:1.1元,一元一角的意思。

师:大家的回答都挺好,我们先来看看这个1.1元,这个1(手指整数部分的1)表示什么?

生:1元。

师:(手指小数部分的1)这个1呢?

生:1角。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5:小数点后面是几,就表示几角。

师:也就是说这个零点几元与几角是对应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元等于 10角,零点几元就是几角,这个小数与1元有什么关系?

生6:将一元分成10份,零点几就表示这样的几份。

师:学习到这里,你想起什么知识没?

生:我想到了分数,零点几跟十分之几表示的含义是一样的。

师:老师提供一幅图,请你在正方形中画出下面的小数来。

……

价格中的小数是学生在生活中最熟悉的小数案例,因为学生都具备购买商品的经验,所以从这一类小数入手来引导学生的探究是最合适的,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话来“刺探”学生对于小数的了解到了什么程度,然后通过几个小数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让学生结合小数的具体含义将小数与十分之几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将未知的知识与已知知识联系起来,纳入到原有的认知体系中去。

三、在对话中明晰,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把控学生的真实状态,针对学生认知中的薄弱之处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将根深蒂固的认识固定下来,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对话可以推动学生的数学建模,丰富学生的认知体系。

例如在《认识百分数》的教学中,我与学生展开如下一段对话:

师:通过刚才的小组研究和交流,我发现不少学生在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上有研究,下面我们就这个话题再来讨论讨论,你怎样定义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的?

生1:我认为百分数就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是分母为100的分数。

生2:我来补充一下,百分数除了是确定分母是一百之外,和分数还是有一定的不同的,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普通分数的分子一定是整数。

师:感谢你的补充,大家发现这一点了吗?

生:发现了。

师:想过为什么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吗?

生3:我认为这也是迫不得已吧。

师:怎么个迫不得已呢?

生3:因为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这样方便比较百分数的大小,所以有时候它的分子就只能是小数了。

师:老师还是比较认同你的看法的,其他同学呢,还有补充吗?

生4:我觉得百分数和小数不一样,刚才我们做的那道题目中有些分数是不能用百分数表示的,有的分数可以,说明分数的适应范围比百分数要广。

师:我们认识的分数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但是百分数不同,特用于表示数量关系,所以大家在应用百分数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一点。

师:其实在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比我们生活中能见到的分数还要多,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看看这些百分数都表示什么含义。

……

毫无疑问,案例中这样的对话推动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越来越明确,因为在对话中集聚了集体的智慧,而且学生相互之间可以补充、质疑、交流,所以他们可以将原来比较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可以将原来陌生的领域补全,在这样的对话中,理越辩越明,数学认识越来越深入,学生的知识的体系堆积得越来越完善,他们的收获将是多元的,由此可见这样对话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总之,对话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应该为教师所重视,通过对话,教师要获得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和心里所想的东西;通过对话,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数学学习,为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打好基础;通过对话,学生还能提出质疑,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想法来引导他们的反思和查遗补缺,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充分、更加高效。

猜你喜欢

零点小数分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函数零点、不等式恒成立
导数与函数零点的不解之缘
透视函数的零点问题
分数的脚步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分数的由来
小数的认识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