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本体,指向语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

2019-01-11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九曲小学

小学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句内容阅读教学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九曲小学 陈 瑜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部编人教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未能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特点开展教学指导工作,难以按照目前的实际教学规律和情况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学习技巧,导致教学效果降低,无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应该总结丰富经验,按照当前的教学特点开展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以此全面提升各方面的教学水平。

一、突出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字核心价值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工作中,将读懂文章内容作为主要目标,挖掘人文因素作为辅助教学,而如何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成为目前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工作中,教师应全面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回归本体,指向语用,更好地明确出阅读教学方向和切入点,以此提升整体的阅读教学效果和水平。此阶段应该明确认识到阅读教学并非单纯地阅读,而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具体内容,了解其中的事件因素、情境因素、任务因素和内涵因素,体会文章的真实情感,并明确语言表达的方式,体悟作者在创作文章过程中较为真实的思路,并全面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使得学生更好地阅读。例如:在讲解部编人教小学《雪地里的画家》一课期间,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先阅读文章的语句内容,在通顺阅读之后相互探讨“为什么说雪地里的小画家?”“小画家都是谁?”小学生带着问题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情感,有助于全面提升各方面的教学效果。此阶段教师应全面分析学生是否存在文章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并指导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搜集文章语句,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增强各方面教学效果。

二、突出文本的核心价值

要想从根本上做到语文阅读教学回归,不仅要全面掌握学科属性,还需更好地解决相关备课问题,在课前的备课阶段突出文本的核心价值,指向语用,更好地为学生讲解阅读知识,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各方面的阅读能力。例如:在讲解部编人教《文具的家》一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笼统地阅读文章大概内容,在形成初步认知以后,仔细地阅读其中语句,然后提出问题: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对话是什么意思?贝贝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自己的铅笔和橡皮呢?在提出问题以后引导小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然后每位小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此阶段教师应重视小学生对“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这句话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正确观念意识。在阅读这篇课文以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放学回家之后与家长对话,按照这个模式阅教学,有助于提升其语言的应用能力,并回归到教学的本体。

三、利用阅读方式丰富语用词汇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正确地通过阅读方式,丰富语用方面词汇量,全面增强各方面的教学效果。此阶段教师应重视单元导语的选择,结合教材内容情况和教学需求,正确地开展各方面指导工作和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部编人教语文《小壁虎借尾巴》课程期间,应该重视导语中凸显出人文主题“小壁虎找尾巴”和语用要求“学会语言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在教学期间各种内容的工具性,促使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并重视人文方面和语用方面的教育,回归课本主体,更好地完成语用教学工作。此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认真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主题内容,并了解“壁虎”,之后认真地阅读课文内容,全面了解其中的知识和思路,形成对文章含义的正确体会,积极体悟和感受文章知识。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壁虎”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察壁虎运动的情况下,正确的理解文章内容。在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其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内容、写作形式和语用特点,将学生划分成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可以按照课文的内容相互沟通和交流,理解其中的内涵,并促使学生语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在研究阅读中落实语用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中,应该正确地开展研究阅读活动,将语用的教学目标合理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提升各方面的教学效果。此阶段教师应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严格沟通交流的情况下,了解字词、语句、段落、篇章方面的语言规律,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收获和体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使各方面教学工作的落实和实施。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重视语用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开展各方面语用的指导工作,以此全面增强相关教学效果,优化工作体系和模式。例如:在讲解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坐井观天》一课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先阅读文章内容,然后理解字词、语句的内涵,相互沟通和交流。之后教师可以根据研究阅读的成果,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平台,小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观看教师制作的课文视频,然后搜集相应的语句知识和阅读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教师利用多元化的交流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增强其阅读的积极性,在沟通交流中培养小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在部编人教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提出了学习要求和单元导语中的语用要求相互一致,学生需要体会文章的内容和句子含义,教师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语句含义的方式方法,达到良好的导学工作目的。

五、细读文本内容和课后问题,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在部编人教教材方面,虽然目前每个单元都是按照一个主题进行编排,但是,在一些单元中选编的名家作品,其中的词语、段落还有修辞等等有些独有的特征,小学生很难更好地理解,语用能力的培养效果很低。因此,在阅读教学工作中应指导学生细读其中各种内容,重视相关语言文字的合理运用,了解其中的奥秘,并明确语用的最终目标。尤其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指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表达形式,积极地借鉴和运用在作文写作中,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价值,例如:在讲解部编人教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课程期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细读其中的语句内容,主要就是“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还有“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们笑着,跳着,是那么开心”等语句。此阶段不仅要指导小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思想,还应该使其学习语句的规律,自主性地写作一些相关类型的语句,丰富学生的词汇和写作句型,全面激发其参与写作活动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除了要细读文本内容以外,还需重视课后问题的仔细阅读,在其中提炼出相关的重点和难点文本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基础内容落实,全面增强阅读和学习能力,有助于充分发挥导向指引的重要作用。部分课后问题的设计,已经将文本中的语言特色元素全面体现处理,仔细地进行阅读,能够全面了解其中的语用内容,并按照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例如:讲解部编人教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程,课后提出了问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像是“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将此类句子画出来,然后联系上文和下文情况,相互之间合理地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其中内容,不仅可以全面培养其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还能通过科学的教学培养其语用能力,促使各方面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增强,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遵循回归主题的原则,指向语用开展教育活动,不仅要重点进行各种课本内容的讲解,还需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其语用能力,激发其参与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教学工作的局限性,这样除了可以全面增强各方面的教学工作效果,还优化了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语句内容阅读教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重点:语句衔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