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1江苏省阜宁县公兴中心小学李德兵
江苏省阜宁县公兴中心小学 李德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时代对小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在生活中提取与数学有关的情景、来源于现实的事例,让抽象的数学具象化,能使学生迅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而且,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直观思维,抽象思维只是辅助,所以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合适而且有效。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1.营造生动化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程度有限,无法全面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且,由于小学数学学科自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思维性,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借助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小学数学学习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的日常,加深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的联系,最终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目的,营造生动化课堂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零花钱的数额,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又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2.有利于消化知识,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数学问题比较抽象,难度也高,如果引入生活情景展开教学内容,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数学内容转化为较为具体的内容,从而降低数学学习重点的难度,通过更加直观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内容。但是,在利用生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注意力程度,从多种角度不断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不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生活情境法来降低学习难度,可以实现学生对于之前学习内容的认知,更加容易接触数学,减少数学学科的隔阂感,从而高效完成教学工作。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教学法应用原则
1.情境教学要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处于六年的一个变动期,其学习过程相当长,展开具体的教学计划也应该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具体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其数学学习的内容较为简单和单一,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基础问题进行生活情境教学设置,举出符合该年龄段学生认知的例子;针对高年级的教学,可以不使用实际例子,而采取多样化的生活性问题来创建生活情境。比如,在学习除法时,有关商的近似值等相关学习内容,以购买教材或者文具等为切入点,全班一共有8个分组,其中每组都要配备3支铅笔、3块橡皮、6把尺子等,询问学生对已有的21支铅笔、23块橡皮以及50把尺子可以分配给几个组,并且是否每一组的配备都会齐全等。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学生会发现当22支铅笔和橡皮的数量只能满足7个组的需要时,即22÷3=7.3(组)≈7(组),再引入教学内容,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然后再进一步扩展一些生活中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求解的情景,或者向学生抛出问题,还有多少实际问题可以这样解决,从而使得数学学习走进学生的生活,加强对于近似值的应用和分析,并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生活情境创设应符合生活实际
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从具体的生活实践出发,结合学生已经获得的生活经验,因为生活情境源于生活现实。所以说生活情境应符合实际,尽可能不要去捏造不存在的情境。比如有的教师在进行加法教学时,设定这样的情景,哈士奇带着钱去购物。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会吸引学生注意,但学生精力集中在了对事例真实性的思考,对于展开课堂教学是极为不利的。当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具体的教学实例的真实性分散,忽视其中包括的数学知识时,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进行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
3.生活情境教学应掌握教学重难点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创建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教学时,大多还是仅仅流于表面,没有深入底层含义,只是单纯地认为课堂教学需要情景教学,而且没有情景教学就难以顺应新课改的教学潮流,从而使得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还是处于比较机械的程度。即使在课堂上创设了相关的生活情境,仍然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课堂活力,造成教学重难点无法落实。由此,教师创设生活情境教学,需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在情景上,而非知识点上,以免造成生活情境乱用,抓不住教学重点的现状。否则就达不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运用生活情境时都需要切实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教学要抓重点,将课程中重要知识点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三、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和方法
1.注意激发数学学习的生活性
在实际生活中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数学知识,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可能离开数学。数学属于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表现形式较为抽象。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需要构建生活化的实践情境来将学生带进学习的内容中,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得其认知和发展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2.激发生活情境的联想力
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中,要求数学学习要贴近学生生活、贴合学生实践发展、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由此在实际的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产生直接的联系,并增强其对于案例的感知程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教师通过激发生活情境的联想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联想,从而在不同的案例中感知到数学的魅力,形成多维度的学习。
3.创建高质量的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涉及到一部分理论知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困难是必然的。由此,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可以从理论知识学习出发,将其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案例表现出来,并逐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比如,在讲解算法时,对于加减互相转化的学习,可创设更高质量的生活情境来加深学生认知。最常见的情形就是买东西时零钱的换取,本身只需要支付16元,当支付20元和1元的时候,就可以找回整的5元。通过将数学学习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这些理论知识的重要作用。
4.让情境回归生活
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其本质的目的还在于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现实生活中,并逐渐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由此,加强对于学生数学生活技能的培训是尤为重要的。可以通过锻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并且用自己的已有知识解决的方法,有效地增强其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对生活情境的教学中,对于平均数的学习,最为常见的就是带领学生郊游时,对于所观察的小池塘水深的计算问题。实践中,小池塘附近会有相应的指示牌,显示出平均水深,最后通过学生向学生询问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于平均数的认知。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化的生活范围内,提高对于数学学习内容的认识程度,最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利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开展,并可以在充分结合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利用实际情景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的利用,最终加深对数学学习内容的内化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