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指向,促进阅读教学走向精彩

2019-01-11浙江省义乌市黄杨梅小学吴雄旦

小学时代 2019年22期
关键词:指向雷锋课文

浙江省义乌市黄杨梅小学 吴雄旦

阅读能力是大数据时代每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小学教师来说,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当进行多元指向的教学,帮助小学生掌握多元化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当代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理解能力,并且对其他学科产生良好的影响。

一、多元指向以教材阅读为基础

部编版小学教材新增了许多适合小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课文,如《梅兰芳蓄须》《记金华双龙洞》等。同时,部编版教材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有所变化,增强了学生的语感练习,使拼音进入儿歌学习,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到了教材的学习体系,还增加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因此,部编版教材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综合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并把家长带入到教学体系中来,这有助于推动全民阅读的趋势,更是语文教学中多元指向的基础。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的根本,如果语文教学完全脱离语文教材,那么这堂课至少不是一堂完美的课。因为语文教材可以带给学生文化精华,逐步提高其阅读能力,助力语文教学的多元指向。当然,阅读中不只有“读”,还要求学生去“解”,就是去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理解文本的整体结构,还需要进行思辨。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读懂一篇课文,就得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当中进行引导:

一是学会反思自己,正确解读课文。例如,在阅读《与时间赛跑》这一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明白时间是很宝贵的,转瞬即逝,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时间观念,做事情不再拖延。要在课文的帮助下让学生知道时间应该珍惜,就像林清玄所做的那样。

二是深入探究和辩证理解。例如,在阅读课文《灰雀》时,通过列宁问灰雀去了哪里,而不是问男孩儿。在仔细的推测中,学生可以发现列宁这样问是为了保护男孩的自尊心。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明白了列宁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三是层层推理、学习、思考。学生在阅读《惊弓之鸟》这一篇课文时,会对为什么只要拉弓就让大雁掉下来充满着疑惑。仔细分析更羸的话,就会发现这其实就是思维的路线图,也是观察与推理的最佳范例。

当然,在以教材为基础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形成“互联网+”的多元指向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网上的课件对课文的背景等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利于学生阅读。

二、多元指向以课外阅读为拓展

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不妨多鼓励学生读一些课外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毕竟,仅仅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雷锋日记》,并通过这一本书告诉孩子这是反映雷锋先进思想的作品,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雷锋的精神,并且日记中直截了当地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通俗易懂,有助于学生更生动、更具体地了解作为学习榜样的雷锋。

再如,教师可以在班内组建几个语文阅读小组,并且定时发布一些语文阅读的任务,让小组内的成员合作写出一篇对于这本书的解读(解读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像《绿野仙踪》《绿蔷薇的安妮》《汤姆索亚历险记》《淘气包马小跳》等较为简单有趣的书可以推荐给低年级学生阅读,像《羊脂球》《红与黑》《平凡的世界》《繁星 春水》等较深奥的书就适合高年级的学生阅读。并且在阅读后,教师可以出一些相关的题目,以此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且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让学生不只是毫无章法地阅读。

此外,阅读这些优秀的课外书,学生可以实时提问,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和阅读能力。

因此,我们应当践行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为了实现“教与行”的生命教育,陶行知先生还提到要解放孩子,让他们有学习的自由与机会。其中首先要解放思想,使他们自己能够思考;其次是要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够干事情;还有就是要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见。这样他们才会渴望学习,做他们乐意去做的事;这样他们才能够在课外主动、开心地去阅读;这样才会促进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三、多元指向以劳动实践为载体

凡事都离不开实践,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让学生从文字中获取知识,显然是“纸上谈兵”,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深刻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亲自实践才行。比如说,笔者在教学《观察日记》这一个单元的时候,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叶圣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好久,终于发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更是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窝的变化。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他们的观察都很细致啊,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一样去观察呢?下面,我希望你们认真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文中提到的方法去观察一种相同的事物,看看你们能不能得到相同的结论,你们有信心吗?”之后,同学们果真去认真观察了,有的得到了与课文相同的结论,有的观察结果却与课文不大相同。为什么会不相同呢?学生又通过共同阅读其他资料找到了原因:有一些是因为季节、地点不同,还有一些是因为同学的观察方法有误。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分注重于对题目的解答,通常会忽略与学生动手能力的结合。其实,阅读是现实生活的结果。学生真正地需要与他人交流,欣赏故事及其美丽之处。例如,散文是最离不开生活的一种文体。在实际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需要读散文,就会被它的美所吸引,并且大体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如何划分段落,总的思想和美丽句子的美在哪里。我们语文课应该恢复阅读的真实语境,从阅读的实际需要出发,激发阅读兴趣。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在“每日好文推广”“课前五分钟演讲”“诗词朗诵大会”“征文比赛”等活动中,每周推出一两个学生作为阅读小明星,并且对个人及其群体的既定目标的达成进行打分。每半学期评选“读书之星”“读书标兵”“读书笔记之星”等并作为校级荣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顺利实施了主题阅读,真正实现了高效、愉快阅读的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了解现在的语文阅读教育模式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加强多元指向,将语文阅读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将多元的阅读教学方法渗透在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在小学这一认知能力养成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形成灵活的阅读思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教学走向精彩。

猜你喜欢

指向雷锋课文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背课文的小偷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背课文
写给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