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数学本质,凸显思维深度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2019-01-11江苏省徐州市经十路小学童春霞
江苏省徐州市经十路小学 童春霞
我国逐渐成为一个教育大国,随着“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理念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革,其中数学课程改革也不断深入,教师在授课时并不是在单纯地讲课,而是注重学生在数学思维上的不断提升。
一、感受数学课程中数学规定的重要性以及合理性
我们不难看出,数学课本上有着许多的法则、符号、约定俗成、书写格式等,而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并不会清楚地为学生讲解这些数学约定,只是让学生记住,长此以往,学生的一些问题还没来得及问出口,就已经被扼杀在心中。但是数学规定可以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在一方面碰了壁,可以重新思考看看其他方面是否能行得通,这样可以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体会数学规定的重要性
在2011 年版的《课程标准》中就有提到过:要让学生自己感受数学规定的合理性,在感受和理性这个过程中学会进行数学思考,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适当地解释数学规定,教师可以去了解一些数学规定的历史,在授课中为学生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规定的理解和认知。
在教学运算顺序时,有题:买一支铅笔需要5 角,一块橡皮需要4 角,一个练习本需要1 元,那么,买3 支铅笔,1 块橡皮,4 个练习本,一共需要多少钱?在这个问题中涉及生活常识,即1 元=10 角,根据题意可以得出一个算式:3×5+1×4+4×10,若没有“先乘除后加减”这一数学规定,算式结果与实际经验不符。老师在授课时可以先告诉学生这个算式的答案,然后让他们去计算,当他们先加减后乘除运算时,发现计算出的结果不正确,自然会想到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这样计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这样在他们的思想上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并且也可以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感受数学规定的合理性
例如,在教学“除法”这一课程时,数学上有规定“零不能作除数”,学生都是好奇宝宝,便有人问“为什么”,此时老师可以举例:8÷0=?根据乘除的意义可以知道,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数使得0×这个数=8,然而却找不到这样的数字,因为0 乘任何数都等于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不断理解数学规定的合理性。
郜舒竹教授曾经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授课时,要重视“所以然”。
二、数学知识的本质及内涵
康托尔曾经说过:“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授课时应当不断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感受数学的内涵。
1.数学知识的本质
数学起源于古希腊语,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的基本要素就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现代数学在学习方法上面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演绎性,从基本的定义和公理出发,经逻辑推理再到定理的发展方式。使用这种方法并非偶然,而是内在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教师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对本次数学教学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认识,再者,要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些有效的活动,使其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所涉及的数学概念都是非常基本和非常重要的,往往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本质,对小学阶段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
2.数学知识的内涵
数学的内涵包括用数学的观点去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语言、图标、符号表示等进行数学交流。通过理性思维来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和感受数学之美。一美国学者的观点是“文化的特征是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但并不依赖个人意识,个人通过学习它那个群体的习俗、信仰和技术来获得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对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一种产物,它的抽象性决定了数学是一种文化。
知识与思想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数学,这两点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点都不是数学了。教师应当找到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高度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解决完一个问题时,可以再多举出几个类似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之后解题思路会更加清晰,数学思维能力也可以有很大的提高。思维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仿说”到“愿说”最后到“会说”,不断地去引导他们,进一步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