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2019-01-11江苏省昆山市青阳港实验学校

小学时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数感糖果小数

江苏省昆山市青阳港实验学校 王 磊

小学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何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笔者经过文献、相关教育的书籍阅读,发现了数感的培养的重要性。何为“数感”?《数学课程标准》中这样定义“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奠基石,下面笔者结合案例谈谈数感培养的策略。

一、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

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数的认知需要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因此,在数的概念的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去感受数的意义、数的大小。例如:在猜数字环节,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袋糖果,让学生猜一猜糖果的数量。这时,学生会根据糖果大概的量猜一个数字。

比如:当时我们班一个男孩子就说20 颗。

师:多了。

生:15 颗。

师:少了。

生:18 颗。

那到底有多少颗糖果呢?下面请同学拆开数数看。学生一颗一颗数着,体会数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数字的大小,体会区间,经历数感培养的过程。

再比如:让学生体会数字的意义。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每组学生都有一包糖果,在不数的情况下,让他们进行小组间的交换,最后糖果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笔者观察,他们在交换的时候大多是掂一下重量,然后选择与哪组交换。

大概六到七分钟左右,老师问:我看你们在掂重量,那掂出来没有?

生:老师,感觉都差不多。

师:那在换的时候,当你知道什么信息时,你就能知道能不能交换了呢?

生:糖果的数量。

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出了学会数数,认识数字的必要性。

二、在具体情境中培养数感

数学是应用性学科。因此,生活中的很多情景都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以帮助他们培养数感。例如:在认识长度单位“米”时,教师可以布置回家作业,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交流哪些东西的长度可以用“米”这个单位来衡量。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如:小朋友的身高可以用“米”,妈妈买窗帘用“米”,我家床是两米的,我家的房子长四米等等。笔者在教学时会带学生去操场的跑道感受不同距离的长度,用不同的方式量一量,走一走。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创设情境,利用电脑软件将问题情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学生更容易投入到动漫情境中。这能够帮助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问题,沉浸在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之中。利用动画导入问题,使得问题更加具有真实性,给抽象的问题赋予了现实的情境,学生觉得有趣,自然会喜欢数学这门学科,最后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数感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在游戏中体会计数单位

在学习计数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数豆子玩。教师先给学生10 颗豆子,他们一颗一颗数得好认真。接着给他们30 颗豆子,这时候,学生数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有的同学还是一颗一颗地数,有些同学开始两颗两颗地数,还有一些同学五颗五颗地数。接下来教师给学生100 颗豆子,有的小组突然开始10 个为一组数,这样不会数着数着就忘了,最后数一下一共有几组就知道总数了。这时教师很自然地引入了计数单位,10 和100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对今后学倍数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数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再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10 个小学生围成一个圈,老师播放一段音乐,音乐声停,教师喊几,学生就要几个人抱在一起,没有凑成规定人数的就会被淘汰。游戏之前,教师请学生思考,最少会有几个人被淘汰?如果是4 个人抱在一起呢?5 个人呢?原本枯燥且难以理解的除法计算,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游戏中解决了,数学的计算不再是抽象的数字,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形成数感。

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感

在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数感上要由直观思维逐渐转化为逻辑思维。学生不仅要会认数,还要会用数。例如:在教学《认识万以内数》这个单元时,不可能让学生一个一个从1 数到1 万。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大数,如家庭存款、我校学生人数、用水量、电器的价格等。课堂上,学生交流收集的数据,并借助计数器摆一摆,说说这些数的组成等。在三年级教学小数时,我就设计了超市购物的情境,把商品的价格带到教室,并让学生把这些价格进行分类。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把38,7 和12 归为一类,把8.5,3.2 和4.6 归为一类,以此引出“认识小数”的课题。学生在初步体悟生活和小数的密切联系后,感受到小数的现实意义。借助学生经验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知识的结构化,也有利于学生产生认识小数的愿望。然后让学生说说8.5 元、3.2 元和4.6元是多少钱,使学生们认识到:8.5 元就是8 元5 角、3.2 元就是3 元2 角、4.6 元就是4 元6 角。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小数,还复习了钱币单位转化的知识,这对后面小数的单位换算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取材于生活,且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感,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意义。

现在社会上有种言论:数学学了有什么用,会简单的加减法,认识数字够用了,计算还有计算器。其实不然,数学学习,并不是学习简单加减乘除运算,而是学习一种思维,培养数感,数感延伸到其他学科,也同样适用。最后,小学生的数学数感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耐心,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去学习、体验、感悟数,我们需要将数感的培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猜你喜欢

数感糖果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观察:糖果找不同
雨季里的糖果湖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