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途径

2019-01-11江苏省沭阳县扎下中心小学任会宝

小学时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跨栏体育运动体育课

江苏省沭阳县扎下中心小学 任会宝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不同,不受有限教室空间的限制,在操场等活动场所中,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以及课堂参与度。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体育课的这一独特优势来积极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开展拓展学生体育素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获取体育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的体育核心素养。

一、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在逐渐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当下,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也应当及时做出更新与改进。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重在强调帮助学生在运动锻炼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合理应用这一训练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还能够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中包括对待体育运动的正确看法,体育运动中团队合作理念的体现,个人意志品质在体育运动中的显著影响作用等等有利于学生今后身心健康保持的一些心态、看法。同时,素质拓展训练相较于传统的体育课堂来说更富趣味性,丰富的训练模式以及多彩的教学形式能够减少体育课堂参与度低下等教学问题的出现,从而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

二、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途径

1.结合学生综合情况,合理设置训练内容

众所周知,过量的体育运动会使人产生身体与心理上的疲惫感。体育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过量”这个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不同的人对于体育运动量的可承受范围是不同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体育教师能够轻松地绕操场跑完两公里,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两公里就是一项困难的挑战。然而,在教学观察中我们会见到一些厌恶体育课的学生,这令我们感到惊讶:不受课桌椅约束、能够进行活动的体育课难道不是学生期待、热爱的一堂课吗?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是由于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设置了体育锻炼量。例如,在提升跑步速度时,如果学生没有在教师规定时间内返回就会被罚跑,在一次又一次的全力冲刺中,学生的体力也将逐渐下降,就更难达到要求的速度了。然而,一些严格的体育教师还会要求学生继续进行跑步训练,使学生感到极度疲惫与厌恶。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融合素质拓展训练时,应当时刻把握学生能够承受的体育运动合理量。例如,在锻炼学生的跑步耐力素质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所在年级段的不同来为他们设定不同路程的跑步接力。在能够使学生得到肌肉锻炼而又不会过度消耗学生身心意志的锻炼范围内,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益处,包括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意志、品质的磨炼,也就在体育锻炼中进行了学生素质的拓展训练,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安全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素质拓展

安全第一的原则是教师必须要向学生强调的训练注意事项。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前,教师应当针对当天训练内容中需要遵循的步骤、容易产生的伤害进行详细的讲解。例如,在引导学生练习跨栏时,教师应当首先示范正确的跨栏姿势,并且进行详尽的分步讲解,带领学生充分掌握正确的跨栏步骤。然而,如果仅仅做到这样就允许学生开始自由练习,很容易出现大量各种类型的“跨栏事故”:因撞栏而摔倒,到栏前因畏怯而摔倒,跨栏姿势错误而摔倒……那么,跨栏是否应该被划分为危险运动而停止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其实任何体育运动都存在着使训练者受伤的可能性,训练方式、时间、地点的选择错误都会带来不顺利的训练过程。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就应当通过自己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尽量减少发生锻炼意外的可能性。在跨栏练习开始前,教师就可以结合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来提醒学生在跨栏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失误,可能会带来哪些伤害,提升学生练习时的谨慎度,从而减少练习意外的发生。只有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体育素质拓展训练才能顺利、如期、高效地开展。

3.了解学生各自特点,因材而后施教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喜好,对于逐渐形成个人性格特点、思想观念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体育方面也多有着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然而,许多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完相应课堂内容后仍然会要求学生持续这一学习内容的训练,即便学生已经达到了训练要求。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因长时间持续单一训练或并不喜欢该训练类型而产生厌倦感,不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素质训练,也就降低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拓展。相反的,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活动时间,即允许学生利用相关体育器材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例如打篮球、踢足球、踢毽子、跳绳等,这些体育运动也能够在特定方面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来提升身体素质,放松紧张的心情,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拓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允许学生开始自由活动前,应当做好活动场地及活动类型的规定,以保证学生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

除了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自由活动,教师在正常的教学任务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定学习目标要求。例如,在踢毽子这一运动上,许多男同学都不太擅长,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差距特点来设置合理的、因学生而异的训练要求,即要求女学生能够连续一次性踢十个时,就可以放松对男同学的要求,如一次性连续踢八个。从而帮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中开展素质拓展,不会产生畏惧或是厌恶的情感,在快乐与成就感中进行体育能力的提升以及增加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4.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兴趣

与其他学科相同,体育课的教学也会因为课堂教学形式的枯燥单一而失去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参与度。例如,在进行跑步训练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要求学生围绕操场跑圈,学生会很容易在这样乏味而又疲惫的运动过程中感到厌倦与厌烦,不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素质拓展训练,也就导致体育课教学效率的下降。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锻炼活动来首先激发起学生的训练兴趣,在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提高。如果是在跑步训练中,就可以采用前文提到的接力赛的方法,来增加体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通过一段段接力路程,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比赛带来的乐趣与挑战,也能够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同时,在不断地训练中,学生也能够提升自身的跑步耐力与速度,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素质的目的。

另外,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负责进行学习效果评定的往往是体育教师。通过教育实践,笔者发现,如果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当“小老师”的机会,学生就能够在有趣而严谨的评定过程中加深对体育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在学习广播体操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面对面站成两排,先由一排学生开始做广播操,另一排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评分,再交换过来进行一遍。最后,两组学生互相交流意见,探讨彼此的不足与长处,从而促进双方在体操训练中能力的提升,将动作做得更加规范、更加到位、更加整齐。可见,学生通过当小老师这一过程,能够在评定他人的过程中巩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做到更全面的改进、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拓展自己的素质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以拓展学生体育素质能力为核心,开展更多有效、创新的体育教学活动。笔者认为,在体育素质提升方面,教师可以参考结合学生综合情况,合理设置训练内容;注重安全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素质拓展;了解学生各自特点,因材施教;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兴趣等教学策略来达到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跨栏体育运动体育课
体育运动
体育课
最高的跨栏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课教学中跨栏架的妙用
少年跨栏运动员训练的“两抓”策略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