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的组织策略微探
2019-01-11甘肃省玉门市第二幼儿园于海颖
甘肃省玉门市第二幼儿园 于海颖
3~6岁是培养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个关键期。这期间,通过日常生活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幼儿的语言认知和口语交际能力不断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缺不了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和引领。在多年的幼儿语言教学中,我对如何开展幼儿园语言活动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精心设计,围绕目标层层深入
语言活动的选材要有趣味性,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体现寓教于乐的原则。活动内容需要利用有限的时间,精巧设计、层层深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完成学习内容。
如,小班儿歌《小树叶飘呀飘》通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小朋友和小树叶做游戏、跳舞和唱歌,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能轻松地仿编儿歌,将活动的知识点融入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再如,小班讲故事活动“唱歌比赛”,教师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小动物唱歌比赛的情景剧表演,提高了幼儿学习故事内容的兴趣,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词汇“轻、响、慢、快”的实际意义,并模仿了小动物的叫声。课堂上静动结合,教师和幼儿和谐互动,激发了学习兴趣,使整堂课轻松而愉快。
在语言活动中还要注重简单儿歌和较难散文诗的处理。简单儿歌用各种灵活的形式,无声地融入关于儿歌的学习,比较难的散文诗要重点突出,简化难点。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故事教学还是诗歌教学,都要鼓励幼儿勇于语言表达和珍惜每次充分表达交流的机会,发挥幼儿的语言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用语言和别人交往的能力等。总之,活动设计要新颖,活动内容要循序渐进,活动目标合理、巧妙地完成。
二、精准提问,回应指导,拓展幼儿语言思维
提问要简洁、明了, 找准切入点、突出重点、凸显故事主题,不能漫无目的、更不能为拖延时间提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尽可能多地设计开放式的问题,让孩子分析并做出判断。比如,小班阅读活动“好饿的小蛇”预设目标为在“观察—猜想—寻找”中,积累对常见物品形状(圆形、三角形、方形)的感知经验。
围绕目标教师预设提问:“猜猜小蛇可能吃了什么?”
幼儿可能会回答:“小蛇吃了橘子,小蛇吃了苹果。”
教师据此预设一组追问:“橘子(苹果)是什么形状的?猜猜小蛇还可能吃了什么圆圆的东西?” 这组追问与预设目标密切相关,让幼儿猜想小蛇吃进去哪种圆圆的东西,丰富对日常生活中常见圆形物品的认知。
另外,幼儿在回答完问题后,老师经常用 “不错”、“很好”等等单一的语言表扬,这样长期重复的表扬,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不能帮助幼儿很好地认识自己,此外易形成骄傲自大的不良性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对幼儿的回应方式不仅要丰富多样,而且要加强指导性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做出进一步的具体指导——在肯定正确观点的同时,进一步诱导追问,激发幼儿再思考;或艺术性地纠正幼儿的错误观点,引导幼儿正确的思考方向;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为什么……”“你怎么想到的……”等等,多提几个这样的问题便于对幼儿的思维进行拓展训练。
三、转变角色,体现语言活动的主体性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转变角色,变教授者为引导者、参与者。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给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让幼儿在体验和感受中理解学习内容。如:在开展绘本故事《快乐是什么》的语言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逐幅图理解故事内容,仔细欣赏小老鼠和妈妈看樱花雨的图画,让幼儿感受到漫天花瓣飘落时的欣喜;接着在欣赏小老鼠和妈妈荡秋千的图片时,老师准备了荡秋千的场景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荡秋千的轻松与愉悦,感受小老鼠的快乐时光;最后在欣赏小老鼠和妈妈看夕阳落下的图画时,老师和小朋友们的身体紧紧挨在一起看夕阳,体会温暖的时光和亲情的快乐等等,每个环节都以幼儿的亲身体会为铺垫,感受:“快乐到底是什么?”当然,教师在活动中还要激情满怀,能够成为幼儿的玩伴,成为童话活动中的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引领之中。如,在小班儿歌《水果宝宝去旅行》中,教师带领小朋友学习赋予生命的西瓜爷爷带着水果宝宝乘着火车去旅行,让幼儿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水果宝宝,进而引导幼儿练习学说“苹果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的句式等等,在游戏中还将儿歌内容进行创编。老师智慧地将抽象、枯燥的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重视兴趣,避免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活动设计宽泛,有散文诗、创编诗歌、讲故事、仿编故事、绘本阅读等多种形式。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动画作品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进行吸引,刺激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充分表达的机会。散文诗要注意对意境美氛围的营造,包括情景创设、场地安排、音乐氛围、语言引导、课件的充分利用等等。在观察中引导幼儿大胆地进行猜想,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力,发展幼儿的情商。如:大班欣赏散文诗《春雨的色彩》时,通过小鸟们七嘴八舌地争论春雨的色彩为线索,点出了大自然在春天来临时所产生的美妙变化。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美的陶冶和享受,也让孩子们从中了解了春雨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获得了自然知识。其次注意有些语言活动的设计内容偏难,只注重了对幼儿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幼儿需要自身来感受,需要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幼儿童真童趣的接受方式,更有甚者把语言活动当作是识字课来教学,有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同时,一遍又一遍的口头重复教读,使幼儿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五、分层对待,保护幼儿语言的自信心
在对孩子的长期观察和接触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特别胆小,不敢在众人面前唱歌、讲故事,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同龄孩子游戏时容易被其他小朋友左右,就连老师的提问,明明知道也不回答——这都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教师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关心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与他们一起游戏玩耍,让幼儿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可亲可信,消除了他们的胆怯心理,使他们产生了说话的愿望,并能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所以教师要把自信的种子植入孩子的心田,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如,在一条铺满落叶的小路上,让幼儿感受脚步走过时发出的不同声响。然后思考“小路上会有谁走过呢?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引导幼儿边模仿小动物的走路方式,边学说好听的话。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说出:“××走过小路,××××。”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学说:“××走过小路,××××,像在××”的句式。由于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我们要帮助幼儿进行描述和总结,如“小鸭走过小路,踢踏踢踏”“小羊走过小路,的笃的笃”等。尊重幼儿的意愿,注重个别差异,让他们自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并鼓励幼儿对角色语言进行再创造。
六、多种活动,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
阅读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很重要,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老师和父母都应尽量地满足幼儿各方面的阅读需求,应通过多种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室内要有图书角,让幼儿随手接触好图书;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时时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表达出来;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让阅读规范化、常态化,遵循“在学习中阅读,在游戏中阅读,在生活中阅读”的原则,让幼儿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语言认知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尝试和创新,使语言领域的活动有声有色,让幼儿的语言素养在教师轻松、快乐的引领下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