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意·识别·回应:谈幼儿教师日常观察三部曲

2019-01-1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幼儿园朱玉华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朋友儿童幼儿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幼儿园 朱玉华

一、观察原则

“观”顾名思义是看的意思,而“察”不仅仅是仔细看,更具有调查、考察、洞察的意义。在观察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不仅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听、用体察、用心感知,从多角度去捕捉幼儿的动作、表情、语言、情绪、情感等方面的信息,洞察幼儿最殷切的需要。在观察中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1.记录必须客观真实

应只包含你所看到和听到的事实,不应出现判断、评价、假设等内容。

2.记录下对幼儿动作的描述,引用其所说的话,对其姿势、面部表情的描述,对其创作的描述等。

应避免记录里充斥着印象、解释或假设。要注意不应给幼儿贴上标签,如用“害羞的、精力充沛的、有创意的”等词语形容幼儿;不应猜测幼儿的内在意图,如描述幼儿“想要……”;不应出现对幼儿行为评判的字眼,如“漂亮的、草率的……”;不使用否定词语,因为这类字句说的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不是。

晨晨和晗晗玩纸杯案例:

记录一:晗晗看到别的小朋友作品倒塌了异常兴奋,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作品最好,不会倒。但是观察了别人的作品后,晗晗还是受到了启发,她将自己的纸杯作品也向上垒了一层,晗晗是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她很满意自己的作品。

记录二:晗晗看到别的小朋友作品倒塌后,张开嘴巴大笑起来,笑的同时又看了看自己的作品,笑声更大了。接着晗晗拿起纸杯,轻轻地、小心地将自己的作品继续垒高。

从以上记录内容可以看出:记录一中教师加入了过多的个人猜测,而记录二中则比较客观地描述了孩子在垒纸盒过程中的表象。

二、观察方法

在日常的教师观察记录中,可使用很多种方法,一般我们常用的是以下几种:描述型记录:利用文字描述观察内容的记录方法,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观察记录方法;表格型记录: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记录观察内容的方法;符号型记录:借助各种符号、图画进行观察内容记录的方法。不管用哪些方法观察,对记录下来的内容要进行识别以及回应,这样的观察才是有价值的。

三、观察记录

1.确定观察目标

教科研中提升教师的观察记录能力,在观察幼儿之前,我们要确定观察目标和观察目的。在这过程中,观察目标要尽可能小些,应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目的,可以是你要观察或评价的具体技能或能力的陈述结合。

但是在日常的教师观察中,更多的教师使用轶事法的观察法,它可以是事先有目的的,也可以是事先没有目的的,可以现场记录,也可以事后追忆记录下来。

2.选择观察内容

观察融于教师与幼儿相处的时时刻刻,一切关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都可以观察。如:日常生活的行为、使用工具(材料)的行为、与同伴的互动行为、与成人的互动行为、游戏行为、认知能力等等。

3.记录6个“w”

为了让日常观察记录尽可能的清楚,在描述型记录中,我们尽可能做到6个“w”: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how?(如何)why?(为什么)。

观察描述案例

观察日期:2016.11.28

观察时间:8:50~9:10

观察对象:博博

在场人员:老师、扬扬、乐乐

观察地点:玩沙区

观察记录:

博博和小朋友们一起挖河,大家分别在小河的两边把河底的沙子往自己这边挖,一起把河道挖得很深,挖出来的沙子就堆在自己的脚边,河道马上就要挖好了,博博站起来看看马上就要成功的河道,微笑着沿着小河走了一段路,然后他又看看河道,对乐乐说:“我能跳过去!”于是他从小河的这边双脚跳到了那边,跳过去后他看了一眼脚下,发现跳过去的时候把挖出来堆在河边的沙子带回了小河中。

4.使用平时语言

在记录日常观察幼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忠实诚恳地描述幼儿的操作过程,语言就像写一个故事那么平实。在日常的描述记录中,教师用自己熟练掌握的语言来写观察记录就可以了。

四、观察分析

观察是先行手段,而根据观察结果对幼儿进行分析、指导,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才是目的。所以对观察结果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恰当地运用观察结果,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老师们在观察上最大的问题是:面对一个观察到的情景,不会分析,不会提取有教育价值的信息。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够了解;二是对某一理论没有读懂读透。通常,在分析观察中,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理论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解释。

1.课程大纲为依据

分析解读孩子的行为应尽可能结合被观察对象所属年龄段目标和关键经验进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呈现了幼儿在五大领域方面的学习目标和应获得的关键经验,所有这些发展都是连续、渐进的,这为分析儿童发展的水平和方向提供了依据。

识别分析案例:在《指南》科学领域中,有一目标为: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其中对中班幼儿提出这样的目标: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并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作为刚进入中班的幼儿,能根据图纸内容独立完成图案的拼搭,在班级中属于能力较强的幼儿。

2.相关理论为依据

除了课程大纲,我们在日常中还可以学习有关幼儿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福禄贝尔的游戏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蒙台梭利的关键期及“工作”理论等等。在分析观察中,可根据观察目标选定选择某种理论作为切入点。

识别分析案例: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爱模仿,喜欢角色游戏,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皮亚杰认为这个年龄的儿童完全没有意识到,别人眼中的世界可以与自己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以对这些角色特别感兴趣,因此在游戏中也喜欢扮演这些角色,尤其喜欢扮演爸爸、妈妈……

3.了解个体为依据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够用一把标尺来衡量。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接触与了解中,应理解孩子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这也是分析幼儿的一项依据。

识别分析案例:涵涵平时的玩伴一直是固定的几个孩子,而今天和她一起玩的几个小朋友都不是她原来一直交往的那几个,在活动中,涵涵未表现出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迹象。因此整个活动中她一直是一个人在游戏。因孩子的交往圈发生了改变,而孩子还未适应这个交往圈,因此和其他孩子的几乎没有交流。

五、观察回应

在观察分析幼儿之后,我们要做出有效的回应,给予幼儿发展的支持策略。我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回应。

首先,促进经验的发展,即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找到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长处、短处,追随兴趣,扬长补短。其次,教师的回应与推进策略不仅仅是“回应什么”的问题,还包括“怎么回应”。

幼儿教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向和科学的观察态度,要以欣赏、包容、研究的态度去观察儿童,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儿童,解读和理解儿童的行为。要深信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充满灵性与活力、有充分发展潜能的个体。

猜你喜欢

小朋友儿童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找茬儿
留守儿童
海边玩一夏
六一儿童
Let’s DIY Poster
幼儿画刊
“六·一”——我们过年啦!